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g·L-1、浸泡时间3.5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g·cm-2(质量浓度10g·L-1),产率为35.17%。  相似文献   

2.
鮸鱼鱼苗对几种药物的耐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确定了CuSO4和福尔马林对鮸鱼苗的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鱼苗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为CuSO4>福尔马林。浸泡试验表明,当用10mg/L的KMnO4或淡水对鱼体进行浸泡时,其浸泡时间分别不能超过10min和1h28min。  相似文献   

3.
河豚鱼皮明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无毒河豚鱼皮下脚料中提取鱼明胶的最佳工艺。考察氢氧化钠浓度、硫酸浓度、预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明胶提取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前处理工艺为分别以8倍0.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2h,洗净后以0.3%硫酸水溶液浸泡1h;考察河豚鱼皮明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鱼明胶强度及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水,在...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Bai小瓜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翘嘴红Bai鱼苗铒料配方的筛选实验中,实验鱼感染了小瓜虫,分别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治疗:1.5ppm的亚甲蓝浸泡4天,2.3%的食盐溶液浸泡3min;3.0,5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min.4. 0.1ppm的硝酸亚汞溶液长期浸泡(1星期以上),结果:为亚甲蓝浸泡4天,患病鱼无好转,第3天开始逐渐死亡,4天内全部死亡,用食盐和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min,患病鱼全部死亡,对用以上3种药物处理后的鱼体进行镜检,发现鱼体上的小瓜虫体无明显减少,用硝酸亚汞浸泡的鱼,治疗期间死亡2尾,镜检鱼体上无虫体,结论是:患小瓜虫病的翘嘴红Bai,不宜用亚甲蓝,食盐或福尔马林,采用0.1ppm的硝酸亚汞溶液长期浸泡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一、药物清塘  除了常规的生石灰和漂白粉外,还可用氨水、茶饼等清塘。  1.氨水清塘农用氨水一般含氨 18%左右。清塘时每亩用氨水 60~ 80公斤 (水深 10厘米 ),将氨水稀释 10倍,加塘泥搅拌后全池泼洒, 1天后灌水, 5天后放苗。  2.茶饼清塘将茶饼敲成小块,用 25℃左右的水浸泡一昼夜后使用。清塘时加水连渣带汁全池均匀泼洒,当水深 20厘米时每亩用量为 13公斤,水深 1米时,每亩用量为 35~ 45公斤, 10天后放苗。  二、施基肥  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 50~ 60厘米,立即在池角施放有机肥培养鱼苗的适口天然食…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Aeromonas hydrophila和Fibrio fluvialis二联全菌疫苗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用该工艺所制备的疫苗对鲫鱼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注射免疫鲫鱼4周后,抗A.hydrophila和V.fluvialis血清凝集效价分别为1:4-1:32和1:2-1:16,平均都为1:10,但对攻毒均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浸泡免疫、高渗浸泡免疫或加多糖浸泡免疫在免疫4周后,对A.hydrophila攻毒均无保护作用;然而,加多糖浸泡免疫对V.fluvialis攻毒可产生有效的保护。免疫扩散试验表明,在煮沸并经超声波处理后的A.hydrophila或V.fluvialis菌液中均存在两种优势抗原。  相似文献   

7.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6,31(10):28-29
1 中草药防治鱼病法 1.1浸泡法 将一定数量中草药扎捆,放入鱼池的食场周围或流水处浸泡,利用浸泡的汁液扩散到池中防治鱼病。如每667m^2鱼池用10kg~15kg的枫树、杨树叶或樟树叶扎成7捆~8捆浸泡,可防治鲢、鳙、鲫等的虱病。每667m^2将自草蒲4kg-5kg和蓖麻叶4kg~5kg切碎.包在小松枝叶10kg内,扎成2捆~3捆,浸泡于水中,每天翻动1次汁液,其扩散的汁液可治疗草、青鱼、鲤等鱼的“赤皮病”.  相似文献   

8.
鱼用混合堆肥是以绿肥和粪肥以及少量生石灰混合堆制发酵丽成,其原料比例;①青草4份,羊粪2份,人粪1份,生石灰0.07份,②青草8份,人粪1份,牛粪8份,毕石灰0.17份,⑨青草1份,牛粪1份,生石灰0.02份,④青草2份,羊粪1份,人粪1份,猪粪4份,生石灰0,05份,⑤青草35份,人粪24份,牛粪21份,生石灰1份,⑥青草4份,人粪1份,猪粪8份,生石灰0.07份,  相似文献   

9.
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秦岭细鳞鲑发眼卵及仔鱼耳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处理的发眼卵而出膜后的仔鱼,其耳石都出现橘红色荧光标记.浸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黑鲷稚鱼经不同浓度的鱼生长素溶液浸泡处理后,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以及用高浓度鱼生长素溶液将饵料作浸泡处理后对投喂之黑鲷稚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用30ppm浓度的鱼生长素溶液浸泡黑鲷稚鱼1hr,能提高稚鱼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大于80ppm浓度的鱼生长素溶液浸泡黑鲷稚鱼1hr,饲养不到7d竟全部死亡;用100ppm浓度的鱼生长素溶液浸泡3min的饵料来饲喂黑鲷稚鱼,其生长情况受到抑制,存活率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冰点调节剂对军曹鱼冰点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冰点调节剂对于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冰点的影响。选取氯化钙(CaCl2)、氯化钠(NaCl)和维生素C(Vc)3种冰点调节剂,利用单因素比较法得出使用4%CaCl2浸泡处理6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降至-1.21oC;用2%NaCl浸泡处理军曹鱼9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由-1.01cC降至-1.36℃;使用0.5%V,溶液浸泡处理30min可使其冰点降至-1.30℃。因此选取NaCl和Vc 2种较好的冰点调节剂进行复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者结合使用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使用3%NaCl和0.3%V。共同处理军曹鱼60min为最佳,可使其冰点降至-1.62℃,下降了60.4%。  相似文献   

12.
干2004年9月--2005年11月,对河北扇贝养殖区海域进行了10个航次的叶绿素a含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养殖区海域表层海水中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0.73~4.44μg/L,叶绿素a浓度月均值周年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2)叶绿素a平均浓度区域分布为:近岸海区〉中岸海区〉远岸海区,呈现从近岸海区向远岸海区逐渐降低趋势。(3)测区初级生产力均值变化范围为52.09~1390.3mg C/m^2·d,最低值出现在11月份.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10个航次总平均值为311.74mgC/m^2·d。海区的营养盐、浮游动物及养殖贝类的摄食是制约影响调查海区叶绿素a周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几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类病害 ,与化学药物相比 ,具有来源广、少花钱、就地取材、毒性低、副作用小、不污染水域、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等优点。现笔者将试用过与收集到的中草药验方疗法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殖户选用。1 细菌性鱼病1 1 乌桕叶干粉 0 5kg或鲜草 2kg,用 1 0kg石灰乳 ( 1kg石灰加 5kg水 )煮沸 1 0分钟后 ,再用池水稀释 ,遍洒全池 ,使池水的药物浓度为 3 75mg/L ,可防治烂鳃病。1 2 大黄 (干品 ) 0 5kg ,用 0 3 %氨水 1 0kg浸泡 (在常温下 ) 1 2小时后 ,全池泼洒 ,使池水药物浓度为 2 5~ 3 7mg/L ,可防治烂鳃病。1 3 五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mg/L的海水中,鮸鱼12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h,24h,48h,72h,96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mg/L,安全浓度为56.08mt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h和12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mg/L。全池泼洒20~80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min后泼洒25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min后泼洒25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15.
1.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下泻、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1)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10~(-6),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量的大黄量,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温浸泡下经12~24小时,取药液均匀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本品与硫酸铜合用,即大黄1~15×10~(-6)与0.5×10~(-6)浓度的硫酸铜闻用,可提高疗效。(2)内服:1次量  相似文献   

1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免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种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eyl benzene sulfonic,SDBS)浸泡刺激奥尼罗非鱼(Tilapianilotica♀×raurea♂)8周,每2周采血样1次,测定免疫指标。0.05和0.10mg·L^-1组对奥尼罗非鱼的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itro blue tetrazolium,NBT)阳性细胞和IgM含量无影响。0.40mg·L^-1组在第8周时,IgM含量显著下降,而NBT阳性细胞突然急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0.70mg·L^-1组从第4周起,NBT阳性细胞和IgM含量开始减少,第6周时差异显著。1.00mg·L^-1组NBT阳性细胞数在第2周时量就已经有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到第4周时差异极其显著;在第4周时IgM含量有显著差异,第6周后差异极显著。攻毒试验表明,0.40、0.70和1.00mg·L^-1组的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当SDBS浓度大于0.40mg·L^-1时,奥尼罗非鱼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到抑制,对NBT阳性细胞和IgM的影响存在着时间与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致死浓度法,进行了草鱼野生群体(江西群体)、多代养殖群体(本地群体)及子一代养殖群体(湖北群体)3个群体对柱状黄杆菌引起的柱形病(即烂鳃病)的抗病力比较。试验水温约为26℃,分别采用1×10^4、2×10^4、4×10^4、8×10^4、1.6×10^5CFU/ml浓度的柱状黄杆菌G4菌株菌液浸泡攻毒1小时,参考Reed—Muench法计算半致死浓度(LD50)。结果表明,江西群体的LD50为104^65SCFU/ml;湖北群体LD50为10^4.62CFU/ml;本地群体LD50为10^4.575CFU/ml,其中江西群体和本地养殖群体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见,不同群体的草鱼对柱形病的抗病能力存在差异,3个群体的抗病力以野生群体为最强,子一代群体次之,多代养殖群体最弱。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初步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室内催产方法和步骤:即先将性腺成熟的亲蛤阴干、后用氨海水浸泡,再以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诱导亲蛤排放精卵。试验结果是:阴干时间1/2至24小时都可以催产,一般应控制在16小时内。氨海水催产有效浓度为O.00015N至0.00225N,以0.00075N氨海水,浸泡14小时效果最好。0.00075-N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适宜浓度为25至150毫克/升)联合诱导,催产成功率达96.2%。用本文催产方法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30分钟内;催产率高,在海区产卵高峰期,室内催产率72-100%;排卵量大,多数在76万粒/个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面盘幼体出现率均接近100%,并能在室内条件下正常发育变态,培育到稚贝。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11月,辽宁某地温室大棚观赏鱼场养殖的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e)普遍暴发了体表变形虫病,其病原初步鉴定为池沼多核变形虫Pelomyxa palustris Greeff。病鱼的主要症状是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不摄食;体表两侧局部溃烂,镜检病灶处可见大量虫体。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乙酸和过氧化氢混合使用(1∶3),浓度为0.5%~1.0%,浸泡4~5min,有一定杀虫效果。盐酸奎宁浓度为500~1 500mg/L,浸泡15min,有一定杀虫效果。青蒿素+TMP+高甲醚(300mg/L∶60mg/L∶10mg/L)浸泡20~30min,杀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四环素标记鱼类的效果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置100、150、250 mg/L浓度梯度的盐酸四环素(TCH)溶液和不同浸泡时间(18 h和24 h)对毒理实验常用对象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浸泡标记,通过观察TCH浸泡标记后30 d内斑马鱼耳石的标记效果以及浸泡后第1、3、9、15 d时鱼体内三种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变化,综合分析其标记鱼类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150 mg/L和250 mg/L浓度的TCH溶液中浸泡18 h或24 h,斑马鱼耳石标记率可达100%,且耳石上可见清晰的黄色标记轮纹。浸泡18 h时,中高浓度组(150 mg/L和250 mg/L)斑马鱼的抗氧化酶活性在浸泡后的第3 d显著增加。浸泡24 h时,各浓度组的抗氧化酶活性在第1 d显著升高,250 mg/L浓度组的SOD和GSH-Px活性分别在第1 d和第9 d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在第15 d时恢复为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100 mg/L和150 mg/L浓度的TCH浸泡液对斑马鱼的抗氧化酶活性起诱导作用,250 mg/L浓度的TCH溶液浸泡,对其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了短期的抑制作用并可能对机体产生可恢复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