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瓜耐热材料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黄瓜耐热性材料,以所收集的生态型不同的黄瓜品种为试材,经田间自然高温幼苗期与成株期耐热性筛选,结合人工高温幼苗耐热性筛选,结果获得耐热黄瓜材料6个,热敏黄瓜材料2个,丰富了黄瓜耐热性与热害研究的材料,有助于解决黄瓜生产中的热害问题。  相似文献   

2.
殷和勤  陈宁 《北方园艺》2015,(11):15-18
以黄瓜品种"鲁黄瓜三号"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以浸种和喷叶的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壳聚糖浓度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幼苗根系形态建成,增大了根系吸收面积,增强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提升了幼苗品质,最终提高穴盘幼苗质量。在试验范围内,0.3mg/mL浸种+1.0mg/mL喷叶处理(A4B3)最好,其壮苗指数最高,黄瓜苗根系长度及根系总体积也最大。0.3mg/mL浸种+0.5mg/mL喷叶处理(A4B2)次之,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总表面积最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也最高;综合各因素,该试验中培育黄瓜壮苗的浸种最适浓度为0.3mg/mL,喷叶适宜浓度在0.5~1.0mg/mL。  相似文献   

3.
氯化胆碱浸种对黄瓜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0、100、200、400 mg/L的氯化胆碱(CC)浸种对二叶一心期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溶液浓度在50~200 mg/L时,随CC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加;但当CC浓度增加到400 mg/L时,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二叶一心期的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出与发芽率相似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着C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CC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之CC有改善黄瓜幼苗根系发育、增加物质积累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其最适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4.
以黄瓜品种h02、h082、川绿1号为试材,幼苗二叶一心期时进行遮光,然后叶片表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0(CK)、0.01、0.1、1、10、50 mg?L-1等 5个浓度。ALA喷施后0、2、6、10、14 d对黄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遮光时施用低浓度的ALA处理黄瓜幼苗,可促进株高、叶面积等的生长,增加茎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积累,当ALA达到一定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说明ALA可以提高黄瓜幼苗对弱光的耐性,且以1 mg?L-1的AL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硝酸盐胁迫下喷施10 mg·L-1 叶绿酸铁溶液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
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下叶面喷施叶绿酸铁可以缓解硝酸盐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减少叶片中
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PX)活性。喷施叶绿酸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硝酸盐胁迫下叶片中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从而缓解
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春、秋和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普通白菜材料进行连续7 d的高温处理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以春季和秋季采用37 ℃/27 ℃(昼/夜)处理幼苗4 d后调查其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普通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采用自然温度育苗后在37 ℃/27 ℃(昼/夜)下不能显著区分普通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春、秋和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普通白菜材料进行连续7 d的高温处理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以春季和秋季采用37 ℃/27 ℃(昼,夜)处理幼苗4 d后调查其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普通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采用自然温度育苗后在37 ℃/27 ℃(昼,夜)下不能显著区分普通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12):31-36
以耐冷型黄瓜品种'RT-5'和冷敏型黄瓜品种'W-108'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泡法和添加法处理,研究了15℃低温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0.001、0.010、0.100、1.000mg·L~(-1))EBR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的(0.001~0.100 mg·L~(-1))EBR处理可以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轴根比和侧根数,减轻种子萌发和幼苗受到的低温伤害,且冷敏品种'W-108'的低温缓解效应大于耐冷品种'RT-5'。高质量浓度(1.000 mg·L~(-1))EBR则显著抑制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浓度EBR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黄瓜幼苗的胚根长,随EBR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加强。运用隶属函数法对EBR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BR浸泡法处理效果优于添加法,其中以浸泡法0.010 mg·L~(-1) EBR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不同叶色的四季海棠为材料,研究了38℃高温处理对四季海棠热害指数、色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植株热害指数上升,叶片花青素含量下降,抗氧化能力提高。相对来说,红铜叶品种热害指数更低,叶片花青素含量更高,总抗氧化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穴盘育苗过程中幼苗抗枯萎病及壮苗的影响,以'博杰605'黄瓜品种为材料,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菌Gm3-2孢子,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苗期枯萎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有效减少幼苗发病率.接种菌剂处理幼苗的PAL、POD和PPO等保护性酶皆高于未...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菌培养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NaCl(0、25、50、75、100mmol/L)处理6个黄瓜品种(格林丰达、中农203、中农14号、津研四号、津春4号和博杰1A)的幼苗,无菌培养10d后调查不同黄瓜品种不同NaCl浓度处理幼苗的下胚轴长度、鲜质量、干质量、相对含水量和盐害程度。结果表明,6个黄瓜品种幼苗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格林丰达和博杰1A的耐盐性较强,为耐盐性品种,津春4号和中农203耐盐性最低,为盐敏感型品种,津研四号和中农14号为中等耐盐性品种,此研究为盐碱地黄瓜栽培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不同品种耐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3个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 Marden & Betche) 品种(H2、HAES900和OC) 幼苗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低温胁迫对其叶片形态, 相对电导率(REC) , 叶绿素、丙二醛(MDA) 、游离脯氨酸( Pro)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自然低温处理下, HAES900品种叶片产生较多水渍状斑, 叶脉处水渍状斑连在一起, 最终导致叶片及植株死亡; OC品种叶片水渍状斑较少, H2品种只在叶片表皮出现一些褐斑, 基本没有寒害症状。自然低温下, H2和OC品种叶片MDA积累增多, 相对电导率升高, 叶绿素含量下降, 其中叶绿素a下降程度较大, 但随着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升高及SOD酶活性的增强, MDA积累升高变缓且有下降趋势; 胁迫解除后, 各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而HAES900品种在低温处理3 d后, 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 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开始下降, SOD酶活性降低, 随着胁迫的进一步加重(6~9 d) , MDA积累量增大, 产生不可逆的生理变化, 即使解除胁迫后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验证新型菌渣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翠绿娇子”黄瓜为试材,采用温室营养钵栽培方式,以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4类基质按照不同体积比例设7个处理,分别为7∶1∶1∶1 (A)、3∶0∶3∶4(B)、1∶1∶1∶1(C)、1∶1∶2∶1(D)、2∶1∶1∶1(E)、3∶2∶3∶2 (F)、3∶3∶2∶2(G),其中以C组为对照,研究不同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设施基质栽培黄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处理(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3∶3∶2∶2)基质效果最好,理化性质优良,各指标数据显示均符合黄瓜幼苗生长需要;4叶1心时期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建 议在黄瓜温室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炼苗期基质含水量对黄瓜商品苗贮藏质量的影响,在炼苗期对黄瓜育苗基质进行不同含水量处理,测定了不同贮藏时间下黄瓜幼苗质量相关指标及定植后恢复生长指标,筛选了评价黄瓜幼苗贮藏质量的单一和复合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所有基质含水量处理下黄瓜幼苗的叶片健全指数、淀粉含量及定植后心叶生长速度均下降。综合来看,贮藏0 d(直接移栽),基质相对含水量45%~55% 处理下幼苗定植后生长恢复情况最好;贮藏2 d,炼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30%~40% 和45%~55% 处理下黄瓜幼苗各项指标和定植后生长恢复能力均表现良好;贮藏4 d,幼苗质量明显劣变,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贮藏6 d,仅基质含水量75%~85% 处理下黄瓜幼苗定植后能够恢复生长。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贮藏期黄瓜幼苗叶片健全指数与定植后恢复生长能力的相关系数最高,可作为评价幼苗贮藏质量的单一指标;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复合指标“可溶性糖含量(mg·g-1,FW)+86.24 比叶重(g·dm-2)-474.56 地下部干质量(g)”能够很好地反映定植后幼苗恢复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6.
营养液浓度对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津优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小麦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的生长势、叶片光合特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秸秆 50%蛭石为基质,浇l倍营养液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周期下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与ZT和IAA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光周期(12、14、16、18 和20 h · d-1)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 光周期下幼苗生长与ZT 和IAA 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黄瓜和番茄幼苗株高有降 低趋势,番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光周期达到16 h · d-1 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壮苗指数显著高于12 和14 h · d-1 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番茄叶片中ZT 和IAA 含量逐渐升高,茎中 逐渐降低,且与番茄叶面积和株高成线性回归相关,黄瓜幼苗株高与茎中IAA 含量、根鲜质量与根中ZT 含量成正线性回归相关。总体而言,光周期设置在16 h · d-1 时有利于促进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培育 壮苗。推测光周期通过调控黄瓜和番茄幼苗ZT 和IAA 含量的变化来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孔雀草和万寿菊不同品种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治国  王飞  张文娥  赵秀明 《园艺学报》2011,38(10):1947-1954
以万寿菊属(Tagetes)的6个孔雀草品种和3个万寿菊品种为试材,研究了38℃/21℃(昼/夜)高温胁迫对其株高、根长、根数、干样质量、热害指数以及叶绿素[Chl.(a+b)]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最适宜培育黄瓜壮苗的壳寡糖处理方式及浓度,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壳寡糖浸种(200、400倍)及苗期叶面喷施(500、800倍)组合处理来调控黄瓜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用硬水浸种加苗期进行3次800倍壳寡糖溶液喷施处理的壮苗效果最优,其相比于对照,最大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根冠比提高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