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洮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洮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最直接最有效和最重要的保护对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作为保护区的一名技术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保护区的高效保护和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措施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促进自然保护区经济进一步提升的策略,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保护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婷 《乡村科技》2023,(13):115-117
为了解与掌握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并据此切实做好其保护工作,采用野外现场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针对祁连山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9科34属49种,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3 500 m的区域;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水平分布较为分散,以水母雪兔子、唐古红景天、黑紫披碱草等最为丰富,广泛分布于保护区的东段至西段。为切实保护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建议采取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动态监测数据库、严格做好就地保护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贵州道真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是以银杉、黑叶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功能、生态脆弱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建议。评价认为,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银杉现存分布数量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具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特有植物起源和分布中心及珍稀濒危植物多度中心之一,同时该保护区除了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外,也具极强的生态脆弱性。  相似文献   

5.
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优越,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建立后,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保护区在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在保护区工作经验,提出一些保护建议,以期为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09-8610
简述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与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重要性。根据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提出7种具体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保护区内南方红豆杉和其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救护的探索,可以确保陵川县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种群的扩大、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和保护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部分。为了分析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笔者等选择保护区建区25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及动植物资源的演变趋势,通过调查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现状和总结区域25年以来年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建区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概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保护区近25年来年均气温以升高趋势为主,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升高0.989℃;年降水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3.3 mm。保护区荒漠植被出现群落面积减少、局部覆盖度下降、群落类型减少趋势;动物出现珍稀濒危数种减少、区系演变和动物种类数量减少的趋势。为掌握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两年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现状,并对本保护区1986-1987年第一次的科考现状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影响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优越,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建立后,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保护区在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针对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在保护区工作经验,提出一些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佳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00+128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物种、濒危动植物以及典型生态系统和地质地貌为目的而建立的具有自然保护、科技研究、宣传教育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仅需要结合当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该文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为例,从塞罕坝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的建立等进行分析,并从科学的规划设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及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强乾聪 《吉林农业》2011,(8):169-170
甘肃省阿夏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12月9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135536.0公顷。保护区是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和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计算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并对保护区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莉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60-6763,6811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标本馆的记录,统计出青海省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及各植物的具体分布地,并收集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告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相关记录,进一步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自然保护区的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表明,青海省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6种,隶属于36科77属;青海省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青海省的大部分县市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但仍有13县市没有任何保护区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共有12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占总种数的88.36%。青海省有17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未受到保护区的保护,其中有4种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I级保护植物,8种Ⅱ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6.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2015年—2019年科普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剖析当前保护区科普宣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保护区科普宣传工作今后发展方向,提升保护区知名度和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相似文献   

18.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地区较大的保护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区之一,是我国保护寒温带生物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34-135,164
为保证升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使那些濒危的动物得以繁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湿地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精神和专家的建议,由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在沿江高速公路穿越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度约13Km的路段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将因沿江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代来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和改善我国和亚洲重要的湿地—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曹岚  梁芳  邹红  赖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96-1698,1711
在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有关珍稀濒危植物评估的标准体系,分析和统计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丰富(50科81属121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26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的有34种,被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的有85种。该保护区珍稀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地理分布复杂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