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南阳市西峡县鹳河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在城市生态廊道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景点意境的创造、植物的种植规划和景观小品的设计,融地方历史文脉、地域特征于一体,做本土化,诗意化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
惠崇是北宋时期的佛门僧人,同时也是一位诗书画兼修的文人,其开创了将鹅雁禽鸟点缀于山水的小景画,简约的取景,富有诗意的意境,小景画的出现丰富了一个时代的面貌,对宋代文人及后世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惠崇及其小景画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探析惠崇小景画中所蕴含的诗意特色、惠崇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诗意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阐释水口园林以及意境的概念,分析影响水口园林意境的地理因素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一些实例对水口园林意境营造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把营造方法运用在徽州新农村的实例中———安徽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从而,总结关于现代徽州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如何继承文脉和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几点建议。最后,得出水口景观意境研究将对徽州新农村景观在继承文脉,发挥地方特色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景观本底风格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文化内涵存在冲突的景观改造场地规划中,秉承中国古典造园以诗入景的传统,通过对景观本底调查和场地冲突分析,确定景观改造目标、原则和技法,并进一步明确分区和节点景观意象,实现缓和风格冲突、体现文化内涵、营建美好和谐景观环境的目的。本文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景观改造规划为例,尝试借用古诗词意境营建各节点景观,柔化处理场地的风格冲突,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墨西哥景观设计师巴拉干的成长历程,他的设计理念,并阐释了他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意境。作者从色彩、光与影、水、空间与尺度4个方面分析了巴拉干的设计作品中设计语言,笔者认为巴拉干的作品其设计意境是诗意、静谧且孤独的。  相似文献   

6.
张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65-18269
以苏州网师园、沧浪亭、留园等古典园林中的花窗为例,探讨了花窗的定义、功能与分类,进一步从花窗的"形状"、"图案"和"动静景观"等角度阐述其形神之美,向世人解析中国古典园林花窗的审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绿地景观作为居住区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在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绿地景观观赏特性为切入点,对当前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绿化在植物群落建造、物种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本身的意境美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造道路绿地景观,把人们引入自然的怀抱,并为促进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设与改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锋仪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2-11623,11626
中国式景观具备极高的审美意义。在中国式景观构建中,诗歌文化使景观的审美高度上升到精神层面,并创造出由诗像、诗情、诗意、诗境构成的中国式景观感知系统。通过"诗意空间"、"和谐空间"、"联想空间"与"美育空间"所呈现的多维交叉状态使得中国式景观充满神奇、神秘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结合红楼艺文苑景观改造项目,探讨了兼顾生态理念、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游客需求的观点。提出在建设改造中保护树木、动物廊道,以雨水花园和花境的现代景观手法提升景观效果及用古建园林小品亭廊榭组合提供现代服务功能。以期为古典园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晨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31-12632,12665
在解析意境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进而以扬州唐城遗址公园为例,探究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详细分析了唐城遗址公园的营造主题、借景手法、布局方式、景观小品设计、色彩选取、主题活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诗学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成为了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2.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是古典文学最基本的一种艺术手段,对于文学创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文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对这一艺术技巧的运用极其娴熟,丰富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3.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诗学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成为了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4.
唐莉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10-22511,22663
就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特质,从空间序列、园林布局、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方面,结合古典园林中的各个要素展现了其无处不在的诗情画意。强调了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特性使其与中国传统的诗文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使其与诗文绘画一样讲究写意,追求意境。分析了意境的内涵特征,即互生性、虚实性、关联性,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写实与写意、造景与借景、移情与象征的意境营造手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营造的要点,强调应注重对环境、体验、经验、手法的理解,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来展示空间场所感,营造空间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古代传统的庄园文化与庄园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总结了古代庄园“隐逸文化”、山水田园文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和风水文化。分析了古代传统庄园景观的特点。最后从引导精神意境的提升、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以及生产多功能与园林化环境相结合三个方面,归纳了中国古代传统庄园文化及园林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海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00-11001
从文化基源的角度入手,描述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并且还是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园林景观是一门多元的综合审美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它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的诗词绘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诗词绘画可以在景观构成中直接应用,如广泛运用于匾额、碑刻、对联、题咏、雕梁画栋、文字绘画等造景手法中。另外,文人士大夫将诗词绘画艺术的空灵境界融入园林艺术中,使园林景观有了诗情画意的韵味,使其在审美观念和情趣上处处露着文学艺术的痕迹,将中国的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并通过研究诗词绘画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旨在为崇尚生态、倡导和谐的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孔子作为春秋以远官方文化的忠实维护者,对春秋时期的诗歌、音乐、舞蹈有着深入的认识,并对后世文艺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孔子象征诗学观的来源及其象征诗学观的具体表现来论述孔子的象征诗学观。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田园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性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观赏果树蕴含果色飘香,田园栖居的景观意境,且自古在岭南园林中得到应用。但受西方园林的影响,岭南现代居住环境中却较少使用观赏果树。本文通过分析观赏果树在岭南园林中的作用,探讨观赏果树使用中的问题,提出观赏果树的使用方式等,想引起大家的关注,深入研究和应用岭南园林中的观赏果树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