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差组分估测是分析变异来源和预测育种值的基础,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动物育种中方差组分的估测方法及统计分析软件包作了一个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甘肃高山细毛羊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高山细毛羊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应用2006—2007年甘肃皇城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采集的甘肃高山细毛羊6个核心群育种资料,对初生重,出生等级,断奶毛长,断奶重,1.5岁毛长、细度、产毛量及体重的遗传力以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进行估测,对遗传相关以公羊的方差组分和协方差组分进行估测,并对计算出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性状对产毛性状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污毛量、净毛率及与其互作的性状(断奶重、剪毛后体重、毛丛长度、束强)是影响产毛量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种畜的复合育种值估测一直是从事家畜育种工作的同志比较关注的问题。复合育种值估测是指将同一性状的各种亲属(或包括种畜本身)的记录资料合并估计的育种值。由于复合育种值具有多种亲属的遗传信息,故根据它来选种要比仅根据单项资料估测出的育种值来选种效果更准确可靠。然而由于复合育种值估测较为复杂,读者可参见吴仲贤教授著《统计遗传学》(197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针对当时我国多数生产单位尚未有电算工具的情况,列举了各种资料不同组合的偏回归系数计算公式达200多个,其中多数公式的计算都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4.
本次大会于1986年7月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召开。95人为大会正式发言者(其中70人来自美国以外),另有200篇书面发表的论文。大会主题为:育种目标、种畜的利用和未来的育种方案、分子遗传学和家畜改良、生长组分的遗传学、食欲和饲料利用、抗病力和环境适应性、繁殖技术、选育实验、参数估测和遗传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蛋鸡育种的探讨和一种估测产蛋重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品蛋主要以重量论价,而育种场主要根据产蛋数选种。本文估测了京白Ⅱ系近交系4个世代若干数量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并一律采用入舍鸡产量。结果表明,如果改变我国蛋鸡育种的以往方法,直接对产蛋重选种,可望带来经济效益上的真正进展。本文还用Г函数配合了日产蛋重曲线,并介绍了查表积分估测法,为估计产蛋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1979年开始,三年来动物数量遗传理论及其应用科研协作组在农业部科技局和畜牧兽医总局科技处的领导和支持下,直接组织了十多个协作单位,还带动了不少其他单位,对我国境内的二十多个畜禽品种的部分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的估测工作。这次估测工作的规模之大,在我国动物遗传和畜禽育种史上是空前的。大家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很有价值的丰硕成果,为我国畜禽育种工作提供了一批本国畜群的遗传参数。这是我国畜禽育种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建设工  相似文献   

7.
以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I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估测了13头秦川种公牛的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体高、胸围、体斜长6性状的育种值和复合育种值。用约束最大似然估计法(REML: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估计方差组分,得到以上6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4,0.215,0.29,0.48和0.36。由公牛加权平均传递力(WATA,weight average transmitting ability)对时间序列的回归估计群体的年平均遗传进展分别为0.1859,0.0436,1.74(kg/yr)和0.2304,0.231,0.1761(cm/yr)。分析了以往种公牛利用的合理性问题。研究表明用BIUP法选择秦川公牛是适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东北梅花鹿产茸能力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给出了估测、比较具有不同次产茸记录公鹿产茸能力的方法,为科学地评价公鹿的产茸能力提供了依据,对茸鹿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10头西门塔尔公牛168个女儿的材料对比同期同龄法和布拉普(BLUP)法来估测育种值。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布拉普法可验证同期同龄法的可靠性。引入亲缘矩阵和世代矩阵在混合世代的情况下,不以年度的表型值的进展为转移,可以估测各代的各自遗传效应。BLUP法可对无后裔的公牛进行育种值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明星肉鸡的选育问题,对母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探讨了各系的遗传特性和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优化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