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华山松树干耐火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云南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Pinus armandii)进行了不同温度、时间作用下的树干耐火性试验,用红四氮唑对高温作用后的树干韧皮部进行了染色,经勾绘、扫描后用Photoshop软件将死亡的韧皮部处理成易于计算机识别的纯色,用Visual Basic 6.0编写的程序计算了树干韧皮部的死亡率,初步分析了华山松树干耐火性率与树干直径、树皮厚度、受热温度、受热时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小枝的耐火性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方法]在2009年森林防火紧要期,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华山松小枝进行耐火性试验。[结果]建立华山松小枝韧皮部死亡率与枝直径、受热时间、受热温度、韧皮部所在枝段是否有叶的关系模型。[结论]4个因子对韧皮部死亡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受热温度、受热时间、取皮枝段是否有叶、枝直径。  相似文献   

3.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重要蛀干害虫,1996年1月被我国列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严重威胁着一些地区的古柏和侧柏纯林。截止2001年底,该虫在山东已造成近30万株侧柏死亡。双条杉天牛寄主主要有圆柏属、扁柏属、侧柏属等柏类树种和杉木等重要园林绿化和石灰岩质山地造林树种。双条杉天牛主要以幼虫在侧柏树皮下串食危害,由于其虫粪堆积在虫道内,不排在树干外,幼虫隐蔽,难以发现;成虫羽化不集中,防治难度大,柏树被害后,轻者树势衰弱,针叶枯黄,重者把木质部蛀食一圈,导致侧柏死亡。此虫喜欢在被压木、风折枝等处活动,交尾产卵。幼虫蛀入林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为害,切断或破坏疏导组织而影响水分养分运输,轻者影响生长势,重者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4.
用树干3个部位的直径建立立木干曲线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三次多项式干线曲线方程的参数。从数学的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 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为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文章以樟子松人工林为例,采用实测直径与计算直径相比较,选择高精度的方法。所得结果表明6种直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含购径的3种组合是拟合木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辐射松人工林样木干形数据,比较三角函数干形方程与广义Brink干形方程对估计树干任意高度处对应去皮直径的效果;利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干形方程中的参数,将拟合残差、预测均方误差、绝对偏差、决定系数等作为评判准则。结果表明:通过样本数据回归拟合得到方程中的参数后,用三角函数干形方程预测新的干形数据集中给定树干上任意高度对应的去皮直径时,估计结果更准确;三角函数干形方程对树干底部直径的估计结果要优于广义Brink干形方程,且三角函数干形方程对树干整体拟合结果更稳定。另外,依据三角函数干形方程参数估计结果将其化简并检验化简后的拟合效果,从而证明三角函数干形方程的易变形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杨树吉丁虫是杨树人工林一种常见蛀干害虫,也是吉林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虫1 a发生3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越冬。4月中旬开始取食,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化蛹,5月下旬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采用营林措施、人工捕捉、药剂毒杀等综合防治方法,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降雨天气条件下红椎树干直径微变化特征,为开展红椎直径微生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试验样地位于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实验区范围内,选取3株长势良好的红椎标准木,在树干1.3 m高处安装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于2019年5—10月连续观测直径微变化过程,同步观测风速、空气温度、降雨、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揭示不同降雨条件下红椎直径微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降雨量级下直径微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2019年研究区域雨季的大气降雨总量为847.90 mm,以降雨量级<10 mm的降雨为主,占总降雨场次的46.88%;降雨量级≥50 mm对总降雨量的贡献最大,占总降雨量的59.19%。观测期间红椎树干日平均直径微生长量为30.65μm,直径总增长量为4383.17μm,大于日平均直径微收缩量(-19.91μm)和直径总收缩量(-796.44μm)。降雨对红椎树干直径变化产生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影响,不同降雨量级对直径微变化的影响表明:红椎树干直径微变化日周期的峰值出现时间表现为随降雨量级增大而滞后,谷值出现时间表现为随降雨量级增大而提前,振幅表现为随降雨量级增大而减小,且在较大的降雨量级下,树干直径微变化日周期表现为单调增加;连续降雨天气条件下,树干直径持续膨胀,当水分达饱和状态时,其直径出现最大值,连续降雨后的几天,直径出现负增长。降雨天气下,直径微变化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因降雨量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降雨显著影响红椎树干直径变化,其日变化特征对降雨量级和降雨时长的响应存在差异;在相关环境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对直径变化影响的贡献最显著,且这3个因子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椎直径微变化均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着色法探讨了干、湿粮在混合过程中的水份传递规律.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建立了干、湿粮水价变化规律在原始水份.混合粮受热温度、混合比等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水分变化量的平衡计算公式.揭示了干湿相混合方法解决高水份粮烘干问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林果注干杀虫剂在枣树上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以金丝小枣树为试材,通过树干滴注林果注干杀虫剂,于滴注后10 h和1,2,4,7,10,15,21,29,70,8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枣树树冠叶片、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药剂含量,并于95,105,115,125,135 d测定了果实和叶片中的药剂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在枣树体内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传导性能,这两种药剂在枣树叶片、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含量随时间推移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于用药70 d后趋于稳定;在时间序列上,吡虫啉含量依次出现韧皮部叶片木质部(10 h)、叶片木质部韧皮部(1~7 d)、木质部叶片韧皮部(10 d)、木质部韧皮部叶片(15 d)、叶片韧皮部木质部(21~85 d)等变化,而阿维菌素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最高,木质部和韧皮部由10 h时的含量相同经历了韧皮部木质部(1~2 d)、木质部韧皮部(4~15 d)后又回归到韧皮部木质部(21~85 d)的趋势;果实中的吡虫啉、阿维菌素残留量分别于药后95 d和105 d时低于国家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药后125 d,这两种药剂在枣果中均未检出,但此时叶片中残留量仍在0.60 mg·kg-1以上,说明滴注后药剂在叶片中残留时间较长、残留量较大,可有效防治食叶类害虫。  相似文献   

10.
双条杉天牛是柏科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该虫在山西省吕梁市1 a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2 m以下边材内做虫道越冬;以幼虫在侧柏树韧皮部与木质部蛀食,受害处流出树胶,受害部位常明显突隆起,多有萌条丛生,重者常造成风折,整株枯死。为了掌握吕梁双条杉天牛发生期、发生量,从而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利用植物源引诱剂对双条杉天牛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在吕梁始发期为4月1日,高峰期为4月8—15日,末期在4月底;最佳防治期宜在4月10—20日进行;最有效的防治办法就是采用植物源引诱杀死成虫。  相似文献   

11.
环剥对烤烟叶片钾含量影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方法 ,研究了环剥措施对烤烟叶片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圆顶期沿茎基部环剥韧皮部 5cm左右 ,无论是烟叶的相对钾含量还是绝对钾含量 ,环剥株最终都高于未环剥的对照株。说明环剥有利于烟叶钾含量的提高 ,且影响程度存在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带库棉花果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基部不分离,通过韧皮部引入14C-蔗糖溶液(5%)、木质部引入3H-H2O的双标记技术所作的研究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源于木质部,运输一定量的14C-同化物需一定量的3H-H2O。由LS-9800液闪仪测出韧皮部中14C-同化物的放射性计数和对应CaO中3H-H2O的放射性计数,由此计算出韧皮部运输的同化物的量(Y)与伴随运移水分的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0.10773X。  相似文献   

13.
韧皮部同化物和水分运输相关关系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分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履行运输同化物的功能;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韧皮部同化物运输和木质部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位素双标记技术 ,在棉花带库离体果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基部不分离的情况下 ,韧皮部引入 14 C-蔗糖溶液 (ρ=50 g/ L ) ,木质部引入 3H- H2 O并对其液流分子运输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 ,液流中的水主要来源于木质部 ;同化物分子和水分子在韧皮部的运输存在多速率现象。把速率范围均匀等分成若干个速率区间 ,以此为横坐标 ;测量并计算各速率区间对应运输的同化物或水分的相对百分比 Pi,以此为纵坐标 ,可得液流中同化物分子和水分子运输的速率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对7个甘蔗种和品种进行研究。甘蔗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质膜、伴胞核、小囊泡、充分发育的液泡膜和 P—蛋白上。野生种和栽培种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较高,而生产品种则较低。认为甘蔗茎韧皮部 ATP 酶活性与糖分的运输和抗性等有关。茎韧皮运输中,可能有 P—蛋白和 ATP 酶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6.
任玉锋  张益民  贝盏临  蔡亲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4-17995,17998
[目的]观察百里香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百里香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百里香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由一层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表皮上分布着较多的单细胞表皮毛;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构成;海绵组织排列较为疏松。[结论]该研究为百里香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四方麻根、茎、叶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结果表明,四方麻根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内有石细胞,有髓部;茎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和石细胞群,中空;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气孔;粉末中可见腺毛和石细胞等。  相似文献   

18.
麻疯树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麻疯树茎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表皮细胞1层,细胞外壁角质化;皮层含有晶簇、数量较多的乳汁管,厚角组织及其以内的5~6层薄壁组织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和蛋白质;维管束紧靠在一起,集中在皮层和髓之间的狭窄区。(2)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髓组成,周皮分化明显;厚角组织含丰富叶绿体,皮层纤维发达;初生韧皮部含有较多的乳汁管;木射线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薄壁细胞含丰富淀粉粒;髓富含晶簇。  相似文献   

19.
树干直径变化与其水分传输和贮存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含水量变化和水分张力变化都能引起树木直径的变化,树木直径变化表现为长期的不可逆生长和短期的昼夜变化.因为木质部、韧皮部和树皮的不同功能,它们膨胀和收缩的速度也不相同.木质部直径的变化与木质部液流相关,而韧皮部和树皮直径的变化不仅和木质部液流相关,还与韧皮部储存水以及木质部与韧皮部间的水分交换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三种松干锈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3种松干锈病的组织解剖研究.发现由Cronartiumflaccidum和C.ribicola引起的松疱锈病组织病变发生在寄主的皮层、韧皮部.菌丝也可沿木射线薄壁细胞进入木质部、但木质部薄壁细胞未发生增生。管胞的长宽和木质部木射线高度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不显著。由C.quercuum引起的松瘤锈病组织病变.主要发生在木质部.也可发生在寄主皮层、韧皮部。与健康组织相比.其管胞的长、宽和木射线高度均差异显著。兴凯湖松健康组织和由C.quercuum引起的寄主瘤部增生组织的年轮生长模型分别为Y_健=61.9714(1-e ̄(-0.0155x)) ̄1.061和Y_瘤=254.2977(1-e ̄(-0.0102x)) ̄1.07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