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京白梨’与‘鸭梨’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京白梨’与‘鸭梨’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京白梨’与‘鸭梨’杂交后代果实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实有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7.14%,平均变异系数为38.2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都呈升高的趋势,后代平均超高亲率分别为97.25%和35.28%。正反交后代果实硬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23.81%。可滴定酸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为51.1%。果实维生素C的遗传正反交倾向不同。果实石细胞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后代平均遗传传递力达到了182.62%。  相似文献   

2.
以‘玉露香梨’与‘黄冠’梨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通过调查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其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柄长度都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大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达到105.79%;果实硬度主要集中在3.0~8.0kg/cm2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3.
牛角梆子杏在自然授粉条件下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体智  刘宁 《落叶果树》1989,21(3):36-37
据各地介绍,核果类的实生选种比其他果树的入选率要高,但关于杏在自然授粉条件下果实性状的遗传研究甚少,对其遗传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就牛角梆子杏的自然授粉条件下果实性状遗传倾向作一粗浅的分析,旨在探讨该品种的育种价值。 材料和方法 牛角梆子杏卵圆形,平均单果重43. 4g,底色绿黄—桔黄色,阳面有暗红晕。果肉橙黄色,果汁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 1%, pH值3. 6,离核,甜仁。 1983年夏,从陕西省引入牛角梆子杏的自然授粉种核,沙藏后于1984年春播种于国家果树种质圃内。1985年春实生苗按2.5×1m的株行距定植于同圃内,常规管理。1986年…  相似文献   

4.
梨果实若干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梨12 个杂交组合和138 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几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结果如下: 栽培品种果实含糖量集中在6 %~9 % , 平均为7. 39 %; 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数量性状, 呈正态分布, 杂种后代果实含糖量主要分布在6 %~10 % , 平均为7. 8 % , 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0. 8 %。栽培品种含酸量介于0. 08 %~0. 74 % , 平均为0. 238 %; 杂种后代果实含酸量为数量性状, 组合遗传传递力平均为69. 2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5 种酯类、8 种醇类和乙烯、乙醛、丙酮类共16 种化合物。杂种后代果实中发现了其亲本果实中所没有的戊醇成分。果实肉质性状表现为质量性状, 脆肉对软肉为显性。杂种后代表现为果点变大、密, 果柄变长, 果汁变少, 果皮厚度相当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地球’为母本的8个杂交组合的384个F_1植株为试材,测定其果皮颜色、果肉香味、质地、果粒质量及种子发育状况等,并进行遗传倾向分析。【结果】红地球与白色和红色品种的杂交组合均出现了白色单株,白色∶红色比为51∶141(白色包括绿色、黄绿色、绿黄色、黄色;红色包括:微红、粉红、红、暗红、紫红、红紫);与香味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少量香味单株;与脆肉型或软肉型杂交,组合表现连续分布,软肉型:中等型:脆肉型比约为5.3∶6.0∶1.0;各组合F_1代的平均粒质量大多低于或接近亲中值;与有核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无核后代,而在有些与无核品种杂交的组合中却未出现无核后代。【结论】‘红地球’可能携带有微效或隐性香味基因,与香味品种(系)杂交时,表现少量表达;红色性状在F_1表现分离;脆肉和果粒质量性状呈减弱趋势,但也有获得大果粒的可能;无核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杂交是选育葡萄新品种的主要手段,分析后代果实酿酒品质,阐明品质性状遗传倾向,为选育葡萄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比诺’和‘马瑟兰’杂交后代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基本品质及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代果实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广泛分离呈连续分布。其中F1代果形指数和出汁率变异系数较大,果形指数表现为较高的超低亲遗传;F1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优势率为正值,表现出一定的强亲优势;F1代平均穗重呈小于双亲遗传,存在皮肉比是其母本3倍的后代,出汁率表现为趋双亲遗传;F1代出现了红色葡萄和绿色葡萄的后代,且红葡萄后代总花色苷含量超低亲率为67.24%,呈趋于低亲遗传;后代果皮中酚类物质呈超双亲遗传,且存在种子中总酚和单宁含量高于双亲2~3倍的后代;后代总类黄酮物质含量在果皮和种子中含量较高,呈广泛分离;72.37%的后代果皮中原花色素含量低于‘黑比诺’,表现为减性遗传。杂交后代平均粒重和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一定的超高亲遗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介于双亲间遗传。果实不同部位不同酚类物质遗传规律不同,果皮中总酚和单宁含量表现为较高的加性遗传,具有一定的强亲优势。  相似文献   

7.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酿酒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香宝馨(Chambourcin)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以及它们的正反交后代为试材,对其果粒质量、大小等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遗传倾向分析,并初筛选出表现优良的单株。【结果】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变异较为广泛;单粒质量、果粒横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以及种子数在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单粒质量、果粒横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以及种子数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中亲值,表现出趋小的遗传倾向;单粒质量、果粒横径、种子数都整体表现出趋中偏低的遗传倾向,果粒纵径、果形指数表现出明显偏低遗传的倾向,果皮厚度表现出明显的趋中遗传倾向,果粒形状、果皮颜色、果皮涩味、果肉香味遗传倾向于亲本,果肉质地遗传倾向趋向于亲本赤霞珠,果肉颜色遗传倾向则趋向于亲本香宝馨。【结论】通过聚类分析结合田间观察初选出表现优良的杂交单株XC090、XC120、XC215、XC252、CX032、CX070、CX073、CX095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蓝莓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及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为蓝莓育种科学选配亲本提供参考。【方法】对森茂一号与绿宝石正反交后代10个果实性状进行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正、反交组合中,单果质量分别呈趋小、趋中偏大遗传;果实纵/横径、固酸比分别呈趋小和趋中遗传;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呈趋中和偏小遗传;果形指数、果蒂痕均呈趋中变异;果柄长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趋小遗传。单果质量与果蒂痕呈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负相关。果实硬度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正相关,与固酸比呈负相关。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2%。【结论】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可稳定遗传,而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遗传效应小,易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红阳猕猴桃为母本与10个不同的雄株花粉进行杂交,获得115株雌株,对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红色素表现、干物质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果实重量普遍比母本小,果肉红色素表现有向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趋势,但干物质含量表现出极强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1.
12.
以玉露香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粗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等7个指标,分析其分布规律,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其中单果重变异幅度较大,分离广泛;果形指数为0.91,表现出较高的倾亲现象;果柄长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21.48%,母本玉露香梨果柄长这一特点易于遗传给后代;果实硬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17.46%,超高亲率为62.67%,有增大趋势。果柄宽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超低亲率分别为48.00%、54.00%和41.33%,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以杧果‘金煌’ב热农1号’的F1代54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单果质量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对30个数量性状和描述性状进行了Shannon-Weaver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核长度和果核质量)在后代中的遗传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在7.98%~41.73%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65~2.04之间,遗传传递力在84.74%~117.00%之间,果实大小等性状呈趋中变异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呈超亲遗传趋势。21个描述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16~1.48之间。主成分分析发现前10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5.19%,并筛选出单果质量、抗性、果形指数、果皮光滑度、果肉纤维长度、果核表面特征、果实风味、可溶性固形物、胚类型和果肉颜色作为评价杂交后代果实的主要性状。基于观测数据建立了杧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结合田间观察和实际观测结果筛选出8个优异的单株。  相似文献   

14.
张钟  黄建  殷晓  李新岗  刘廷俊 《果树学报》2015,(1):57-62,173
【目的】研究枣树自然授粉杂交后代的果实性状变异。【方法】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建立‘临猗梨枣’园,按照父母本配置比例为10∶1,在枣园中部选择20株‘梨枣’(♂)嫁接‘冬枣’(♀),自然授粉杂交,收集冬枣种子播种获得F1代;从中优选64株引种到试验大棚内,观察其果实性状,并用10个SSR位点进行杂交后代鉴别。【结果】贺兰县自然授粉‘冬枣’的含仁率为85.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鉴别‘冬枣’ב梨枣’的杂交后代57个,未发现‘冬枣’自交后代;56.9%的后代果实形状多为圆形、扁圆形,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为趋低亲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趋高亲变异,最终优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结论】母本含仁率和自交不亲和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基础,自然授粉杂交后代鉴别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关键;有性杂交能够产生后代果实性状的广泛分离,并实现父母本性状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5.
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中心亲本的7个杂交组合做试材,对228株杂种后代的童期和主要果实经济性状做调查分析,研究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童期长短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结果年龄广泛分离。成熟期均以晚熟为主,早中熟较少。果实大小受环境因素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后代平均果重小于亲中值。果实形状广泛的分离,但以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16.
以黄金梨和砀山酥梨的杂交后代果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杂交后代在果重、果色、果形及可溶性固形物的遗传倾向性。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重主要集中在150~300g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果色以传统梨的黄色和黄绿色为主,趋向于亲本的果实颜色;果形主要以圆形为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部分在9%~12%之间,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17.
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相似文献   

18.
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2):95-102
通过对富士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苗的调查,研究了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果实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通过杂交育种改善苹果含糖量是一条有效途径。苹果含酸量受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完全显性,以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富士、东光、长红、锦红均为显性杂合体(Mama)。苹果果实肉质、质地、果汁及果心大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后代果实分别呈现肉质变粗、质地变硬、果汁减少、果心变大的趋势。果肉颜色为质量性状,有色对无色表现为显性,杂交后代的平均果肉颜色级次略低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19.
以枣(Ziziphus jujuba Mill.)‘JMS2’×酸枣(Z. acido jujuba)‘邢16’的179株F1群体及其亲本为试材,调查花果表型,测定糖、酸、维生素C、黄酮和总酚等果实营养指标,应用相关性、聚类与混合遗传分析,揭示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倾向与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枣和酸枣杂交F1代果实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范围是8.82%~43.18%。亲本表型相同的性状有中果面光滑、平果肩、萼片脱落、有核和幼果无红晕等5个,其在子代中占比高;父本果实外观性状在子代所占的遗传比例较高。对果实外观8个数值型性状进行聚类,父本类群占总数的76.30%,果实较小、偏圆。对果实6种营养指标聚类,分4类群,其中母本类群个体占比最高(67.12%);外观指标更偏向于父本,营养内含物偏向于母本。糖、酸、维生素C、黄酮、总酚和核横径6个性状存在超亲分离现象,酸、维生素C、蛋白、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单核质量6个性状的亲中优势值为负值,减效基因显性遗传效应强。混合遗传分析发现,酸、蛋白质、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核纵径最适模型为OMG模型,无主基因控...  相似文献   

20.
薛鑫  石胜友  侯世奎 《园艺学报》2020,36(5):827-836
以龙眼‘蜀冠’ב大乌圆’的F1代65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的2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应用SPSS19.0软件对各性状进行变异系数、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5个单株果实品质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13个数量性状(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皮厚度、果皮质量、果肉厚、种子质量、维生素C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变异系数在6.95% ~ 41.64%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33 ~ 2.02之间;14个描述性状(成熟期、果皮颜色、果形、果肩、果顶、龟裂纹、疣状突起、果肉颜色、果肉质地、果肉透明度、果肉离核难易度、果汁、化渣程度和果肉风味)多样性指数在0.56 ~ 1.28之间;主成分分析发现前5个性状(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成熟期和果实风味)的累积贡献率为87.50%;建立了‘蜀冠’ב大乌圆’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在65个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了5个优异的单株(SD7、SD11、SD36、SD53和SD120),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