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枣’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1],病原菌为石竹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该病主要为害‘冬枣’的叶片、花、蕾。首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2.
张奎良  王奎武 《北方果树》2013,(6):41-41,43
‘冬枣’又称沾化冬枣、鲁北冬枣、苹果枣,是目前品质最佳的稀有晚熟鲜食品种,也是当前推广发展的主要品种之一。‘冬枣’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黄河以北的无棣、沾化、惠民等地,河北的黄骅、盐山等地也有分布。该品种果实中等偏大,果形近似苹果,平均果重14~16 g,最大23.2 g。果皮薄而脆,成熟后呈赭红色。  相似文献   

3.
大荔县‘冬枣’促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大荔县地处华山北麓,黄河西岸,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穿境而过。全县辖26个乡镇,415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  相似文献   

4.
<正>1定植建园1.1栽植密度株行距以3m×4m为宜,一般每公顷栽840株。1.2整地挖坑将含盐量较高的表层盐土刮至行间作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水主渠相连,能使果园的水排到果园外,尽量减少盐碱回流的机会。挖长、宽、深各50cm的定植坑,  相似文献   

5.
张钟  黄建  殷晓  李新岗  刘廷俊 《果树学报》2015,(1):57-62,173
【目的】研究枣树自然授粉杂交后代的果实性状变异。【方法】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建立‘临猗梨枣’园,按照父母本配置比例为10∶1,在枣园中部选择20株‘梨枣’(♂)嫁接‘冬枣’(♀),自然授粉杂交,收集冬枣种子播种获得F1代;从中优选64株引种到试验大棚内,观察其果实性状,并用10个SSR位点进行杂交后代鉴别。【结果】贺兰县自然授粉‘冬枣’的含仁率为85.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鉴别‘冬枣’ב梨枣’的杂交后代57个,未发现‘冬枣’自交后代;56.9%的后代果实形状多为圆形、扁圆形,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为趋低亲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趋高亲变异,最终优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结论】母本含仁率和自交不亲和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基础,自然授粉杂交后代鉴别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关键;有性杂交能够产生后代果实性状的广泛分离,并实现父母本性状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设施栽培‘冬枣’的果实品质特性,以5~7年生‘冬枣’为试材,比较其温棚、棉被冷棚、双膜冷棚和普通冷棚4种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下果实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功能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冬枣’果实含水量,降低果皮及果肉硬度,改善口感;与露地栽培‘冬枣’相比,设施栽培‘冬枣’大小均匀,整齐度高;设施栽培提高了‘冬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对总酚含量的积累也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设施栽培提高了‘冬枣’果实品质,其中温棚栽培的‘冬枣’果实品质较佳,且成熟最早、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7.
李强  刘勇  周亮 《落叶果树》2012,(6):42-43
简介了‘沾化2号’冬枣的性状表现,阐述了其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孙爱良 《北方果树》2012,(6):26-27,33
正黄骅‘冬枣’由于其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目前种植较为广泛的优质冬枣品种之一。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使得其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鲜食枣品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冬枣’苗木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是‘冬枣’园丰产丰收的基础。笔者在多年的实  相似文献   

9.
为了填补8月上中旬‘冬枣’的市场空档,探索‘冬枣’栽培提质增效的新途径,研究以日光温室、钢构棉被双膜大棚为主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体系,通过优化棚体结构、双层膜覆盖、速成栽植和控水减肥减药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棚体结构不合理、配套技术跟不上、采光和保温性不强等问题,实现了当年栽植、2年见果、3年丰产的目标,填补了市场空档,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黄骅地处环渤海地区的河北省沧州市东部,为九河下梢,属滨海潮土,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土壤pH值7.5~8.5,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综合状况在环渤海地区有一定代表性,充分改良开发,使之获得较高收益,是农民增收的较好途径。近二十年来,黄骅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改良,种植  相似文献   

11.
‘冬枣’FT同源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Dongzao’)FT基因,预测其功能,明确该基因在‘冬枣’不同组织器官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方法】以‘冬枣’为试材,分离克隆‘冬枣’FT同源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Zj FT,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探究了‘冬枣’FT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叶片全生育期的表达模式。【结果】‘冬枣’FT基因编码区为525 bp,共编码了174个氨基酸;理论PI是9.68,分子质量为18.112 ku;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苹果Md FT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黑杨Pn FT、荔枝Lc FT、葡萄Vv FT,属于PEBP家族;Zj FT各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32.7%)、延伸链(23.9%)、β-折叠(8.18%)和无规则卷曲(35.22%),3D结构中有2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Zj FT在枣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各个器官中都有所表达,在果实中表达量最高。【结论】从‘冬枣’中成功克隆FT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KR872844,该基因与其他植物的FT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FT基因在枣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高于营养器官,在果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花;该基因在全年叶片不同月份的表达量随月份降低,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冬枣品质优良,是枣树中主要的鲜食品种。‘晋冬枣’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及万荣皇甫双领专业合作社在山西运城发现的冬枣优良变异类型。果实扁圆形;果皮薄,赭红色,果面平整,蜡质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酥脆、多汁、味甜,平均单果质量22.1 g,最大单果质量43.9 g,枣核0.85 g,含仁率低。该品种综合性状优异,鲜枣可食率96.5%,水分含量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下同)30.9%,蛋白质含量1.68%,可滴定酸含量0.38%,维生素C含量3.65 mg·g-1,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05 d,在山西省万荣县9月下旬成熟;每花序平均花朵数12.5枚,花径6.8 mm,蜜盘3.5 mm,雄蕊5枚,花瓣和萼片各5枚。适合年均温11℃以上的地区栽培,当年开花结果,丰产性好,易管理,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避雨棚和露地3种栽培模式下,对‘冬枣’植株的光合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室、避雨棚较露地,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饱和水汽压差(Vpd)。露地和温室栽培模式下‘冬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温室内‘冬枣’午后峰值显著高于上午峰值,避雨棚栽培模式下‘冬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上午高,下午低,逐步下降趋势。3种栽培模式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无显著差异,但避雨棚和温室栽培‘冬枣’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露地。通用线性模型分析表明,Pn与Vpd、环境温度(T)、PAR、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温室栽培下Pn与T和Vpd呈正相关,而在避雨棚和露地中呈负相关。各栽培模式下光合效率限制因子不相同,‘冬枣’露地“光合午休”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避雨棚和温室“光合午休”则是由气孔和非气孔两种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露地栽培模式植株气孔限制值(Ls)高于避雨棚和温室栽培,避雨棚和温室栽培非气孔限制值(Pn/Gs)...  相似文献   

14.
正开甲是实现‘冬枣’树连年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开甲后甲口虫对甲口的危害十分严重,加之为了高产开甲过宽、二次开甲等造成甲口愈合面积很小,树势严重下降,甚至死亡。生产上多用桥接法来恢复树势。然而,由于枣树枝条呈"之"字形弯曲,硬度又大,普通桥接法成活率仅为30%~40%。2010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枣树根蘖发达这一特点,对‘冬枣’树进行根蘖桥  相似文献   

15.
正'沾冬2号'是滨州市沾化区选育的晚熟鲜食枣新品种,又称'短枝冬枣'二代冬枣'冬枣二号',2010年通过专家审定。长势中庸,成枝力弱,易坐果。枣果扁圆,个头较大,单果重比普通沾化冬枣重5~10 g,外形非常美观。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皮脆肉嫩,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16.
以‘冬枣’及其5个自然变异材料为试材,对其果实形态、果实营养、物候期、染色体倍性以及DNA指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冬枣’变异类型。结果表明:与普通‘冬枣’相比,变异1号材料为大果型,其单果质量显著增加,为25.22g,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提高。在物候期上,变异1号和2号材料与‘冬枣’表现相近,但其它3个变异材料的果实成熟期比‘冬枣’晚约15d。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5个自然变异材料均为二倍体,15对SSR引物检测表明5个自然变异材料与‘冬枣’基因组DNA的SSR指纹相同,可能均为‘冬枣’的自然芽变。评价结果显示,变异1号属于优良大果变异,变异3、4、5号为晚熟变异。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冬枣’栽培过程中,气象因子的定量调节是重要的一环,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难点.为此,黄骅市气象局农业气象科与黄骅市林业局冬枣站联手进行了‘冬枣’促成栽培试验研究,针对‘冬枣,各发育期温度、日照、湿度等条件进行定量化调节,取得较好效果,可使‘冬枣’成熟期提早30d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新疆红枣优生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积温、极端最低温度、≤-20℃出现的天数和生长季干燥度。用Arc 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结论】研究确定了新疆红枣优生区类别,提出了各区适宜栽培的红枣品种,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有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同时在海拔高度、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马铃薯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马铃薯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和气候冷凉不适宜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马铃薯种植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冬枣’天然二、四混倍体的发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沾化县栽培的普通‘冬枣’及其3个大果型变异类型‘沾冬2号’、变异1号、变异2号为试材,对其染色体倍性、DNA指纹、果实和叶片形态及果实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流式细胞仪测定,3个大果型变异类型均为二、四混倍体(2x + 4x),其对照(母株)均为纯二倍体。经74对SSR引物检测,未发现3个大果型混倍体变异与其二倍体对照的DNA指纹存在差异,表明三者均确系来源于普通的二倍体‘冬枣’,其四倍体部分均属于同源加倍。与普通‘冬枣’相比,3个变异类型均表现出叶片变宽,叶形指数变小,果实变大,果形指数变小,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但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规律。与已通过良种审定的‘沾冬2号’相比,新发现的变异1号和变异2号的单果质量更大,分别增大22.95%和15.90%,分别达到27.05 g和25.5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