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原因,提出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对策,包括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政府对食品经营主体监管.[方法]采取博弈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首先,从政府职能方面,研究并提出政府在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中具有提供相关信息、查处违法行为、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等职能.[结果]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博弈模型,分析改善政府在对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监管部门监管人的监督.提出了建立在全社会监督下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模式和运行机制.[结论]旨在政府通过改变监管模式,加强对新疆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的监管,鼓励其守信经营.  相似文献   

3.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是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的有益尝试,对于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提高综合监管效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对其合格证推广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使用主体的基本情况、安全保障情况和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合格证推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主体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50.6%的主体认为使用合格证后销售量有所增加;市场部门对产品入市合格证的查验度为38.2%;合格证使用率在50%及以上的主体占41.3%;市场环节查验和消费者认可度是影响主体合格证使用意愿的主要社会性因素,项目扶持和品牌认定是主要政策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市场衔接、加强宣传与监督、加快奖惩制度落地等加快推进合格证使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上具有优势和动力,建立以核心企业主导的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能有效节约监管成本和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分析食品产业链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特征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现状,通过对食品产业链各环节上不同主体的纵向控制能力进行对比,得出现阶段下加工企业是食品产业链上核心主体的结论,最后构建了以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以及群众监管的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并且能显著增强每个公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本文以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例,发现目前存在整治工作推进不平衡、农民主体地位缺失,思想意识不足、资金缺口较大、整治主体单一、长效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要立足实际,合理制定整治方案、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完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联结各个治理主体的作用,有效扩展了乡村治理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着重探究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网络建立、治理效率,多元主体参与规范性等方面的积极效果;发现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有效监管、发展动力等问题,提出构建制度化管理体系、加强监管与监督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引进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管控,是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监管机构的业务需求,设计了农产品质量全链管理平台,包括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系统、农业投入品经营管理系统、监管系统、监测系统、行政许可与执法系统,融通了各个管理节点的业务链和数据链,消除了单个管理系统容易产生的数据孤岛,在系统运行中生成了监管对象、监管队伍和农业投入品等大数据,实现大数据的报表生成、数据分析及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在江苏省应用,取得了阶段成效,提升了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过程规范自律。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及其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是构成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依据农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所涉及领域,将农产品物流主体分为行业监管主体、产品产销主体、服务供给主体、消费需求主体。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监管主体、产销主体、消费主体以及交易方式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市场监管主体行为、提升产销主体功能、完善市场服务主体功能、保障消费需求主体权益、创新交易方式等若干优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议,以期实现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既是社会关注焦点,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重大考验的民生问题。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创新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食品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制度等方面就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创新提出了措施,旨在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绿色食品监管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绿色食品监管工作现状,分析了四川省绿色食品及其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源头监管,强调过程管控;鼓励创新监管,打破监管格局;适时突击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国内外立法现状以及立法不足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关于此类犯罪的立法缺陷,借鉴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若干完善性建议:改革立法体例;扩大犯罪主体范围;增设刑法处罚种类;提高量刑标准且分档设置;用"行为犯"代替"结果犯"。旨在为我国的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立法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为此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2.
德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在监管主体确立、监管客体设定和监管模式选择上的有益经验,可为中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予以借鉴。中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应逐步实现监管主体专门化与联动化、监管客体全程化、监管模式参与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角下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权分置"理论的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承担流转耕地的主要经营者,对耕地的利用、保护情况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角下对耕地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利用中存在自身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1.2亿hm~2耕地红线造成了威胁。为此,文章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利用中出现的农业面源污染、非农化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供给,提高种粮补贴力度;完善土地流转体系,加强土地监管;增强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提高耕地质量;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意识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4.
美国PE业监管模式是法律约束下的自律模式,主要特征是注册豁免。英国PE的监管模式以行业自律为主,法律监管为辅。日本PE的监管模式以政府监管为主;政府设立证券局集中行使监管权,仅允许构建信托方式的组织形式.对投资资金的投资范围有严格规范。PE运作的失败不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事后处理成本较低,所以PE业较适合于行业自律监管。我国应建立起政府监管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要建立健全PE的法律体系;明确确定PE的监管主体,可将PE纳入证监会统筹管理;明确廓清PE的监管客体;支持设立PE的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建立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推进,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通知明确要求,规模以上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需建立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农资生产经营企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架构将重组升级,其中主体架构将向多元主体监管即"社会共治"转型;数据链架构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等全数据链条;产业链架构将涵盖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条。在新型监管架构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机制、责任交接机制和问题预警机制,从而在统一的信息支撑下,完成责任的智能交接,实现问题的智能发现和精准预警。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建立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推进,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业质量标准》2009,(3):51-51
近日.据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介绍.工商总局已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包括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严格规范食品许可和登记注册行为:食品市场质量准人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把好食品质量关: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严格食品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9.
沂南县为顺应党风廉政建设科技反腐新形势,建立了以现代农村网络信息化为支撑的阳光村务公开体系,加强和规范"三资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创新农村"三资"监管手段;落实责任主体,加强明责问效,严格责任追究,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纪律约束力。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扩大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县、乡、村三级涉农事务公开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监管博弈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风险偏好影响其有效性,对不同经营效率的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也有差异。监管机构宜引入审核和惩罚等机制,提高监管强度,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对高效率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宜采取原则导向的监管,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竞争力和活力;对低效率金融机构,应采取规则导向的监管。同时,监管行为可更具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采取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