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采用"果药间作"、"仿野生种植"等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创新模式,促农增收。文章针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现状、优势,针对存在的林下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种植模式单一、部分中药材品种面临枯竭等问题,提出抓队伍建设,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护濒临灭绝中药材品种;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培养药农的市场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对策措施,旨在为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芨仿野生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马龙县野生白芨稀缺原因及其市场前景,从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白芨仿野生种植技术,以期推进马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洋 《乡村科技》2023,(9):89-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中药材原材料的快速繁育、田间常态化管护逐步转向林下仿野生种植、药园零残留管护,其原生态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贵州省仁怀市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从种植地块选择、林间清理及整地、采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间苗、移植、后期管护、采收和贮藏等方面对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深化成熟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促进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德江县及类似生产区实现天麻种植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德江县城区及其辖区乡镇仿野生天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江天麻仿野生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主要采用春、夏、冬连续滚动种植模式,春冬栽以无性繁殖技术扩大规模,生产商品麻;夏栽以有性繁殖技术培育麻种。德江县仿野生天麻种植存在种植技术应用及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效益低、市场对接及产品研发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提升"两菌一种"的规模和质量、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及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升仿野生栽培天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基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产地加工水平低、产业化合作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备等方面问题,对遂昌中药材如何提升一产、夯实基础,做精二产、提升效益,培育三产、增强活力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遂昌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的可行性,以期为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生产是太湖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生产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全县中药材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太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甘谷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优势,作者结合甘谷县中药材发展现状,从发展思路、目标、布局、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甘谷县中药材产业得以有效开发利用的具体思路,以提高中药材生产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浙江省近二十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表现为生产效益稳步增长、产业基地规范发展、优势品种带动明显、标准生产显著提升。总结了产业集聚发展、培育道地品种、成果集成转化、全过程标准化、创建浙药品牌等提升发展的措施和经验,并提出下阶段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快甘肃省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农业的理念,从种植规模、可比效益、种植生境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发展现代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并剖析了其发生根源,提出加快甘肃省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应解决好传统继承和现代技术创新、药材企业和药源种植基地、数量扩张和药材质量提升、传统生产和现代中药材产业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基地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地加工水平低,产业化合作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备等方面问题,对遂昌中药材如何提升一产、夯实基础,做精二产、提升效益,培育三产、增强活力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遂昌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天麻是一味大宗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领域药谱中广泛应用,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林地效益,黎平县开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本文主要从种植区选择、菌材选择及培植、整地种植、天麻基地管理与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运输、加工和分级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以期为黎平县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漳县气候高寒阴湿,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全县中药材种面积已达6 667 hm2,产量达15 903 t.在西南部山区中药材产业收入已占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但还存在着加工业匮乏、增值幅度受限,市场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待完善,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建立稳定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选育优势中药材新品种;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中药材加工增值;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相似文献   

14.
袁德梽 《农家顾问》2015,(2):20+29+38
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各地特色效益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要按照GAP标准实施规范化种植,而且还要将与中药材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纳入整个产业发展规划,使产业链延伸,从而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是拟境栽培的新型绿色种植模式,对道地中药材实行仿野生种植,既能提升药效,又能杜绝有害物质残留,是确保道地中药材品质的有效途径.该试验研究黄芪在不同种植模式、打尖去蕾处理、生长年限下的出苗率、根部生长情况、形状、有效含量,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草药的销路一直看好。作为北药重要生产基地的长白山林区中草药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由于中草药栽培产业存在很多隐患和问题,将会影响栽培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林下仿野生栽培,在不同程度上即可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应在林区大力发展中草药林下仿野生栽培。1当前国内发展中草药栽培存在的问题1.1人工栽培中草药有效成分下降药材实现人工栽培后,由于土壤、肥料等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保山市中药材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的调查,介绍保山市中药材品种、分布、面积、产量以及各县区中药材企业等概况,分析了中药材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保山市中药材产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十堰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深入了解了目前该市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效益开发的现状,阐明了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思路及目标,分析了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生产一直是平山县一项传统的优势产业。目前,该县种植面积稳定在0.33万hm2左右。尽管总体规模较大,仍存在着种植分散、品种杂乱无章、产量效益低下、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文章就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希望借鉴典型经验,推动平山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徽县当地适宜栽培的中药材品种繁多,生产效益良好。该文介绍了徽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分析了推广中药材多元化栽培的区位优势,分别介绍了经济林果套种药材、林下种植药材、粮药套种药材以及地埂和林田道路栽培等多元化栽培模式,及其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引进良种试验示范、强化科技培训、增加资金投入等发展建议,以期扩大中药材生产规模,促进徽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