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化和城市蔓延导致了城市森林的破碎化和布局变化,从而影响到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在总结浙闽丘陵型城市生态建设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内涵、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对邵武市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构建邵武市"两环两带多廊多单元"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分析城市森林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森林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同一类型的浙闽丘陵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山东省费县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城市建设潜力,结合国内城市森林建设经验,提出"一核一湖、两山四河、十镇百村、廊道连片、全域发展"的森林城市建设全域空间布局,以及北部沂蒙山地森林生态屏障区、中部城镇森林景观建设区、南部山水田园生态经济林建设区三个建设分区,助力"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和费县沂蒙特色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4.
马立辉  方文  刘杨  何平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8-111,118
阐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的特点,综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体现了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以及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临安市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及临安市山地森林资源状况,结合城市现代发展战略,提出了临安市"建设山水绿色名城,构筑吴越生态家园"的理念,明确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创建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生物种类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城市,从而有效地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云南省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和差距,明确云南省森林城市发展的目标。在科学评价全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森林城市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五区、四带、三群”的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发展布局,并结合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和云南实际情况,提出森林城市发展对策,以期为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呼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呼唤森林的归来,是当今历史进程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厦门虽然是“国家园林绿化城市”,但还不够,还要朝着“森林城市”的方向继续迈进。 厦门应该建成森林城市 建设森林城市是厦门地理区位的客观要求。厦门地处福建东南部的丘陵地带。北部群山连绵,中间丘陵起伏,南部靠海。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三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2014,(10):F0002-F0002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兼有丘陵山地、河谷平原、滨海湿地、沿海岛屿……作为多种地貌交融的浙江省温州市虽是一座典型的滨海型城市,但森林在城市中所占的分量却并不轻。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林业发展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将之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围绕打造温州“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国际性大都市”发展战略,温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六城联创”活动,全面部署“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莱芜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6%,有林地面积100.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1%。莱城区、钢城区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评为"林业站建设合格县"、"中国花椒之乡"、"中国蜜桃之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东省山地丘陵生态体系建设的需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5 种山地丘陵生态体系建设模式,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晋城市位于太行山南部,山地和丘陵地占全市总面积的87.1%,现有林业用地面积808.81万亩,其中森林面积556万亩,宜林荒山面积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2%,居全省之首。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3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4年晋城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思路,再次承担起为全省现代林业建设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的重要职责,而村庄绿化将在其中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东部山区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辽宁东部山区森林经营在造林、抚育、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区森林资源特点提出森林经营的方向和对策,并从森林经营规划制度、扶持政策、金融支持、产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升林分质量、建设辽东地区木材储备基地、构筑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屏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核、两屏、三带、六星、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并探讨生态网络、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森林长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省林业厅不断激发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共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一等奖的项目是北方丘陵山地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为河北农业大学。该项目提出并实践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概念,创建了阳陡坡、阴陡坡、贫瘠缓坡和肥沃缓坡树种配置的高效利用模式,构建了丘陵山地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5.
<正>昆明市2008年全面启动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和市域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森林昆明"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2013年9月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主要做法是坚持和发展了三个创新。创新思路,以科学规划引领森林城市建设为科学规范地推进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昆明市编制了《昆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以市域森林生态资源为基础,确立了"城乡统筹、政府主导;生态优先、师法自然;林水相依、  相似文献   

16.
在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永康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分析永康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二屏、三廊、九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网络、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山、水、绿、城"互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山地城市近些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森林破坏,生态的脆弱,山洪瀑发的频度和强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的防洪安全都面临严竣的考验.融合国内外最新的生态还原、低碳城市、自然调节等改善城市环境理念,提出了新型绿色手段,营建绿地、水体,构建海绵型城市,探索了山地城市构建海绵城市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新昌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两屏、五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四大建设规划体系,确定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为:"山水森林县、绿色宜居城"。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分布较广,以高原为主体兼有山地、丘陵、盆地、沙地多种森林景观,浑善达克沙地与草原紧紧相连。不同的生态地理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森林植被类型,有典型的蒙古高原原始森林和草原、  相似文献   

20.
涟源市地处湖南中部、雪峰山东南麓,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土壤湿重,多为红壤、黄壤、黄褐土。山地面积大,宜于林业发展。走"绿色与发展并举,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是建设幸福涟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林业的重要历史使命。先天优势——资源为发展奠基础涟源市共有林木种植、林副产品经营加工及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企业、大户及专业合作社142个,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