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省养牛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疾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养牛业的生产,牛病频发和难以治疗已成为困扰广大养殖和兽医人员的难题,为此,就当前牛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一、牛病治疗难的原因1、混合感染,影响疗效当前牛病流行特点之一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或与寄生虫等。牛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养牛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疾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养牛业的生产,牛病频发和难以治疗已成为困扰广大养殖和兽医人员的难题,为此,就当前牛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一、牛病治疗难的原因1、混合感染,影响疗效当前牛病流行特点之一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或与寄生虫等。牛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省养牛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疾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养牛业的生产,牛病频发和难以治疗已成为困扰广大养殖和兽医人员的难题,为此,就当前牛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一、牛病治疗难的原因1、混合感染,影响疗效当前牛病流行特点之一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或与寄生虫等。牛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诊断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是由病毒引起奶牛、黄牛和水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牛患此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同时,奶牛的产奶量和  相似文献   

5.
1 病原本病病原为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该病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 对脂溶剂、紫外线和酸碱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均可杀灭该病毒。 2 流行病学奶牛、黄牛均可感染发病,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发病牛中, 年龄、性别没有严格的区分,但以青壮年牛发病较多,8岁以上的老牛和6个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病毒(BFFV)是引发世界范围内牛流行热最主要病原之一,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通过RT-PCR对疑似牛流行热奶牛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选取阳性样品颅内接种3日龄乳鼠,7日后乳鼠死亡,鼠脑组织通过PCR扩增出BFFV目的条带,乳鼠颅内重复接种3次,乳鼠发病死亡时间明显提前。选取阳性脑组织接种BHK-21细胞,盲传3代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牛流行热病毒序列一致,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牛流行热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牛焦虫病(现称牛梨形虫病)是由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牛叮咬而感染。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混合感染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川雅安市某肉鸡场疑似鸡痘病毒与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鸡材料进行病毒和细菌的分离,获得一株病毒和一株细菌。分离的病毒毒株通过半套式PCR鉴定为鸡痘病毒,细菌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鉴定为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此葡萄球菌的敏感药物为丁胺卡那霉素。结合此病爆发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诊断为鸡痘病毒与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正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日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病势迅猛,能引起牛大群发病,但多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且部分患病牛常因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牛流行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恶性卡他热是由属于一种疱疹病毒属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头部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蛋白性炎症,常伴有角膜混浊和神经症状。牛与感染此病毒的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发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牛具有易感性,且一般认为牛与牛之间不能引起直接传染。奶牛感染此病后,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2.
刘胜 《饲料博览》2021,(2):97-98
奶牛养殖期间会受到多种病毒的影响而引发疫病,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变异性比较强的传染病,如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奶牛的机体产生较大影响,无法保证奶牛的生产性能,出现繁殖障碍或者持续感染等情况,不利于养殖场的持续发展。因此,养殖户需要了解奶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在发病后能够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防控,以此降低该疾病对奶牛生长及生产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来探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试验选择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头经临床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分析,所选个体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种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其中混合感染占比40。74%,单一感染占比59。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结果、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获得了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心得。[结果]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多由母体带毒使幼犬通过哺乳而感染或长期饲喂霉败变质的饲料而造成。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继往病史进行初步诊断后,再进行超声诊断。对于比较轻微的肝炎,应以细小病毒的辅助治疗为主,在病毒基本控制后,进行肝炎后期症状的治疗和护理。[结论]输液疗法是治疗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相似文献   

15.
病毒活载体疫苗兼有常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点 ,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疫苗研究领域之一。试验将已构建的表达牛流行热病毒 (BEFV)结构糖蛋白 G基因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IBRV )转移载体 pd TK - L ac Z-G,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Bartha毒株感染的 MDBK细胞 ,筛选出形成蓝色蚀斑的重组病毒 ,并对其进行蚀斑纯化。通过 PCR方法鉴定该重组病毒证明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牛流行热病毒 G蛋白基因 ,实验为开发 BEFV/ IBRV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暂时热"是一种急性型热性传染病,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一般于2~3d恢复正常。发病特征主要是高热、呼吸急迫和后躯运动障碍,多呈良性经过。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对牛流行热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提供一个科学的诊治方案,本试验以南阳市某猪场发病猪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组织病变、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及PCR诊断,确诊其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药物综合治疗和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发病猪群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认某养猪合作社仔猪发病的病原,采用PCR检测方法及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为猪蓝耳病病毒与产硫球链菌混合感染,加大了猪蓝耳病病毒造成的危害。在畜牧兽医上的报道少之又少,属于罕见菌。建议对于此类罕见菌,猪场不必要进行免疫接种,应该在饲养管理上提高重视程度,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同时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贵州某场猪发病猪的死亡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和RT-PCR检测核酸确诊等方法,对该场猪发病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病理初步诊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RT-PCR检测核酸确诊发病猪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菌培养、分离和生化特性鉴定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造成该猪场猪发病死亡的原因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畜炎宁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慢性、常发性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采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产后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了解子宫内膜炎病例中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在临床试验中,选用海正畜炎宁与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进行对比疗效试验,通过治疗前后子宫及阴道恢复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证实:该牛场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细菌主要是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蜡样芽孢菌、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单一感染所占比例为24.4%,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为75.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海正畜炎宁最为敏感,临床试验也证实:肌肉注射畜炎宁组有效率最高,达到78.75%;子宫灌注畜炎宁组达到75%;而对照组子宫灌注组仅为50%,因此,在治疗牛子宫内膜炎时,海正畜炎宁可作为治疗药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