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材料对红铃虫的抗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铃虫是棉花的主要虫害,为害蕾、花、铃和种子,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因而引起育种家们的高度重视。经努力已把产生毒素蛋白的Bt基因转育到栽培陆地棉中,同时也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育出大批抗各种虫害的新种质材料。已有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在美国种植情况①王娇娟山西省棉花所运城044000据美国《科学》杂志1996年第273卷7月26日报道,1996年转Bt基因棉在美国13万公顷大面积种植时,抗性很不理想。培育转Bt基因棉的Monsanto公司强调,Bt棉占美国棉花作物的1...  相似文献   

3.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郭香墨李秀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6早熟品种为母本,以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杂交,并以中棉所16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在河南安阳和海南进行多...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局植保站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①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但对棉蚜无明显影响,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5.
目前 ,转Bt基因抗虫棉已成为治理棉铃虫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在抗虫棉应用的过程中不少抗虫棉品种 (系 )的皮棉产量都不高 ,存在着抗虫性和丰产性难以协同表达的问题 ,棉花的生育性状也发生了改变。棉花苗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棉苗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栽后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本文通过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苗期的棉苗特征的研究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培育壮苗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1999年度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 (系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和对照苏棉12。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6.
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是通过杂交、回交和株对株侧交等技术,将从美国引进的原始双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ms5ms6)转育到丰产、优质、抗病品种中棉所12中去,经过定向选择,培育具有综合优良性状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在此基础上,又将...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棉的田间表现①1991年,美国岱字棉公司开始与孟山都公司就已登记注册的基因BolgardTM在美国进行合作,同时就IngardTM基因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被合作的基因含苏云金杆菌(Bt)的蛋白密码。其中,Bol-gardTM基因可提供棉株体...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32(R-6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7为母本,转Bt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连续多代抗性鉴定和选择育成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9.
早熟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早熟中棉所16为母本,转Bt基因棉种质为父本杂交、回交选育成的短季抗虫棉。1998年1月7日通过国家审定。中棉所30的繁殖基地河间市国欣棉花研究会,从1995年开始引进,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抗虫棉种植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种植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黄殿成,薛中立,郑文俊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用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将抗棉铃虫Bt基因转育到当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中,通过定向选择和南繁加代等手段培育的适合不同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 ,随着高新技术基因工程的深入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转Bt基因棉在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效地缓解了曾经使人们“谈虫色变”的棉铃虫的防治压力 ,但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引起了害虫种群为害程度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转Bt基因棉的特点及棉田害虫动态变化在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1 搞好虫情测报 ,建立健全棉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做好虫情预测预报 ,抓住有利时机 ,在县、乡农技站的指导下 ,统一用药、统一防治。2 加强农业防治推行秋耕冬灌 ,麦收后…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及小地老虎的抗生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室内组织生测法测定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对棉田三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抗生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对三种鳞翅目害虫均具明显的抗性;但不同虫种间有差异,转Bt基因棉对玉米螟和棉铃虫的抗性极高,其幼虫的存活、生长及发育各指标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幼虫致死率为100%;对小地老虎的抗性则明显较低,某些指标未达显著水平,且幼虫致死率仅56%,与亲本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Bt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虫性指标划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置棉铃虫即将孵化幼虫的卵粒于含Bt基因棉株顶端倒3或4叶片上,进行抗棉铃虫的鉴定,并以棉铃虫幼虫对Bt基因棉顶端叶的为害程度作为棉花抗棉铃虫的划分指标。简便易行,抗虫性鉴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抗虫材料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997 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试验田对2 个转 Bt基因抗虫棉和3 个常规棉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转 Bt 基因抗虫棉表现为株高和主茎叶片的日增长量小。果枝出现得早, 但增加缓慢。蕾花和结铃高峰出现得早, 脱落量小, 成铃率高。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种植转Bt基因棉防治红铃虫美国西部抗虫棉育种的视野已转向红铃虫。这些品种是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一部分棉农目前战胜红铃虫的有力工具。1996年,亚利桑那州棉农AlbertRovey种植了486公顷棉花,但都不含有Monsanto公司的保铃(Bol...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Clemson大学Edisto研究教育中心的DebbieBrickle博士,SamTurnipseed博士和MikeSullivan博士在该州Blackville附近的田间和实验室对6种不同杀虫剂在常规棉和转Bt基因棉上的防效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上使用杀虫剂可适当降低浓度。这个研究中,处理包括功夫、拉维因、Tracer、Steward、虫满腈和Proclaim6种药剂,均设3种浓度(表1),最高浓度与棉农使用的正常浓度一致。在常规棉上,Tracer、拉维因和St…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①崔金杰夏敬源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河南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地老虎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有明显的抗性。但有关棉株是否会通过害虫间接地影响天敌的捕食功能的研究尚无报道,我们于1996年...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我国棉花抗棉铃虫研究在抗性鉴定、机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选育了中棉所21号、华锦101等抗虫品种。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方法的结合,使抗棉铃虫育种有了突破,中12抗虫系、N2、抗杂5号、苏棉6号×抗虫棉、泗棉3号×抗虫棉等抗虫品系(组合)在试验示范中表现较好。近期的育种目标应进一步提高对棉铃虫的抗性,减少农药投入50~60%而不影响产量。在策略上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生化抗虫物质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加快抗虫基因的转育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棉农选种转基因棉美国《植棉者》成就奖获得者Blythe计划1997年比去年种植更多的棉花。现在主要以免耕方式植棉,以转Bt基因棉为主。1997年计划将转Bt棉花面积从96%降到80%,20%种植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新品种。这个品种很适合免耕操作,而...  相似文献   

20.
棉属野生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与技术,利用野生棉与栽培种间杂交,将野生棉的一些有益遗传性状转育到栽培棉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棉花育种利用的具有抗病虫,抗旱和纤维品质优良等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