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志平 《福建农业》2009,(5):F0002-F0002
竹荪种植已成为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由于竹荪栽培产量高,价格稳,有钱赚,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竹荪的积极性,不少返乡的农民工也加入竹荪栽培的行列。县科防组织科技特派员举办竹荪培训班,并深入田间地头菇棚进行技术指导,受到欢迎。全县今年竹荪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  相似文献   

2.
1973年,国内开始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研究,八十年代人工栽培竹荪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在八十年代未竹荪人工栽培进入了大面积推广阶段,真菌皇后——竹荪由原来的山间野外,翠竹林中来到了栽培者的田间地头、栽培室中。竹荪菇对气象条件要求高,通过种植试验,结合我县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为今后大面积、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73年,国内开始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研究,八十年代人工栽培竹荪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在八十年代未竹荪人工栽培进入了大面积推广阶段,真菌皇后——竹荪由原来的山间野外,翠竹林中来到了栽培者的田间地头、栽培室中。竹荪菇对气象条件要求高,通过种植试验,结合我县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为今后大面积、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枯楼-竹荪”立体套种是一生态、高效栽培模式。栝楼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竹荪需要的是散射光,栝楼棚架下套种竹荪,藤蔓为竹荪创造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竹荪的菌渣可疏松土壤、培肥地力。该模式既节约用地,又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双获丰收。2012年宁化县泉上镇发展“栝楼一竹荪”立体栽培5亩,每亩可收栝楼籽80--100公斤,产值约0.4万元;可收竹荪干品80—100公斤,产值约1.6万元:亩总产值约2万元,亩纯收入超万元。闽西北山区可利用大田进行立体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胡培蓉 《福建农业》2008,(11):20-21
竹荪是一种食用、药用兼用的菇类,享有“蘑菇皇后”之称,是珍贵食用菌之一。在生产中采用竹木等材料栽培竹荪虽然产量较高,但成本也较大。若采用谷壳代替竹木在果园栽培竹荪,不仅原料来源丰富、节约土地、成本低,还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亩产竹荪可达80公斤左右。而且种竹荪的废菌料可以回施果园,改良土壤,一举多得。我乡龟洋、角林、坪岩等村水果面积达2000多亩,在果园用谷壳栽培竹荪,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01,(6):20-21
现任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的吴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竹荪那优美的形态、婆娑的白纱裙所吸引,1983年他采用野生红托竹荪进行组织分离和栽培试验,1985年驯化栽培获得成功.1986年吴勇与其他科技人员共同组织竹荪课题组,承担科委下达的“人工栽培竹荪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经过多年艰苦的探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织金县山区农村的栽培技术,使千家万户通过种植竹荪实现了脱贫致富.吴勇本人也获得贵州省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去年10月,他被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由他执笔撰写的《竹荪栽培与加工技术》一书被列入全国科技兴农百种图书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织金县已成为“中国竹荪之乡”,织金已成为中国优秀竹荪最大的生产基地,总产值超亿元,占据了海外市场90%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正> 竹荪(Dictyophora Pha)又名竹菌、竹笙、竹参、仙人笠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竹荪属。我省大别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竹荪资源。据新县15个乡考查,有潮湿的竹林均有竹荪生长,而且主要为长裙竹荪(Dindusiata)。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竹荪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依靠采收野生竹荪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地都在引种驯化,进行人工栽培。我站于1983年进行竹荪的人工驯化和栽培,通过反复试验、分离,获得了竹荪纯菌种,同时进行人工栽培初步  相似文献   

8.
人工栽培竹荪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竹荪生长的全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病虫危害,给竹荪栽培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数十年的农技工作中通过反复试验,认真总结了一套针对人工栽培竹荪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栽培竹荪经济效益的提高。竹荪栽培原料在福建省武夷山林区简便易得,使得竹荪栽培在武夷山地区得以大规模推广种植。但竹荪生产技术不规范、管理粗放,广种薄收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单位产量,对竹荪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面,距市区51k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竹荪生长.由于竹荪栽培原料丰富,栽培操作简单,管理粗放,且价格稳定,市场看好,近几年菇农种植竹荪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竹荪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已达13.3hm2.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竹荪栽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化生产,主产区由过去的云、贵、川等省扩延到闽、浙、赣、鄂、湘、皖等省区。生产技术不断突破,栽培原料由单一竹类发展到多种原料均可利用;栽培方式由房、棚扩大到林果园间、菜地套种等多方位免棚开放式栽培。并实行田头制种,花工省、成本低、效益高。如今栽培667平方米(1亩)可产竹荪干品166-235千克,当年获利6000-8000元左右,成为农村广开财源的好项目。竹荪田头制种、免棚开放式栽培的具体技术如下:1、田头菌种制作。栽培者只要购买竹荪原种,即可在田头自制栽培菌种。时…  相似文献   

12.
黄颜明 《福建农业》2006,(12):13-13
竹荪原始栽培以竹屑为原料,栽培产量低(20-30公斤/亩),从2000年起,全国首44采用谷壳为原料栽培并搭荫棚,亩产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从2001年起用大豆遮阳栽培,亩产量为100~150公斤,省去遮荫棚,可节约木材3—5立方米,亩均降低成本600元。2004年示范1000亩成功后在泰宁县大力推广,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其中2005年产值达156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采用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品种出菇、播种期、培养料、栽培场地等几个主要影响竹荪产量的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筛选出高产优良品种D1,发现4月中旬播种、粗细搭配的培养料、水田作畦栽培的竹荪产量比对照明显提高,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林间空隙地和加工剩余物栽培竹荪,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农增收的可靠途径。林间袋料栽培竹荪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广大农村在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林间袋料栽培竹荪要注重菌棒制作技术、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设施箱式栽培与蚯蚓粪覆土对竹荪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棘托竹荪引进品种,探究箱式设施栽培模式以及用蚯蚓粪作为覆土材料对棘托竹荪的栽培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雅安当地的竹资源作为栽培原料,进行箱式设施化栽培棘托竹荪。【结果】30 cm×30 cm×100 cm规格栽培箱搭配蚯蚓粪覆土的栽培模式,对竹荪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184.46 kg/667 m2和23.70%;对栽培性状(单菇重,单菇长)也有所改善,同时缩短了营养生长期,延长了采摘周期;而对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其次,栽培箱对竹荪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的影响,覆土材料对营养物质影响不显著。【结论】综合比较,以30 cm×30 cm×100 cm规格栽培箱的设施栽培搭配蚯蚓粪作为覆土材料的栽培模式产出的竹荪产量和栽培性状最好,综合指标较优。结果显示,合理的箱式栽培方式配合蚯蚓粪覆土栽培竹荪,可形成一种良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竹荪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有"菌中皇后"之美誉,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野生竹荪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天峨县目前栽培的品种为福建长裙竹荪。本文以天峨县竹荪栽培为例,通过连续3a的竹荪简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对栽培材料配比及净作与间作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适宜本地竹荪简化间套种栽培技术,提出了发展思路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竹荪个体大小、品质和产量的变化。[方法]于田间和毛竹林建立竹荪样地,测定不同出菇期竹荪鲜菇和干菇的个体大小、产量和养分含量,比较田间和林下栽培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出菇时间晚于田间栽培,但有效采收时间增加100%,产量提高47.2%。林下栽培竹荪鲜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9.8%、37.0%和72.9%,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20.4%;林下栽培竹荪干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3.0%、2.9%和57.3%,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32.4%。[结论]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有利于竹荪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是提高竹林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竹荪的生活习性,并总结了竹荪搭荫棚的栽培技术及其竹荪栽培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竹荪是一种食用、药用兼用的菇类,是世界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采用竹木等材料栽培竹荪虽然产量较高,但成本也较大,若采用谷壳代替竹木在果园栽培竹荪,不仅原料来源丰富、节约土地、成本低,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亩产竹荪可达80kg左右。而且种竹荪的废菌料可以回施果园,一举多得。本文简要介绍果园谷壳栽培竹荪技术。  相似文献   

20.
吴凡 《北京农业》2007,(9):23-24
红托竹荪是我国特产,肉厚味香,营养丰富,为上等“山珍”,每千克干品外贸出口价值在50~80美元。有关红托竹荪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如下。 1菌种选择与制作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荪品种较多,宜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还应选择接种1年可连收2~3年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