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岔路猪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冬季和夏季,其生理指标(体温、呼吸次数、脉搏)均为正常值;6月龄体重57.23±4.5kg、第2~3次发情期持续时间为50.88±7.97h。大杜岔和杜岔杂交组合产仔数分别为14.88和14.25头,与岔路猪相近(p>0.05),60日龄窝重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大杜岔杂交组合日增重(708.3g)、料重比(2.72)和瘦肉率(57.85%)均明显高于杜岔杂交组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岔路猪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冬季和夏季 ,其生理指标 (体温、呼吸次数、脉搏 )均为正常值 ;6月龄体重 57.2 3± 4.5kg、第 2~ 3次发情期持续时间为 50 .88± 7.97h。大杜岔和杜岔杂交组合产仔数分别为 1 4.88和 1 4.2 5头 ,与岔路猪相近 (p>0 .0 5) ,60日龄窝重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大杜岔杂交组合日增重 (70 8.3g)、料重比 (2 .72 )和瘦肉率 (57.85% )均明显高于杜岔杂交组合 ,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大杜岔三元杂种猪和杜岔二元杂种猪的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杜岔的平均日增重为708.3±49.4g,比杜岔猪的663.3±88.1g提高6.78%,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4.1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增加7.24cm2,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8.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证明,大杜岔三元杂种猪比二元杂种猪表现更强的杂种优势,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胴体瘦肉率达到57.85%,较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和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质,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杜岔杂种猪为母本,大约克为父本,组成大杜岔三元杂交组合,与以岔路黑猪、本地黑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组成杜岔,杜本的二元杂交组合,进行繁殖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杜岔杂种母猪与岔路黑猪相比,繁殖力提高26.25%,差异显著(P〈0.05),个体重提高11.34%,日增重提高11.72%,仔猪窝重提高23.06%,育成率提高2.83%。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岔路黑猪肌肉中营养风味物质的特点,分别对岔路黑猪和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猪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检出的12种脂肪酸中,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硬脂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的(P <0.01)。结果表明:岔路黑猪肉质鲜美,与杜长大三元猪肉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净能水平的日粮对不同体重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和能量摄入量的影响。试验1选择12头初始体重(24.50±0.9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个日粮处理分别为低净能水平日粮(9.63 MJ/kg)、中净能水平即对照组日粮(10.26 MJ/kg)和高净能水平日粮(10.89 MJ/kg)。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连续进行7期,每6天为1期。试验2选择180头体重(75.4±1.4)kg的三元杂交健康猪,按体重和性别将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公3母),日粮净能水平分别为8.87、9.14、9.41、9.69、9.96 MJ/kg。试验1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高净能组与低净能组猪的日采食量下降(P<0.05);高净能组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均高于低净能组(P<0.05)。试验2结果表明:猪日粮净能值为9.69、9.96 MJ/kg时,猪的耗料增重比最低(P=0.09)。由此可见,日粮净能水平的增加会降低猪的采食量,改善饲料转化率;猪体重阶段在75~100 kg时,适宜的日粮净能水平为9.69 ...  相似文献   

7.
杜长梅与杜长大杂交组合生产性能与胴体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孙瑞 《家畜生态》2001,22(4):13-15
测定杜长梅和杜长大杂交组合的繁殖、肥育性能、胴体品质与肉质。测定猪数两个组合分别为52头和93头母猪及其年产全部后代(总计4026头)。结果表明仔猪28日龄断乳,年产均达2.43胎。杜长梅组合每胎产仔13.89头,60日龄育成13.2头,窝重244.2kg,年育成仔猪32头;杜长大组合相应为11.26头、10.4头、212kg和25.4头。杜长梅杂种猪(20~90kg)肥育期日增重752.7g,料重比3.10(39.55MJ),初生~90kg饲养期仅157d;杜长大杂种猪相应781.2g、2.77(35.34MJ)、149.6d。杜长梅杂种猪瘦肉率为58.79%,肉色2.8分、pH6.6、失水率6.4%;杜长杂种猪相应为65.4%、2.5分、6.38和12.7%。  相似文献   

8.
陈鹏  杨在宾  张庆  姜淑贞 《猪业科学》2017,34(1):131-133
本试验旨在研究里岔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在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里岔黑猪和"杜长大"断奶仔猪各16头,按品种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中随机分为2个重复,每个重复里断奶仔猪8头。结果表明:"杜长大"三元猪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G)、粗蛋白表观消化率(CP)、净蛋白利用率(NPU)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里岔黑猪(P0.05);"杜长大"三元猪血清尿素氮(SUN)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低于里岔黑猪(P0.05)。由此可见,"杜长大"三元猪的生长性能高于里岔黑猪,但其免疫性能低于里岔黑猪。  相似文献   

9.
选用90头体重31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3组,饲喂3种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粮蛋白水平,生长猪阶段分别为17%、14%和15%;肥育猪阶段分别为15%、13%和1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粮按照猪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结果表明,猪各个阶段的日增重与料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肥育猪试验Ⅰ组、Ⅱ组猪血清尿素氮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猪阶段猪舍内氨气质量浓度,试验Ⅰ组、Ⅱ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育猪阶段猪舍内氨气质量浓度,试验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各阶段猪舍内硫化氢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氮排泄量试验Ⅰ组、Ⅱ组分别显著降低15.7%(P〈0.05)和11.4%(P〈0.05);肥育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氮排泄量,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降低15.2%(P〈0.05)和8.9%(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约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肥育猪24头,根据体重和性别一致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饲养在一个圈舍内,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试验2组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8%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10%豆粕。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1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日增重增加1.30%(P〉0.05);试验2组日增重降低15.58%(P〈0.05),料重比提高12.50%(P〈0.05)。2)生长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总蛋白提高8.94%(P〈0.05)。试验1组生长阶段和肥育阶段谷丙转氨酶分别降低19.17%(P〈0.05)和15.50%(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生长肥育阶段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和肥育阶段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葡萄糖各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和肥育阶段2个试验组对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二花脸种群与新引进的外种猪杂交利用的效果,试验以二花脸纯种为对照,分别对大约克猪×二花脸(大×二)、长白猪×二花脸(长×二)及杜洛克猪×二花脸(杜×二)杂种猪进行肥育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中大×二的日增重585 g,料重比3.15,肥育性能相对较好;长×二组合的背膘厚2.8 cm,眼肌面积40.3 cm2,瘦肉率53.6%,胴体性状相对较好;杜×二组合的失水率33.2%,低于长×二(P〈0.05)和大×二组合(P>0.05),肌内脂肪含量3.2%,高于长×二(P>0.05)和大×二组合(P>0.05),大理石纹评分3.19,肉色评分2.88,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也相对较好。3个杂交组合各有各的优点,在杂交生产中,可根据各地市场消费需求与养殖习惯选择相应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酵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体重52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60头,按年龄相近、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g/kg生物酵素。预试期3 d,正试期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1.66%(P0.05),耗料增重比降低10%(P0.05)),降低饲养成本8.15%,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4%,育肥猪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测定杜长蒲猪和杜大蒲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长蒲猪和杜大蒲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35~100 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810.28 g和836.47 g,料重比分别为2.70和2.715。杜大蒲猪和长大蒲猪胴体性能差异显著:杜长蒲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较高,分别比杜大蒲猪提高4.67%(P〈0.01)、24.22%(P〈0.05)和10.95%(P〈0.05);杜大蒲猪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和皮脂率较高,分别比杜长蒲猪提高4.92%(P〈0.01)、3.10%(P〈0.05)和15.26%(P〈0.05)。杜大蒲猪失水率和滴水损失都较低,即肌肉持水力较高,分别比杜长蒲猪降低40%和46.11%(P〈0.05);杜大蒲猪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都较高,比杜长蒲猪分别提高15.13%和31.97%,差异不显著。背最长肌谷氨酸和棕榈酸含量以杜长蒲猪较高,比杜大蒲猪提高8.15%(P〈0.05)和2.65%(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杜仲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杜仲提取物在猪生产中的作用,试验选用基本同质的4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00头,平均初始质量为(9.96±0.05)kg,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试验分3个阶段,第1阶段9.96—20kg,第2阶段20—60kg,第3阶段60-90kg。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0、1500、2000和2500mg/kg及黄霉素12mg/kg(阶段1)或8mg/kg(阶段2和阶段3)。试验结果表明,1500mg/kg杜仲提取物显著降低阶段1和阶段2日均腹泻评分(P〈0.05),显著提高了阶段2猪群日均增质量(P〈0.05),降低了阶段2和阶段3料重比(P〈0.05)。杜仲提取物(除2000mg/kg)和黄霉素组均能显著提高试验全期动物日增质量(P〈0.05),而杜仲提取物与黄霉素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动物日均采食量存在增加趋势(0.05〈P〈0.10)。杜仲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氨水平(P〈0.05),显著提高阶段2和阶段3血清球蛋白水平(P〈0.05)。这说明,杜仲提取物的添加能影响动物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猪体免疫能力,对猪生长性能产生影响,添加量以1500mg/kg最佳。  相似文献   

15.
燕志宏  张芸  田松军 《养猪》2011,(3):47-48
对宗地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的杂种1代猪哺乳期(0~21 d)与保育期(22~56 d)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宗地花猪在早期诱食的条件下可顺利实现21 d断奶;哺乳期,大×宗、长×宗杂种猪与宗地花猪纯种猪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保育期,大×宗、长×宗及宗×宗结束体重和增重分别为(16.92±1.63)和(12.52±1.00)kg、(16.87±0.65)和(12.49±0.40)kg、(12.79±0.90)和(8.67±0.59)kg,杂种猪明显高于宗地花猪纯种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猪饲粮中添加功能性诱食肽对猪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25±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按体重分成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00~ 150mg/kg的甜味剂,试验组添加120~300 mg/kg的功能性诱食肽.试验从仔猪断奶开始一直持续到出栏,试验分为五个阶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功能性诱食肽组各个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都有所提高,其中第一阶段和15~ 30 kg阶段生长性能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3.71%、10.36%(P<0.05).由此可见,在猪饲粮中添加诱食性功能肽可以提高猪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头胎次、日龄相近,体质量在7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西药组添加0.02%半胱胺,其他2组分别添加1%和0.5%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2个中药组(B、C组)、半胱胺组(D组)的日增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A组)提高了9.89%(P〈0.05),4.42%(P〉0.05)和1.26%(P〉0.05),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07%(P〈0.05),4.49%(P〈0.05)和3.97%(P〈0.05);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猪只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那西肽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日龄、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仔猪170头,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2.5 mg/kg那西肽组、5 mg/kg那西肽组、10 mg/kg那西肽组和20 mg/kg维吉尼亚霉素组。每组设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11~12头猪。饲喂28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了抗生素的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在日增重上均有提高,2.5、5、10 mg/kg那西肽组的日增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0.2%(P<0.05)、12.5%(P<0.05)、16.1%(P<0.05),维吉尼亚霉素组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5.3%(P<0.05);2.5、5、10 mg/kg那西肽组的日增重分别比维吉尼亚霉素组提高了3.1%(P>0.05)、5.2%(P>0.05)、8.6%(P<0.05)。日粮中添加了抗生素的组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10 mg/kg那西肽组最高。因此,在日粮中添加2.5~10 mg/kg那西肽对猪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必迁 《养猪》2014,(5):9-10
为研究生猪肥育期饲喂鲜绿菊苣对生长性能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60头平均体重(60.9±1.65) kg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各试验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肥育期基础饲粮按60-90 kg阶段营养需要配制。对照组饲喂肥育期基础饲粮;10%菊苣组采取90%基础饲粮+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15%菊苣组采取85%基础饲粮+1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20%菊苣组采取80%基础饲粮+2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结果显示,生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10%菊苣组与对照组(基础饲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5%菊苣组和20%菊苣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2.97%(P〈0.05)和7.18%(P〈0.01),料重比分别提高2.13%(P〈0.05)和3.34%(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4.99%(P〈0.05)和10.20%(P〈0.01)。随着菊苣替代比例增加,饲粮单价逐渐降低,增重饲料成本也降低,在不降低生长性能情况下,10%菊苣组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综合考虑,肥育猪饲喂鲜绿菊苣替代基础饲粮比例达到10%(按风干量计),在降低饲料成本情况下,生长性能最佳,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芦荟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7.29±0.52) kg杜×长×大断奶仔猪,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NC),试验1组猪为基础日粮+0.1%芦荟多糖(AVP1),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250 mg/kg 4%黄霉素(PC)。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芦荟多糖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并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降低尿素氮水平(P<0.05)。结果说明,芦荟多糖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并且作用效果与黄霉素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