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就业率低、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质量不高和就业环境不良是失地农民就业所遭遇的诸多困境,政府决策失误、就业岗位不足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有序推进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失地农民素质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等多方面人手,以逐步消解日益严重的失地农民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S村为例,分析了影响该城中村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缺乏整体设计,失地农民自身缺乏长期的就业观念,就业环境不良,农村职业教育缺失等.并就加快S村失地农民就业提出了4点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制度支持,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经费保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提出扫除制度障碍,强化政府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失地农民就业模式,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开辟新的路径。并将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特别是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的调研材料的分析,提出了改变政府征地制度,土地市场化,多途径推进失地农民培训、就业和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迁移,建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南昌市和赣州市城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83份有效问卷,对城郊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失地农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比较强,对希望政府帮扶政策的意愿呈多样化,其中"集中安排岗位"是最主要的意愿。提出了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对策建议: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岗位;多样化安排失地农民就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6.
在南昌市和赣州市城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83份有效问卷,对城郊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失地农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比较强,对希望政府帮扶政策的意愿呈多样化,其中"集中安排岗位"是最主要的意愿。提出了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对策建议: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岗位;多样化安排失地农民就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总结了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缺乏高度重视、社会就业环境对失地农民就业不利以及就业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在制度、资金、渠道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从而多角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失地农民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在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指出当前江苏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不完善、缺少制度设计;二是缺乏妥善安置的有效办法,就业渠道过于单一;三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五是失地农民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就业因素;六是缺乏各种就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2)积极营造有利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3)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渠道;(4)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5)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其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出现的新问题。然而,对失地农民政府尚未纳入我国现行的就业体系,立法保护不力、培训制度欠缺、遭受就业歧视等原因的存在,致使失地农民的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促使失地农民的工作权得以实现,必须采取措施,完善对失地农民的工作权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楠  胡静 《长江大学学报》2007,4(1):117-119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是当前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湖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78-81
我国失地农民属于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资金匮乏的一类群体,而地方政府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关注不够,使得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成为影响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与困境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失地农民的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12.
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52-11854
分析了失地农民在政府征地过程中的权益受损状况,论述了政府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执政理念的转变,完善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尊重其政治权利和人格尊严,全方位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使政府行为与农民利益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13.
朱杰  吕家发  顾卫东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99-300,303
以黄桥镇为例,分析了小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和影响就业的因素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就业对策,以期为小城市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5):139-141,13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自我创业是扩大失地农民就业和增加失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边疆地区失地农民的发展关乎到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失地农民的创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失地创业者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和创业的环境特征,从而得出失地创业者自我创业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从失地农民自身和政府政策支持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宇  夏庆利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239-241,24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的规模不断扩张,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鉴于此,以荆州市华中农高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而系统分析了华中农高区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从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治理策略,以期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慧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188-190
失地农民是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形成的新的困难群体,他们担负着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成本,面临着生活、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陕西省渭南市380位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发现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上存在补偿标准低、就业困难、社会保障标准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化视角下失地农民就业中政府干预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历程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迅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且数量还在逐年剧增。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困境,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政府理应发挥积极作用并承担主要责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社会支撑。本文首先...  相似文献   

18.
刘先莉  蒋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38-973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一批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面临严峻挑战。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政府、企业及失地农民自身等方面入手,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能够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失地农民就业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在界定失地农民概念的基础上,从个人、经济、社会、文化、政府5个方面构建失地农民就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评价法评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技能专长、家庭年收入、当地企业发展水平、就业培训水平、就业安置政策分别是5类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建立培训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奖励政策、打造服务平台等5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建设效果。本文通过对高新区的调查研究,探寻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并从失地农民、政府、社会环境和培训本身展开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