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丹萌  王欧 《古今农业》2021,(1):116-120
2020年12月5日,2020年当代农史研究座谈会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当代农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博物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当代农史相关专...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保存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门,博物馆事业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有众多的博物馆,通常按性质和学科划分为很多类型,抽象地讲,可以分为综合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三大门类,农业博物馆就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一种。长期以来,作为一个文化教育事业机构的中国农业博物馆,以农史研究和农业考古为依托,……  相似文献   

3.
孙素芬  郑怀国  邱琳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99-14501
农业科普是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出发点、规划、内容、系统实现和发挥的作用,并期望与同行广泛探讨农业数字博物馆这一崭新的科技知识传播方式及其在未来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凌云  郑怀国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45-16547
阐述农业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并结合农业特点,探讨农业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及建设农业数字博物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改扩建项目,在为该博物馆未来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人才队伍及其结构面临着挑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人才结构共性、中国农业博物馆人才结构个性、农博事业发展与人才队伍要求的辨证关系,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与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分析,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回答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农业博物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天旺 《古今农业》2008,(4):116-117
2008年12月3日至7日,笔者跟随中国农业博物馆学术考察团赴加拿大农业博物馆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访问,发现加拿大农业博物馆对于其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巨大,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农史研究与农史陈列中国农业博物馆叶耕举办农史陈列的主要目的无疑是为了用形象的手段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传播、普及农史知识,总结农业历史经验,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但是要系统地、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农业历史的发展及其成就和经验,就必须依靠农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军  张合旺  张蜜 《古今农业》2008,(4):107-115
本文通过时国内外博物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宏观考察,分析中国农业博物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找到符合中国农业博物馆运作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类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研究农业文物与农业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着农业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低落,农业类博物馆的发展举步维艰。在党中央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农业类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自然担负起了保存与传承乡村地区农业文化、宣传农业及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职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博物馆建设要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1.
台湾与农业有关的博物馆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软科学研究室台湾成立博物馆的历史已有70余年,最先在台北新公园(现为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中成立省立博物馆。1965年又成立故宫博物院。到了80年代,出现了私人博物馆和县市文化中心。进入90年代,各县市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室闵宗殿、彭治富等同志编写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作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丛书》之一,已于1989年10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它为农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学术性、知识性和资料性的重要参考书。 1986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3000平方米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陈列”,这项陈列通过收集到的农业文物、史料、图片、绘画以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形象地再现了作为农业古国之一的我国近万年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农业类博物馆的陈列内容,说明博物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鉴证。  相似文献   

14.
《古今农业》2013,(4):116-116
2013年9月24日上午,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揭牌仪式在甘肃省庆城县举行。揭牌仪式由庆阳市委副书记任燕顺主持,庆阳市市长栾克军首先致辞,随后,庆城县县长辛少波介绍庆城县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中国农业博物馆隋斌馆长宣读了《关于同意庆城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加挂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牌子的复函》,并与庆城县农耕文化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5.
蔡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401-403
建立名人纪念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对外交流的平台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基地。通过农业高校名人纪念馆建设的实践,对其有效的途经和效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洁  陈艳丽 《古今农业》2012,(1):111-117
2011年6月20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国农业农村重大政策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曾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三农”战线上工作过的老同志、老专家和从事经济史、农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17.
建设河南省农业网络方志馆是从"纂史、修志、撰鉴、建馆、开发服务"五业并举的角度.宣传和展现河南农业文明史、农业科技史而构思设计的.建设全省农业网络方志馆,把河南农牧史、农业科学技术史、农业生态变迁史、农史学科理论建设等方面史志资料,以虚拟场馆、实为网络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借鉴享用,起到以史鉴今和服务当代经济建设的作用.建设全省农业网络方志馆是传承和弘扬河南农业文明史的表现形式,是最便捷、最直接的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介绍构建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的意义,并提出设计思路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随后举行的"农业考古与农业现代化"学术论坛上,省社科院院长、首席研究员汪玉奇,著名农史专家、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樊志民,《中国农史》杂志主编、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思明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了题为“两个飞跃与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孔利宁 《农业考古》2019,(4):254-259
农业考古遗存作为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重点展示内容。不同的阐释和展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信息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观众对遗址内涵的理解和对农业考古学的认知。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中农业考古遗存的展示来看,均在整体架构、辅助展品构成、内容拓展以及展示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农业考古遗存的特点,建立完善的阐释与展示体系,加强对农业考古遗存的二次阐释,推进农业公共考古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是改进农业考古遗存展示状况,推动农业考古学发展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