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蜂蜜搅拌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方法]通过研究蜂蜜添加量、蜂蜜添加时期、杀菌温度、均质压力及稳定性试验等对搅拌型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蜂蜜搅拌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试验得出,蜂蜜搅拌型酸奶的发酵温度不宜过高,发酵温度与普通酸奶相近;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奶会有异味产生.最佳配方和最佳生产工艺为:蜂蜜、蔗糖、发酵剂的添加量分别为3%;鲜牛奶二段均质压力为Ⅰ:70MPa,Ⅱ:30 MPa,杀菌温度85℃、时间为10 min,并在42℃发酵,产品的最终酸度在0.70%~0.75%时停止发酵.[结论]研究可为蜂蜜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营养食品的追求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主流,这种追求已反映在人们对食品种类的选择上。在我国“酸奶”以它特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尤其是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更是情有独衷。酸奶以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冷却、乳酸发酵等工艺制成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  相似文献   

4.
1.发酵剂制备①培养基的选择:原则上要用与产品原料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做培养基的原料乳,必须新鲜、优质。凡乳房炎乳、细菌污染乳及其他异常乳,都不得用作培养基。②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必须预先杀菌,温度110℃~120℃,时间10分钟~15分钟,以破坏阻碍乳酸菌发酵的物质并消灭  相似文献   

5.
以鲜牛奶和绿茶为主要原料,从绿茶的添加量、蜂蜜的添加量以及蔗糖的添加量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具体的工艺参数为:绿茶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3%,蜂蜜添加量4%。  相似文献   

6.
搅拌型芦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芦荟肉粒的制取工艺,并以此为原料之一,研制保健型饮料一搅拌型芦荟酸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芦荟酸奶的最佳制取工艺,结果表明:芦荟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8%,培养时间3h,培养温度44度,接种量6ml。  相似文献   

7.
搅拌型黑加仑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加仑营养丰富 ,酸甜可口 ,具有消食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可整肠、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 ,被认为是健康长寿食品。以鲜牛奶和黑加仑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搅拌型黑加仑酸奶 ,是一种集牛奶营养和黑加仑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理想营养保健食品。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有鲜牛奶、黑加  相似文献   

8.
搅拌型酸奶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搅拌型花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仁为原料,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筛选出发酵剂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各种添加剂用量,并制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效的发酵型花生奶。  相似文献   

10.
11.
为开发一种新型金针菇酸奶,首先采用液体发酵法获得金针菇发酵液,然后添加其他原料制成酸奶,在试验中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优化.结果:稳定剂的最优构成为CMC-Na、PGA、琼脂按1:1:1组成,添加量0.225%;最优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为3.5%,金针菇发酵液添加量为20%,乳粉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12.
13.
1工艺流程新鲜乳→过滤→净化→离心分离→脱脂乳→杀菌→原料配合→杀菌→均质→冷却→加发酵剂→发酵→搅拌→灌装→冷藏→低热、低脂搅拌型酸奶成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制作高粱酸奶所需原料及其组合的效应,建立制作酸奶的最佳配方。[方法]按照"制作高粱浆→奶液准备→(蔗糖、乳酸菌)混合调配→加入高粱汁,搅拌→发酵高粱酸奶→搅拌型高粱酸奶"的加工流程制作,分别以高粱、鲜牛奶等原料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比较其效应。[结果]经综合比较,得到制作搅拌型高粱酸奶的最佳配方:高粱汁添加量为30%、蔗糖用量为7%、乳酸菌接种量为2%。白果皮较红果皮高粱籽粒制作的酸奶风味更佳。[结论]用最佳配方和白果皮高粱制作成功高粱酸奶,其具有高粱的独特色味以及乳酸的发酵型奶香味,且兼具高粱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稳定剂、菌种、均质压力、发酵温度等四个因素,对公司搅拌型酸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优化生产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运用综合评分法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搅拌型酸奶最优的工艺条件为:稳定剂添加量为0.4%,菌种为0.02D,均质压力为200 bar,发酵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16.
以鲜牛奶、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和蜂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黄花菜蜂蜜酸奶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在鲜牛奶中添加0.3%的CMC-Na、8%的蜂蜜、8%的黄花菜汁、接种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42℃下发酵至滴定酸度为70°T后,于1~5℃冷藏12h,可以制得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酸奶。  相似文献   

17.
酸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乳清析出、质地稀薄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添加变性淀粉来改善,但是如果过程控制中操作条件异常,尤其是温度的波动,会引起产品性质的不稳定。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淀粉破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配料温度和均质温度过高,都影响淀粉的状态,从而影响酸奶持水力和黏度。在经过均质之前淀粉温度要控制在70℃以下,否则淀粉经均质会破裂。研究结果,配料温度在50℃左右、均质温度在60℃生产的搅拌型酸奶品质较好,同时优化了酸奶中淀粉的最适添加量,当淀粉浓度为8 g/L时,酸奶综合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实验室自主合成的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为稳定剂,以酸奶的感官评价、粘度、乳清析出率为指标,以市售变性淀粉为对照,评价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效果,并对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和黄原胶进行了复配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对照变性淀粉相比,添加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在控制乳清析出量方面与对照变性淀粉无显著差异,搅拌型酸奶的色泽、组织状态与粘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适合应用于搅拌型酸奶的加工,且与黄原胶有良好的配伍性.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与黄原胶最佳复配组合为:马铃薯丁二酸酯化交联淀粉为0.3%、黄原胶为0.04%.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型乳酸产品——巧克力搅拌型酸奶的研制过程。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巧克力粉的预处理、凝乳酶方的准备、原料的配比以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产品的影响。确定了巧克力酸奶的最佳配方为100mL鲜牛奶中含巧克力浆3.0%、白砂糖6.5%,接种量为3%,发酵6h;最佳复合稳定剂中,变性淀粉:PGA:SB-252=4:1:1,所得产品风味良好、口感细腻滑润。  相似文献   

20.
以燕麦麸和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9%的木糖醇为甜味剂,研制了一种保健型酸奶——搅拌型燕麦麸发酵奶。以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燕麦麸酸奶的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为:燕麦麸添加量1.50%,复合稳定剂(PGA)0.10%,变性淀粉0.10%,CMC-Na0.05%,果胶0.03%;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