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文章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机电类专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成效,对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精准育人、提升高职院校对地方产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侯长剑 《南方农机》2019,(3):175-17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进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时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多存在数量缺乏,能力不能满足专业一体化教学等老问题。同时,随着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行动计划"的进一步推进,进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加强新时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周渝庆 《河北农机》2019,(10):46-4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阶段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实行"产教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专业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实行"产教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智时代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职教改革的关键要素,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文章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背景和政策支持为切入点,分析了持续推进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目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构成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优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规划途径,推进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改善合作的双元监督和实施评价机制,提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合作水平和合作深度,促进数智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系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产教融合的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已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但同时也存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与职业院校的育人理念和模式等方面的磨合问题。文章以T市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现状与培养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进行设计,以期能够促进T市高职院校的发展,助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探讨了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模式系统化地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和教学过程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响初  李依宸 《南方农机》2023,(23):165-170
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保障,是保障“双高计划”视域下国家战略实施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滞后、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课题组以项目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作为依据,从策划、实践和成效等方面构建定量、定性融合的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教融合项目开展实证研究。以期达到规范和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目的,进而为“双高计划”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必然引起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受"互联网+"技术影响的产业都需要新型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优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已成为各院校的创新性成果。本文基于"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思想,积极探索"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校内工厂的真实岗位和实际生产任务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习惯,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相似文献   

10.
李响初  李依宸 《南方农机》2023,(22):169-172+195
【目的】在“双高计划”视域下开展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路径研究,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课题组利用CNKI数据库平台资源及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建设高职院校近3年的质量年度报告,分析“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存在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从顶层设计、强师“组合拳”、评价体系3个维度有的放矢提出基于“双高计划”视域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结果】产教融合既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有效路径,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高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服务组织。文章以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内涵为出发点,对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建设的动因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探讨推进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建设的可行性对策,突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的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组织的法规体系、健全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整体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变革,同时关于产教融合等各类理念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贯彻。对于各所高职院校来说,加强产教融合模式下实训室运行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校企合作进行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与使用、结合工学合作的相关理念来制定激励机制、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深入全面地探讨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实训室运行机制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双高计划"是指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职学校与相关专业的建设计划,建设一批支撑社会发展、技术领先、中国特色和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与骨干专业,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重点与决策建设性工程.在高职类院校内,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发展为出发点的产教融合建设卓有成效,但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对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定制个性化专业课程,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论述,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阳 《河北农机》2019,(10):31-3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会计专业完善教育体系,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特点,截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建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还比较少。因此,以校内代理记账工作室为平台,如何深化产教融合,设计何种形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能够贴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涵义及作用,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开展学术讲座、学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完善科研保障机制、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培养科研团队改革办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科研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是高职专业改革的方向。本课题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从协同双师同堂、开发立体化教材、开展项目化教学三个方面构建融合课堂,以培养出既具有职业素养又具备职业能力的企业适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发展意义,选择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目前国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经典模式及发展现状,并提出目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对于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转型,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保障我国高技术人才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开展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装配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装配式人才需求层次的岗位目标,构建"校企共育,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屈展  王新友  白乐斌 《湖南农机》2016,(10):132-133
在新常态环境下,职业院校要想增强办学实力,必须要深化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途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完善意见,希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