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贫攻坚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文章基于"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科技扶贫的工作实践,对科研院所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帮扶干部带动、科技(产业)园区带动和农村电商带动等5种科技扶贫主要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典型模式的示范效应、引导科研人员主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科技扶贫的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科技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叶维雁  郑文武  欧景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222-223,226
分析了广西马山县科技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从重视科技、科技人才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示范基地带动模式、发展优势产业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马山县科技扶贫,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开展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工程。文章阐述了研究单位的举措,论述了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科技服务支撑、技术培训扶持、示范基地辐射、科研项目带动和人才培养推动模式。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思考:一是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探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农业发展的长远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在对农民脱贫工作中,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科学技术和有利资源,加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力度。同时,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先进推动程序,在一定基础上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有效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速度,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本文将对农业科技扶贫模式进行分析,从科技应用的推广模式不断深入,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扶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提高地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推动者。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将品种、技术、装备、模式带给农民,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走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提升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湖南贫困地区的农业科技扶贫模式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湖南20多个贫困县(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推进模式、示范基地带动模式、技术培训推进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推进模式等适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扶贫是整个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总体布局,作为实现第1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任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继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科技扶贫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对农业科技扶贫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彰显了农业科技在扶贫攻坚中的战略地位。本文立足吉林省实际,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扶贫的重要性,阐述了基地辐射带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培训等科技扶贫模式,查找出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缺少经费保障等制约科技扶贫工作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指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6项政策建议,可以为吉林省运用农业科技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提供政策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访谈调研为基础,分析提出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包括科技源、增长极、组织型等3种主要组织特征,归纳总结科技扶贫的科技创新、园区带动、产业发展、合作经营等4种主要做法及其成效。并从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加快职业农民及带头人培养、选择优势产业与发展模式、加快品种技术推广、提高贫困户参与度、"互联网+"等6个方面提出促进福建农业科技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辽阔的地域带来各异的气候,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各个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中根据地区的农业发展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为推动科技扶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7日,吉林省汇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总部召开新型营销模式推广说明会,各个县(区)销售代表、金融投资代表、产品使用大户,以及各界有志于产品推广的代表共计2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总经理张殿锡对新营销模式做以详细的介绍说明,新营销采用的是科技+金融+互联网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县域精准扶贫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着眼点在于降低农户风险,增加使用者收入,让利于经营和投资者的模式,拟在各个县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农业科技支撑产业扶贫的机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农业科技支撑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产业扶贫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带动我国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经济基础。为了推进西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查阅资料和梳理文献,总结了西部产业扶贫模式,探究西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西部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有特色种养加销一体化扶贫模式、农旅双链扶贫模式、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等;推动产业扶贫模式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要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不断优化生态扶贫政策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后续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业高校科教扶贫工作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科教扶贫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认为农业高校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应是:扶贫先扶志;重在教育扶贫、技术扶贫;注意科技扶贫,以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当地人民脱贫;坚持互惠互利原则,把扶贫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总结大别山区英山县30年科技扶贫的历程和成效,提出了四点可复制的科技扶贫经验: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进而结合科技扶贫管理和实践中的思考、观察、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农民可持续增收致富、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对促进江苏省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以农业技术应用内生驱动实现科技扶贫、以农业科技培育优势产业助力农户脱贫、以农业科技提升技能潜力促进才智增收等江苏省农业科技扶贫的路径,总结了江苏农业科技扶贫的科技应用推广、科技产业培育、科技技能培训等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经验借鉴,如完善的组织体系、适用的利益联结机制、系统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华池县按照"广种草,舍饲养,改畜种,调结构,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紧盯产业扶贫这一核心,大力实施"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全面推进草畜产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文中对草畜产业发展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科技扶贫效果的优劣与扶贫主体及其采取的扶贫模式密切相关,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为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实施提出对策。【方法/过程】通过对福建省不同科技扶贫主体的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目前已形成了8个细分类型的科技扶贫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动性、风险性共5个方面的问题,并据此从技术、模式、培训、人才、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7日,笔者从湖北省农科院获悉,该院历时五年探索出一套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法",实施科技精准扶贫项目316项,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709项,对接新型经营主体407家,扶持带动品牌建设136个,服务贫困户6 480户、贫困人口16 621人,辐射带动21 953人脱贫。2015年以来,湖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纲要(2015—2019年)》,先后派出131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津大盛源集团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改变农业传统施肥模式,拉动带动科学合理施肥,服务现代农业,给作物合理膳食,提高作物免疫力,减少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为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多种形式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提高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