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枣树管理中普遍喷施赤霉素,虽然喷施赤霉素能显著提高枣果产量,但喷施高浓度的赤霉素对枣果的品质、风味和产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经过5 a的不同浓度和不同频次的赤霉素喷施对枣果的影响试验,建议赤霉素的安全使用浓度为10 mg/kg,两次喷施间隔时间15 d。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  相似文献   

3.
喷50 mg/kg的硫酸铜溶液,缩果病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缩果病率均在21%,喷100、200 mg/kg的硫酸铜溶液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浓度增高,缩果病率增高,当浓度达到200 mg/kg时,缩果病率增加到45%。果面刺伤喷施硫酸铜溶液的各处理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并且缩果病率都在40%以上,可见伤口对缩果病率的发生有显著的提高效应。枣果罩塑料膜喷水对缩果病率实验中处理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并且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可见枣果罩带可减少降雨对缩果病的发生。笔者结合试验结果和多年的枣树生产管理经验提出了减少枣缩果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大枣富硒、防裂果、赤霉素(920)化控应用等提质增产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显著地增加了枣果的硒含量、降低了枣果的裂果率、提高了枣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提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枣果内含物含量,初步探究枣裂果发生的机制,为生产上防止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等方法,对枣果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等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白熟期至完熟期,枣果中可溶性总糖、淀粉、维C及Ca、K含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及Mn、Na含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各个时期正常果中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淀粉含量为7.43%,比裂果淀粉含量6.29%高1.14%,差异性显著;正常果中Ca、Na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Ca含量为58.06 mg/100g,显著高于裂果的48.88 mg/100g,而K、Mg、Fe的含量均比裂果要低;白熟期正常果与裂果各组成物质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维C含量除外),完熟期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枣果成熟季节裂果,病虫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笔者采用了上调树势和下调土壤的"双调"综合管理技术。结果表明,运用枣树"双调"技术,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0.5个,结果枣吊率比对照提高了35.4%,单株增产46.3%,病果率比对照降低了23.7%,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18.3%,该技术适宜在红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辽西地区大平顶枣产量,进行花期喷施水、微量元素、赤霉素和摘心处理,果期喷施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大平顶枣花期喷水+微量元素肥提高坐果率60.8%;花期喷2次赤霉素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53.1%;花期采取摘心处理,单株产量提高130.2%;坐果期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0.3%尿素溶液,平均单株产量提高31.5%。研究结果为辽西地区大平顶枣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以赤霉素调控油桐花期而提供理论依据,在油桐花芽生理分化期前,以浓度分别为50、100、200mg?L-1的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面进行喷施试验,并以未喷施赤霉素的作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成花率、花芽分化临界期、有机营养成分(糖、淀粉)含量、内源激素(吲哚乙酸、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油桐植株其成花率均低于未喷施赤霉素的对照处理(CK),其中喷施了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成花率高于其余两组处理;就花芽分化临界期而言,与对照处理(CK)相比,喷施了浓度为2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植株其花芽分化临界期延后时间为5 d,长于其余两组处理;在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油桐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赤霉素处理各组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CK),其中,以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的油桐其叶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组处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片中可溶性淀粉积累的抑制作用程度不同,200 mg?L-1外源赤霉素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内源脱落酸(ABA)形成的抑制作用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外源赤霉素处理有利于花芽生理分化期油桐叶片吲哚乙酸(IAA)的形成,且赤霉素的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吲哚乙酸(IAA)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枣裂果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中秋酥脆枣’为研究品种,在枣树的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喷施浓度分别为4 000、6 000、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浓度分别为10、30、60 mg/L的Ca(NO3)2溶液,浓度分别为0.01%、0.05%、0.1%的H2O2溶液及浓度分别0.1%、0.2%、0.3%的Na Cl溶液;采用DDB-303A电导率测试仪,对不同成熟期各处理的枣果实表皮不同部位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在不同成熟期随机采取各处理各重复的枣果100颗,统计其中的裂果数、裂果级别、裂果方式及果实裂开的具体部位。结果表明:(1)氨基酸肥与Ca(NO3)2均能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溶液对枣果裂果率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其裂果率分别降低40.73%与35.19%。(2)枣果裂开方式主要以纵裂为主,此类裂果占93.85%;其次为十字裂,占2.75%;混合裂、横裂的裂果分别占2.15%、1.26%。(3)枣裂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果面部与果顶部,果肩部裂开的裂果占比较低,仅占2.13%。(4)各处理成熟鲜枣果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H1H2H3、N1N3N2、C3C1C2、A3A1A2。(5)各处理成熟鲜枣果不同部位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果顶部果面部果肩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枣的裂果率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显著相关性;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能有效降低枣果的裂果率。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省临夏高寒阴湿区,以14~16年树龄皮胎果(Pyrus ussuriensis Maxim.)梨树为试验材料,以不喷施防冻剂为对照,开展5种不同的植物防冻剂对春季冻害防控效果比较试验,通过冻害症状、花后自然座果率、果实膨大期标准枝果实数、单株产量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喷施植物防冻剂的各处理平均自然座果率、单株产量均比对照高,增产效果明显,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喷施植物防冻剂对皮胎果春季冻害有明显的防控作用,其中喷施处理A"抗秀"、处理C(配方1)能有效的提高皮胎果自然座果率和单株产量。从花后自然座果率分析,以处理A平均自然座果率4.6%,较对照平均自然座果率1.57%高3.03个百分点,居第1位;处理C平均自然座果率4.16%,较对照平均自然座果率提高2.59个百分点,居第2位;从皮胎果单株的平均产量结果分析,试验各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处理A平均单株产量52.1kg为最高,较对照平均单株产量34.9kg增产17.2kg,增产率49.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处理C平均单株产量51.3kg,较对照增产16.4kg,增产率46.9%,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  相似文献   

12.
枣树果实防裂营养剂是一种新型制剂,喷施后可以调节植物生长代谢,及时补充营养元素,防止果皮细胞老化;喷施后形成的保护膜可阻止叶片、果皮在遇雨时过多的吸收水分,使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破裂,裂果减少。试验表明:使用100倍液果实防裂营养剂,枣树裂果率为19.69%,浆烂果率为3.14%,与对照71.21%和27.22%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具有增加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明显效果:1.用300ppm稀土喷施板枣,结果密度达0.62,座果率为37.5%,单株产量达35.3公斤,比对照高1—2倍,比喷15ppm赤霉素座果率提高34.8%。2.喷施稀土可提早枣果着色6—7天,果皮呈紫黑色,果肉中VC、  相似文献   

14.
对甜柿盛果期施用PBO和芸薹素内酯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PBO微量元素水溶肥料3 125 mg/kg、2 500 mg/kg的产量均高于不施药的对照,又以喷施1次3 125 mg/kg的产量较高;喷施1次0.0075%芸薹素内酯水剂375 m L/L液的产量高于对照,但喷施2次的产量略低于对照;喷施PBO微量元素水溶肥料3 125 mg/kg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品质评价和植株枝叶生长等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10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析研究喷施不同外源钙剂与裂果的相关性,探讨外源钙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钙剂均可显著降低壶瓶枣的裂果率,显著提高壶瓶枣的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其中,以有机钙效果最好,平均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64.4%,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9%,3.5%,23.4%,15.3%.  相似文献   

16.
对甜柿结果树作喷施钙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各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高钙型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4号的产量较高;喷施钙肥各处理的除单果重均高于对照外,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果面颜色、蜡质、果汁、口感品质及树势、叶色等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钙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测土平衡施肥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病害发病率的影响及其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效果,以沧州市3个金丝小枣主产县市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水平枣园为研究对象,设测土平衡施肥(BF)、常规施肥(NF)和不施肥(CK)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枣果经济性状、浆烂病及裂果病发病率、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二次枝抽生枣股个数平均为7.08个,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2.71个和1.85个;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枣股抽生枣吊个数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0.67个和0.25个;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果吊比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54.55%和33.04%。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的枣果纵径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NF)和对照(CK)增加13.20%和28.46%;枣果的横径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NF)和对照(CK)增加17.62%和31.53%;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的平均单果重为16.40g,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NF)和对照(CK)增加16.56%和34.10%;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CK),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分别增加47.49%和14.36%。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的浆烂率比常规施肥处理(NF)和对照(CK)分别降低52.06%和52.40%,裂果率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分别降低51.70%和46.59%。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87mg/kg,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30.73%和9.91%;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和常规施肥处理(NF)的碱解氮含量与对照(CK)间差异极显著,分别比对照(CK)提高43.27%和42.33%;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和常规施肥(NF)的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为28.54mg/kg和22.29mg/kg,分别比对照(CK)提高132.79%和81.81%;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的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68.72%和32.37%;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能降低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降低9.59%和7.69%;测土平衡施肥处理(BF)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分别比对照(CK)和常规施肥处理(NF)增加11.11%和8.7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灵武长枣坐果率和单果质量,采用以色列专用肥(0.3%)、赤霉素(30×10-6)、爱乐壮(ALA、5-氨基乙酰丙酸)喷施处理大田种植的灵武长枣,测定其坐果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吊果量、单果质量等指标,分析不同药剂处理对灵武长枣坐果与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ALA处理下的坐果率提高近1倍,且叶绿素含量、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以色列肥处理下灵武长枣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40%左右。因此推荐将1‰ALA和以色列专用肥应用于灵武长枣的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以邓恩桉嫁接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赤霉素0、500、1000、1500 mg·L-1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赤霉素处理对花蕾直径生长、花蕾保存率,叶片叶绿素、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花蕾保存率、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蕾直径生长量第2次观测值显著大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1、2次观测值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赤霉素处理对提高花蕾直径生长量、花蕾保存率、叶绿素、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明显,其中以赤霉素10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喷施宝在油茶中应用的适宜浓度,设计了不同浓度喷施宝处理,在‘长林4号’和‘长林40号’品种油茶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了叶面喷施,通过测定座果率、裂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鲜果含油率等指标,分析和探讨了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宝能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裂果,增加单株鲜果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不同品种对喷施宝处理响应存在差异,‘长林4号’在0.33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45.4%,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38.9%,21.1%,25.3%,5.1%,2.0%和30.9%;‘长林40号’以1.00 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63.6%,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106.7%,60.3%,17.7%,15.5%和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