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发生战乱或其它不安定的社会状态时,清代皖江圩区依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水利组织,组织团练,保家自卫,在维持地方统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上出现独特的社会应对。这时的圩区由基层行政组织和水利组织发展成为军事组织。战争结束后,团练转化为维护地方秩序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阐述分析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针对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别概述了其防控体系及应对策略,并进一步就我国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陈明云 《农业考古》2019,(4):140-145
农业社会里,蝗灾是仅次于水灾和旱灾之后的第三大灾害。本文通过整理与查阅大量的地方志后发现,清代江西蝗灾频发,尤以中后期的道光、咸丰朝最为严重,并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多于赣南的态势。蝗灾多在秋季暴发,夏春次之,且常与旱灾一同发生,给农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清之前,江西向少蝗患,所以捕蝗多以官府号召为主,且措施多由外地传入,故而方法与其他地区类似,了解清代江西的蝗灾,有助于我们对农业灾害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朱凤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807-6809
阐述了我国清代自然灾害对小农经济人力资源、畜力资源、农作物及耕地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间接反应是自然灾害链发展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5.
海原县主要农业灾害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候以及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海原县的实际,首先探讨了海原县主要农业灾害,接着给出了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海原县农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孙吴县农业生产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与发生特点 (一)霜冻类灾害 霜冻类灾害可以分为春季幼苗期的终霜冻和秋季未成熟期的早霜冻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气象灾害显著增多,对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气象灾害类型较多,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利用平顶山市气象灾害和农业灾情资料,首先阐述了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平顶山市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营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0-1451,1454
概述了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灾害性天气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急剧下降,并对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着重探析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以期能够确保农业高产稳产,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农业自然灾害程度是相当严重的,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一些规律和特征,其形成原因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环境的变迁和各种灾害之间的互动作用;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的农业生产、战争、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手工业的发展、统治阶级奢侈腐化之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安徽自然灾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时期,在今安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震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灾害频率比宋代以前提高多了,特别是水灾更加严重.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宋元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海洋  雍际春  晏波  尤晓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82-18386
清朝时期,从今甘肃地区看,地震前后震区或震区所在的祁秦吕贺构造带及其分支白银—靖远—海源—固原—平凉弧形构造带气象异常频次增加。气象异常类型有旱涝异常(周围大面积区域旱或大旱,中心风调雨顺、涝或大涝;周围大面积区域正常、涝或大涝,中心旱或大旱,旱、涝区走向与构造带一致)、气温异常(夏陨霜、夏大雪、夏冬暖)、生物异常(主要有秋冬重花、饥荒和疾疫等)、其他异常(如地震云、黑眚、地生白毛、黄河清澈见底、大风、雷鸣等)。地震前后,气象异常具有多发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自然灾害发生特征及灾后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省1996-2010年的自然灾害和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因灾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水旱灾害是陕西省近年来遭遇的主要灾害,两者受灾面积占总灾种受灾面积的80%以上;灾害导致的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灾害强度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2010年期间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4.3~30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7%~4.51%。综合分析各项灾损指标,陕西省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研 《古今农业》2008,(1):76-86
土地具有开垦有限性的自然属性,于是土地亩产量、粮食总产量、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土地资源配置等便成了衡量土地资源优劣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清代农业技术与土地资源配置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是多自然灾害的弱质产业。如何有效消除农业自然灾害,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山西省农业近年来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提出了防御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邦君 《古今农业》2006,(4):108-117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区之一。清代四川茶叶生产大致呈现出衰落→恢复→扩展→平稳发展→衰落的历史轨迹。川北、川东、川南的茶叶生产比较引人注目,但川西因在边茶销藏过程中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故茶叶生产最盛。当时,川茶品类繁多,其中不乏名茶,如蒙顶茶、青城茶等。在种植、采摘、制作、收藏方面,四川茶叶生产有较精细、完整的技术体系。清末,四川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一定改进。对清代四川茶叶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估价,必须非常慎重。采取眼光向下的态度,切实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逻辑,是一个重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元代灾害种类繁多,破坏严重。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该文旨在通过分析元代的各种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情况及农业生产上的其他活动,剖析导致其灾害频繁的各种社会因素,主要有屯田对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造船、建筑等对森林的砍伐;政治腐败荒于水利建设与维修;战争及苛刻的剥削等造成农业人口的极度贫困,无力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等等。通过剖析元代灾害的社会因素,避免当代生态农业发展中人为对生态的破坏,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在系统搜集陕南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考察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具体体现。本文除了考察动植物资源的变迁外,还以水灾为统计指标,分析该时期陕南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