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苗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营建现地测定林在松材线虫抗性育种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分析测定林的生长特性及受害情况能够指导抗性种子园的改良.阐述了采种母树、播种育苗、人工接种测定、测定苗木选拔以及营建测定林.经二次测定后的苗木抗性水平均超过火炬松,4 a生树高年生长量为56 cm,根径、胸高直径等均优于普通马尾松,目前没有出现枯死个体.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溧水县林场,对于马尾松育苗,过去一直探取春季播种隔年春季出圃造林的方法。57丰11月间进行了秋播试验,58年7月间检查,苗木生长良好,绝大部分苗木的叶已木质化,苗高11公分,根径1.8公厘,主根长15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显著,容县松、上思松、尤溪松三者之间幼林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容县松,其次是上思松,造林3年后容县松树高、胸径分别达到3.07m、3.51cm,比尤溪松树高、胸径生长分别增加了15.0%、25.8%,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2.5%、31.1%、40.4%;造林2年的宁明松和尤溪松相比,宁明松生长明显优于尤溪松,树高生长增加了16.4%,胸径生长增加了10.1%,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40.2%、60.7%;马尾松虽然耐瘠薄,但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明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尾松林分需要立地条件的保证;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生产实际,马尾松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0m×2.0m,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可以适当降低,穴的规格可以采用25cn×20cn×20cn中穴造林或15cn×15cn×10cm的小穴造林。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木材及松脂等付产品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了研究不同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各地区调拨种子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各地的最优种源及丰富基因库,为进一步开展林木良种提供原始材料,根据全国林木良种科研协作计划,我省参加了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全省设丹徒县长山林场、盱眙县林场及本所三个试验点。现将本所育苗试验作初步小结。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南京市江宁县境内的省林科所,东径118°40’,北纬31°50’。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大多集中在 6- 9月份。 试验苗圃为丘陵山区冲田。土壤是中壤质冲积土,土壤营养状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尾松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型式,为选择各地最优种源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开展林木良种提供原始资料;同时也是发掘保存马尾松基因库的一个重是手段。根据湖南靖县全国林木良种科研协作计划,我们参加了全国马尾松地理播种试验,全县设采种点两处(天台林场高庙和本所沙河队),试验点一处。现将七七年育苗和今春造林试  相似文献   

6.
吴支民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1998,27(3):120-121,128
在桂东南丘陵区进行的种源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两广的邓尾松优良种源有较高的生长量,最优种源广西宁明,容县,忻城和广东信宜种源,比表现最差的四川浦江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益幅度分别在44.0%-56.0%,113.9%-124.3%和425.0%-962.5%。广西藤县和贵港种子园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混系种,除贵港种子园混系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比最优种源广西宁明种源略低小,其生长所有的参试种源相比  相似文献   

7.
桐棉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OTUS1-2-3图表分析集成软件,对芽苗不同截根移栽处理与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芽苗截根移栽后,能有效地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生长发育,且高径比下降23.4%,T-R率下降22.3%,苗木全株干重增加51.1%;截根能使苗期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趋于协调,图示聚类分析还表明,截根处理以保留根毛区约2/4-3/4根长为宜。  相似文献   

8.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调查和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湖北省丘陵岗地地区,林地干燥瘠薄,病虫害严重,历来认为不宜裁杉。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1966年以来,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松混交林。为了总结我省杉松混交林的经验,提出合理栽培措施,为丘陵岗地发展杉松混交林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77年,先后到竹溪、竹山、枣阳、襄阳、汉阳、广济、武汉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混交方式、比例的设计方案,在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9.
从广东、广西地区引进优良的抗性马尾松种子,采用营养杯进行容器育苗30万株以上,成苗率超过70%。苗龄5~6个月时平均苗高15.94 cm、平均地径0.339 cm,苗木出圃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尾松、湿地松优树子代中的超级苗的针叶束育苗,对加快这两个树种的良种繁殖,缩短其育种周期,有一定现实意义。到目前止,已试验6次。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一)脂用马尾松1、3、6、7、8、10、14号优树1年生子代超级苗的针叶束。(二)材用马尾松19、27、66、67、313、362、368、369、504、715、738、753号优树1年生子代超级苗的针叶束。(三)高产脂湿地松73G、354G、367G、400G,401G 号优树2年生幼树的针叶束。  相似文献   

11.
在万载双桥引种403.4亩广西桐棉马尾松,经4年观测,幼林生长良好,造林保存株率84%,4年生平均树高1.9m,地径5.3cm,比本地种源分别提高142.8%和69.6%。  相似文献   

12.
为促使宜昌薄皮马尾松花粉提前成熟,解决其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问题,采集宜昌薄皮马尾松不同成熟阶段的花枝,用不同配方的液体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与自然条件下花蕾发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淡青色花蕾水培实验较难获得成功,淡黄色花蕾且培养液为 SUC0.5 g·L^-1+GA30.5 mg·L^-1+6GBA 0.3 mg·L^-1时花粉散粉所需时间最短为36 h,比自然成熟时间提前8.5 d.  相似文献   

13.
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标志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92-93,99
通过对闽粤栲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的造林施肥试验及10年的观察,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能促进林分生长,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造林前施基肥,初期对闽粤栲幼林(当年)树高、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后期 对闽粤栲生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石壁马尾松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福螯塘一座海拔500米的石壁上,生长着一棵马尾松。马尾松挤破石壁从缝隙中长出,生机盎然、苍劲挺拔、  相似文献   

15.
山巅马尾松     
转眼间,离开家乡近四十年了.四十年来,每年腊月都要回家乡一次,为逝去的祖辈们上坟,上完坟后便匆忙回家,无暇顾及家乡的山水变化.去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家乡住了两天,闲暇时站在场院里,看到梨树沟西面山巅上的崖缝里,长着一棵约5米多高、胸径50多厘米的马尾松.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一抹绿色摇曳在高高的山巅上,不仅给寂静的高山增添了亮丽色彩,也使整座大山显得生机盎然,不由得令我对它产生了好感.于是,我信步向距场院两里多的梨树沟走去,近距离观赏那棵马尾松的芳姿.一路上,全然不顾脚下乱石的羁绊,大步走在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上.当我走近梨树沟口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水泉井完全干枯了,满沟的梨树也不多了,裸露的乱石中,多数是山杏树.  相似文献   

16.
木麻黄抗虫品系无性繁殖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初步筛选的6个木麻黄高抗星天牛种源,6个生长良好的中抗优树子代,采用水培法无性繁殖育苗,1993年在惠安赤湖林场星天牛重灾区进行造林试验,5年研究结果表明:6个高抗种源无性繁殖子代完全保持了母本的抗虫性,受害率为0;优树子代龙4、平18、莆194年平均受害率在5%以下,抗性较强;莆20是所有参试品系中被害率最高,为10.86%,但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让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实现快速地大规模的繁殖。将抗病马尾松还没有成熟的合子胚先当作培植的材料,研究了培植的条件和怎么进行了诱导方式,再对这些再生的植株进行培植和移栽。在壮苗培养的时候要想生长得更好,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油菜素。结果发现:当壮苗生长在5cm左右的时候,胚苗的成活率能够达到90%之上。生长素对于抗松材线马尾松有治愈的效果,经过悬浮培养之后的细胞能更加有利于诱导。适当的IBA和NAA能够促进胚苗的生长。在壮苗培养的时候可以增加油菜素来促进生长,等到壮苗长到5cm的时候是再好的移植高度。  相似文献   

18.
轻型基质马尾松容器苗生长进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泥炭土、珍珠岩、锯屑和稻谷壳轻型基质应用单形重心混料设计14个配方,并以常规容器和半轻型基质配方为对照,在简易温棚条件下定期测定研究其生长进程,试验表明:16种基质配方的生长进程都呈“S”型趋势,且70 d前表现基本趋于一致,从70 d开始进入速生期,但地径增粗没有明显的速生期。70 d后基质性状的优劣开始显现,3#、6#和13#表现较好,4#表现最差,为有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柳杉是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用材和庭院绿化树种,但柳杉苗期常发生严重的赤枯病,使苗木大量死亡。为提高苗木质量,防止赤枯病的发生,我场于1981-1983年连续3年进行了混播育苗试验。一、试验地的设计及管理  相似文献   

20.
闽林马尾松种源与福州当地种源相比,10年生林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在立地类型最低的Ⅳ类林地,分别增长120%、120.6%、167.4%,差异达到极显著、显著程度。本研究表明闽林马尾松种源在福州栽培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