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改善木材硬度不均,减少各向异性,提高木材切削性能,以北京杨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温度(-6、-9、-12℃)和不同时间(4、6、8、10 h)对木材进行冷冻处理,研究分析了冷冻处理条件对木材三切面硬度和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在较低的处理温度条件下,木材三切面的硬度和抗剪强度趋于一定值;杨木生材合理的冷冻处理温度为-6℃以上;可通过三切面硬度变化和抗剪强度变化关系来评价木材冷冻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箭 《绿色科技》2011,(3):53-57
对人工冷冻处理后的粗榧枝条内细胞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MDA)、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冷冻处理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冻处理温度的降低,细胞保护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MDA含量依冷冻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植物枝条原生质膜透性增加,粗榧的半致死温度是-27℃。  相似文献   

3.
白皮松茎和针叶的电阻抗参数与抗寒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电阻抗图谱法(EIS)和常规的电导法(EL)测定抗寒锻炼期间不同种源白皮松茎和针叶的抗寒性,比较2种方法的相关性,完善 EIS法测定植物抗寒性技术.抗寒锻炼期间,对北京十三陵苗圃的北京蟒山、甘肃两当和山西孝义3个种源的8年生白皮松茎和针叶的抗寒性进行电阻抗法分析和电导法分析.未经冷冻处理的白皮松茎和针叶的阻抗图谱分别用Double-DCE模型和Model-A模型表示.冷冻处理后的样本,用EIS法和EL法测定其抗寒性.未经冷冻处理样本的弛豫时间τ1,(茎)、胞内电阻率r1(茎和针叶)与抗寒性有较高的相关性(R2=0.79~0.86);冷冻处理后的茎和针叶的胞外电阻率re、针叶细胞膜时间恒量τm与抗寒性显著相关(R2=0.92~0.94);EIS法和EL法测定白皮松茎和针叶抗寒性也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EIS法较EL法低估抗寒性.EIS法是一种测定植物抗寒性的可行方法,尤其用于估测不经冷冻处理样本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浸水处理和浸水后冷冻处理的文冠果Ⅲ级种子的发芽率、初次发芽时间和出苗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浸水处理和浸水后冷冻都可提高文冠果种子的萌发率,浸水处理和浸水后冷冻的种子均在6 d时就初次萌发,第11 d开始种子萌发率快速增加,18 d时浸水处理种子露白总数达到1/3,20 d时浸水后冷冻处理种子露白总数达到1/3,即可进行播种;(2)浸水处理和浸水后冷冻处理都可以显著地提高文冠果种子的出苗率,浸水后冷冻处理在种子出苗的早期,其出苗率显著高于浸水处理的种子,第15 d,浸水后冷冻处理出苗率达到20.7%,而浸水处理的出苗率为14.7%,后期浸水后冷冻处理的出苗率为80%,浸水处理的出苗率为78.7%,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低温冷冻储存箱,在-40℃时,设置3、5、7d等3个时间梯度,以电解质渗出率作为抗寒指标,对15个杨树参试品种(品系)进行室内耐寒试验,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进行冷冻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40℃时,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耐寒能力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31357小黑杨东风岗1号杨031950041710211178-25A5-10043136031622041931030703041131031201040903,不同冷冻时间电解质渗出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为3d5d7d;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各参试品种(品系)冷冻后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4193178-252111小黑杨031622东风岗1号031950031357030703043136041710041131040903A5-10031201;不同冷冻时间冷冻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3d5d7d。  相似文献   

6.
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已培育出的适于我国华北地区生长的一批欧美杨新品种(以鲁克斯杨P.delt-oides cv‘Lux’(ex.I-69/55)简称69杨为母本,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的抗寒性,进行了2年(1988~1989年)的抗寒实验。实验用自然低温冷冻、人工低温冷冻、苗木失水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四种方法,对欧美杨新品种及对照I-69杨和I-214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极显著地高于母本I-69杨,接近或稍高于我国黄河流域广为栽培的I-214杨,遗传了父本欧洲黑杨的抗寒能力。实验为欧美杨新品种的栽培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的萌发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分析不同含水量胚轴的热力学特征,根据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关系测算胚轴临界含水量。运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板栗种子,采用直接冷冻法、程序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对不同含水量板栗胚轴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结果】1)含水量从初始的61%降至25%时,胚轴萌发率未明显下降;当含水量降至20%时,萌发率降至82.1%;当含水量降至10%,萌发率降至25.6%。2) DSC热分析显示,随着胚轴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当含水量降至25%时,结晶起始温度降至-37.2℃,峰值温度降为-44.1℃,热焓值降为5.0 J·g~(-1)dw;当含水量降至20%时,冷却结晶和加热熔融阶段均无结晶峰出现。3)以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测算,‘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萌发率开始显著下降的脱水临界含水量为23.9%。4)将板栗种子密封保存在2℃低温环境下6个月,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度无显著性变化(P0.9)。5)在4种超低温保存方法中,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的胚轴萌发率高于直接冷冻法和程序冷冻法,程序玻璃化冷冻法效果最好。【结论】板栗胚轴含水量降至20%及以下会对胚轴萌发活力产生影响,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合不同含水量胚轴萌发情况,可有效确定板栗等顽拗性种子的临界含水量,‘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为23.9%。板栗种子在2℃低温密封保存条件下可有效保存6个月以上,其萌发率、根胚胚芽长度无显著变化。加入冷冻保护剂PVS2可提高板栗胚轴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米槠和苦槠LN2保存材料细胞膜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米槠和苦槠两林木树种的保存材料进行IN2保存,采用不同含水量(MC)、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处理,并对保存后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IN2保存的技术关健是在于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造成的脱水伤害,其次是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米槠种子和离体胚最适含水量均为12%MC,采用MF-QT方式较为适宜;苦槠种子最适含水量为15%MC,其离体胚保存时,可适当降低含水量到12%,MF-QT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川滇桤木种子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川滇桤木种子采收后冷藏(4±1℃)贮藏是最适宜的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最小;冷冻(- 18±1℃)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与冷藏的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常温贮藏下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差异显著,发芽势和高峰值差异极显著。用冷藏和冷冻的方法贮藏种子可以较好的保持其发芽率,但贮藏时间过长种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腐坏霉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研究含水率、冷冻时间和冷冻温度对樟子松冷冻预处理后微波膨化程度及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含水率20%时膨化效果较好,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含水率可增大膨化程度,但膨化均匀性较差;冷冻时间延长能够提高膨化程度,对膨化均匀性影响不显著,以冷冻36 h时的膨化效果较好;冷冻温度降低可提高膨化程度,但温度过低使膨化均匀性变差,以–20℃冷冻时的膨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 海枣树的组织培养物(含有海枣树无性繁殖所需全部遗传“信息”的愈伤组织材料)已成功地冷冻至-196℃,经解冻培育成幼苗。这一发现使建成冷冻种质库成为可能。在冷冻种质库中,所有已知海枣树遗传材料的理想品种皆能贮存在“试管”中,供将来育种用。目前,用几英亩土地只能保持几个海枣树变种,种子是靠不住的,因种子并不繁殖“真树”。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农业研究局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苹果梨是辽宁省名贵果品之一,采摘之后,分级装箱(筐),入库贮藏,冬季晚上进行自然冷冻,白天晒太阳,直到果皮油黑,停止晒太阳,装箱(筐)封存,准备出售,梨皮薄、香甜、水分多、口感好,好卖,损失少,价格高。  相似文献   

13.
几个杨树新品系抗寒性测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近年在各地试验林内表现较好的8个杨树新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冷冻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检验它们的抗寒性。以不同温度为主处理,设置-25℃、-30℃、-35℃、-40℃等4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大区(3次重复),以不同品种为副处理,安排8个杨树品种(品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品系间电解质渗出率差异都极显著,当受到低温影响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品系的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抗寒性较强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小,抗寒性较弱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肉桂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水量肉桂离体胚进行超低温(LN2)保存,采用不同冷冻方式、解冻方式及防冻剂预处理,并测定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脱氢酶、电导率、α-淀粉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的技术关键是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所受的伤害,以及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和添加适宜的防冻剂。防冻剂预处理可以适当提高保存含水量,增加含水量范围。肉桂离体胚没有添加防冻剂时最适宜保存含水量为30%~40%(w∶w),采用快冻快解处理。防冻剂预处理后的保存效果比没有防冻剂预处理的更佳,采用缓冻快解或快冻缓解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通过对樱花、樱桃、黄栌、胶东卫矛1年生休眠期枝条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冷冻后恢复萌芽试验,对它们的抗寒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4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大体呈上升趋势,萌芽数呈下降趋势,且3种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冷冻恢复萌芽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黄栌 > 胶东卫矛 > 樱桃 > 樱花。    相似文献   

16.
以萍乡武功山山地草甸主要建群种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沙藏(A)、冷冻(B)、冷藏(C)和常温储藏(CK)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表现为A>CK>C>B,采用沙藏处理种子发芽率最好,其种子发芽势最高;五节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2~3 d后就开始发芽,第3~7天是种子萌发的高峰期,种子发芽持续时间为12~14 d;沙藏处理的种子平均最大根长、平均幼苗高度均比其他3个处理的要好。  相似文献   

17.
采取不同浸种方法、GA_3应用和层积催芽对比试验,对紫椴种子解除休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水(7d)+GA_3+室内(13~18℃,30d)+室外冷冻(60d)+窖藏(-2~2℃,60d)为最佳处理组合,发芽率和出苗率为84.7%和79.5%,出苗整而齐(25d全苗);苗木质量好,1a生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0.55m和0.56cm,主根长25.5cm,侧根25条。GA_3浸种对紫椴种子解除休眠具有促进作用,层积催芽室内高温+室外冷冻+低温窖藏效果最好,高低变温效果次之,低温窖藏效果再次,而室内高温效果最差。研究表明,紫椴为综合性休眠类型,采用浸种+GA_3+合理层积催芽,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8.
聚石斛花粉生活力及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石斛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其花粉生活力的检测方法及贮藏方法。结果表明:(1)检测聚石斛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100 mg·L-1H3BO3+80 mg·L-1Ca Cl2,TTC染色法不适用于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检测;(2)聚石斛开花第0 8天的花粉生活力高于65%,作为父本,授粉结实率高于85%,显著高于蕾期和衰败期。(3)不同贮藏方法对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较大,4℃冷藏干燥贮藏80 d后,花粉生活力下降为0,而4℃冷藏湿润贮藏、-20℃冷冻湿润贮藏和干燥贮藏90 d后,花粉生活力分别为1.4%、21.7%、6.4%。经-20℃冷冻湿润贮藏90 d后的花粉经杂交授粉后仍然能够正常结实,其他处理的结实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冬防技术是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采取冬防(搂树盘)方法,破坏松毛虫越冬场所,使松毛虫在低温冷冻风干条件下致死。文章从理论上搞清楚松毛虫冬防的死亡机理,即低温冷冻与风干失水,哪个为主导因子,松毛虫虫体冻僵时临界气温,在此低温下持续多长时间松毛虫才会死亡,以此确定最佳防治时间;同时进行了松毛虫生理失水试验,此项无公害防治技术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松毛虫工程治理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贮藏苹果是延长果品供应期、减少浪费的好方法,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硅窗袋棚常温贮藏苹果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苹果贮藏的方法有近三十种,但归纳起来,常用的大规模贮藏无外乎以下四类:(一)土窖洞贮藏技术的应用和改进,(二)冷冻贮藏技术,(三)气调贮藏技术,(四)涂料贮藏技术。在这许多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