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使畜禽寄生蠕虫形态学分类更加方便、简捷,采用Visual Basic可视化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根据绦虫纲、吸虫纲、线虫纲和棘头虫纲的各目、科和属的虫体形态特征建立数据库,通过资料查询系统,可方便快捷的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同时模拟寄生虫形态学分类检索的步骤,以虫体名称与虫体形态双向检索,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本系统对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公共卫生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海关进出口检疫以及市场检验等项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粪便寄生虫虫卵检查法,调查福建北部山区南江黄羊体内寄生虫的优势类群,并通过对羊群寄生虫药物驱除后跟踪虫卵检测,分析用药后粪便寄生虫虫卵消长变化。结果表明,虫卵有胰吸虫、前后盘吸虫、扩张莫尼茨绦虫、食道口线虫、乳突类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和羊肺丝虫3个纲7个种,线虫纲虫卵检出率为70.2%,为当地的优势类群;用丙硫苯咪唑以20mg/kg体重剂量口服,吸虫和线虫的虫卵阳性率在用药后的第15d降至最低,分别为20%、10%,第30d-60d达到或超过用药前的水平。试验针对福建北部山区潮湿气候条件下,提出南江黄羊消化道寄生虫定期药物驱虫措施,即2-6月龄育成羊每30d驱虫一次,成年羊每60d驱虫一次的新技术措施,其应用效果与常规技术措施相比,2-6月龄育成羊的成活率提高28.3%。  相似文献   

3.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和演替规律,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大坡林场设立了面积为21.84 hm2(420 m×520 m)的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树种组成进行群落学统计,并用角尺度分析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样地共有活个体数32268株,不包括分枝的活个体数30310株,隶属于18科28属47种,北温带分布属占主体,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径级结构分析表明,胡桃楸、水曲柳、大果榆、春榆、色木槭、裂叶榆、白牛槭、红松等8个物种在样地内占有绝对优势,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水曲柳、胡桃楸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其余优势树种呈现倒"J"形或者"L"型分布,表明样地内树种更新良好。样地所有林木个体呈现聚集分布格局,不同树种以及不同树种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格局分布有所不同,红松与胡桃楸所有个体为随机分布,其余优势树种为聚集分布;除了DBH10 cm的胡桃楸、色木槭以及DBH≤10 cm的红松为随机分布外,其余树种在各径阶均为聚集分布。从树种组成和分布格局可知,蛟河针阔混交林树种丰富、群落处于演替早期阶段,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4.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护岷江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退化的植被本底资源尤为关键。笔者按岷江源区河谷植被退化梯度及流域-海拔梯度,设置“U”或“M”型临时观测样带,并采用样方法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1)沿岷江源区河谷(流域-海拔梯度)剖面线设置“U”或“M”形样带3条,对植被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共计73个样方316个物种,创建样地-物种数据库,运用DCA和DCCA排序及多元回归方法,得出DCA排序在AX1轴上,海拔由上到下逐渐增高,植被沿海拔分布的梯度格局得到很好地体现,在山体中部,植被结构出现多层,乔木种多为岷江冷杉和云杉及少量白桦。(2)用DCA分析法对岷江源区73个样方内316种植物进行排序分析,计算各群系DCA排序轴的平均值,结合前文DCA排序结果,即DCA排序轴反映的生态梯度关系及植物生理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特点,得到岷江源区植被群系的演替关系为:云杉、冷杉针叶林-鲜卑花和绣线菊灌丛-锦鸡儿和小檗灌丛-白茅草甸。(3)在满足垂直分布规律的条件下,为植被不同生长型选择恢复的目标群落及物种,结果如下:①亚高山针叶林带:岷江冷杉+(峨眉蔷薇+金背杜鹃+冰川茶镳子)+(细弱草莓+东方草莓+丝叶苔草),云杉+(峨眉蔷薇+窄叶鲜卑花+沙柳)+(细弱草莓+丝叶苔草+陕甘蓼+东方草莓);②高山灌丛带:高山柳+披针苔草,窄叶鲜卑花+洽草,高山绣线菊+丝叶苔草,甘青锦鸡儿+密生苔草;③高山草甸群落:白茅草甸,丝叶苔草草甸。在植被恢复期,应该大力发展乔灌草的多层次、多物种、多结构的混交群落结构,提高植被抵御外界破坏的综合能力,同时施以各种工程措施,使得岷江源区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蠕虫及产物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在能力。蠕虫及产物主要是通过刺激免疫相关细胞增减与细胞因子表达升降来调节宿主的免疫。免疫调节过程与虫体入侵后持续不断产生的衍生物密切相关,蠕虫感染后其分泌物选择性作用于免疫细胞,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应答,增强或抑制免疫相关因子来实现对宿主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慢性蠕虫感染对炎症性肠病、过敏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此类虫体的感染与这些疾病呈现某种程度的负相关。因此,获知蠕虫及产物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阐述其免疫调节机制,可以为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青海省西宁市及其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并明确感染类型。通过随机采集供往西宁市辖属区县各市场、超市及摊贩的屠宰后绵羊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压片镜检、染色切片观察和形态学鉴定;选取虫体含量高的羊心肌和膈肌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比对。西宁市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82.5%,平均感染强度7.67,从寄生部位上看,膈肌感染率最高(75%),其次是心肌(67.5%)、舌肌(57.5%),食道肌未见有感染。所检虫体边缘肌肉组织较疏松,虫体囊壁分为两层,原生囊壁与次生囊壁均结构平整无突起皱褶等特殊性结构,经PCR扩增出长度为905 bp的目标片段,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对,其与已公布的羊柔嫩住肉孢子虫的同源性达98%,最终鉴定为羊柔嫩住肉孢子虫。初步明确青海西宁地区绵羊感染主要以羊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为主,且西宁市感染率高于中国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水平。建议加强青海省西宁地区羊住肉孢子虫实验室检测及调运、屠宰检验检疫力度,保证上市羊肉类产品卫生质量,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供试的小麦条锈菌每一个中国生理小种都可以侵染多个非小麦属植物的种和属,并表现出与在小麦上相类似的寄生专化性。同一生理小种的寄生性,因供试植物的属,种或种内材料的不同而有差异。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在小麦品种水平上的寄生范围,与在非小麦属植物属种水平上的寄生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水禽产品的各项检测结果为依据分析我国水禽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水禽产品安全质量状况正在逐年好转。在明确我国水禽产品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水禽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为我国水禽产业安全高效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潺菜病叶进行了组织分离,经过纯化鉴定病原菌为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试验使用了七种杀菌剂采用了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来测定对寄生疫霉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8h,百菌清的EC50值为13.60mg/L,毒力指数较大,对寄生疫霉菌抑制效果非常显著;恶霜锰锌和代森锰锌的EC50值为16.99和28.62 mg/L,抑制效果较显著;甲霜锰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的EC50值分别为为56.23mg/L、56.23mg/L和60.71mg/L,效果一般;二氯异氰的EC50值为319.21mg/L,毒力效果较差;药后24h各药剂对寄生疫霉的抑制效果与药后48h抑制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木霉菌品种,研究木霉菌温度对本地园艺作物真菌抑制病害的影响。从5种条件不同的土壤中,分离出5个木霉菌株,通过筛选选出3个木霉菌品种,分别为HT-0902、HT-0903和HT-0904。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能以浸染、缠绕方式寄生在园艺植物病原真菌上,但对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与标杭相比较,木霉菌防治效果慢,随着时间延长,效果逐渐增强。另外木霉菌防治效果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细胞适应毒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BH120鸡胚毒适应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出IBH120细胞弱毒株。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IBH120细胞弱毒株经细菌、霉菌、支原体、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且具有IB病毒特异性。CEF单层接毒后48h左右病毒增殖达到高峰。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C4~C10代H120株细胞毒的毒价(TCID50)逐步增高而趋于稳定,C4~C120代细胞毒的TCID50稳定在107^7.35-8.0mL之间,而C5~C10代IBH120细胞毒的EID50呈下降趋势,变动范围在10^7.3~10^6.5mL。以10^3.5 TCID50/只和10^4.5 TCID50/只的剂量,C4,C8,C10代毒分别滴鼻接种3日龄敏感鸡,免疫鸡的攻毒保护率为80%~100%,病毒分离回收率分别为20%和0。  相似文献   

12.
The digestive tracts of 90 oystercatchers (equal numbers of males and females and of juveniles, subadults and adults) wintering in the Dutch Wadden Sea were examined for helminth parasites. The nematodes Capillaria sp. (36.7%) and Streptocara crassicauda (7.8%) were found in the stomach. Unidentified cestodes (76.7%) and the trematodes Psilostomum brevicolle (42.2%), Notocotylus sp. (81.1%), and unidentified gymnophallids (100%) were found in the intestine and caeca. Two birds were infected with Gymnophallidae only, while all other birds contained additional helminth species. Compared with subadult and adult birds, the juvenile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infections with Capillaria sp. and cestodes. Moreover, the juveniles were infected with a greater variety of species. No further 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helminths or worm numbers and age groups or sexes of birds.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和垂直分布,于2007年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对80份土样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3个植物线虫属,玉米田不同施肥方式下植物线虫大部分为共有属。化肥配施有机肥区有1个特有属为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化肥区有1个特有属为小环属(Cri-conemella),无肥区没有特有属。玉米田植物线虫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其中,玉米田单施化肥和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在20~30cm土层达到最大,然后随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数量在10~20cm土层达到最大值,30~40cm土层又达到一个峰值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打孔单孢分离是将真菌孢子涂布在2%琼脂板上,显微镜下找到单孢后,用内径1mm毛细管直接打孔,然后挑取带有单孢的琼脂饼培养。毛细管打孔简化了单孢分离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单孢分离的速度和成功率,特别适合强寄生真菌的分离培养。用于梨黑星病菌、苹果褐斑病菌和樱桃褐斑病菌的分离培养,成功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