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通过对芦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调查分析,得到其年环境容量为47248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303840人次,实际年游客量为160276人次,为游客年容量的52.75%。同时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今后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使保护区的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仕雄  陈果  谢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8-9840,9842
对安顺市龙宫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龙宫景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分别为57 879人次/d、47 174人次/d、10 502人次/d.而据调研数据得知,龙宫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约为43 887人次/d,远远超出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同时不断接近生态环境容量.基于此,提出促进龙宫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可能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游客对森林公园各旅游景观、景点游览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各景区、景点的日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森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11 3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288.45万人次;最大理论日游客容量为8 734人次,年游客容量为221.19万人次.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森林公园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骊山3个主要景区的实地进行了调查,以中青年游客的游览速度和观景时间为标准,用线路法计算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环境容量的日容量为11965人次,年容量为2957748人次,同时还计算了旅客日容量为8784人,旅客年容量为2171405人.  相似文献   

5.
以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着重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容量、社会心理容量、旅游设施容量和生态环境容量,采用“最低因子定律”,将上述容量中最小的容量值定为华山风景区的旅游容量;最后,结合华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对旅游容量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景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将森林公园的游客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好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贵港市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线路法、设施法对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通过研究发现,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年旅游环境容量为605 640人次,公园游客容量受旅游设施最大容纳值的限制,目前公园的年实际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容量.通过本研究,为森林公园游客规模的合理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明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大明山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大明山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面积容量法、卡口法、游道法测定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得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年生态环境容量为100万人/年,年旅游环境容量为74.5万人次,年;并对其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年接待游客合理容量不宜超过65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巴松错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用4个分量指标对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指出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空间环境容量是开发中的限制因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静态与动态的模型研究方法,从旅游环境容量角度入手,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从资源空间容量、经济承载容量、心理容量3个方面全面评估乌镇景区环境容量,计算出资源空间容量值为7 200人/d,经济承载容量值为6 914人/d,心理容量值尚未饱和,提出西栅景区游客合理容量为6 914人/d。在此基础上,针对景区存在的容量过载现象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增强景点间有机联系,调整景区内住宿结构分配,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加强相关部门调控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6 238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112.28万人次/a。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逢"假日旅游"高峰期却会出现游客流量严重超载。针对该旅游风景区游客接待状况及其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长白山北坡风景区历年游人数量资料和景区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旅客流量的时空特征、景区压力、旅客的季节分布特征,提出了旅游景区管理对策,并初步分析了长白山景区承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测定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环境容量、经济容量、心理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最终得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合理空间容量及进入景区的速度。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实际容纳游客人数与其合理空间容量的对比分析,发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全年空间容量处于未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  宋健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00-20601,20610
通过建立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博弈模型,对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均衡进行分析,揭示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动因,并提出确保博弈停留在均衡状态的对策。研究发现:游客和经营商在一次性博弈中,不治理环境是经营商的占优策略,结果导致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在游客和经营商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帕累托最优均衡(游客选择旅游,经营商选择治理环境)的实现,依赖于参与方(游客或经营商)对触发策略(旅游或治理环境)的选择。政府对经营商的监管可以强行促使其治理环境,从而改进博弈均衡的效率,实现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结果  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在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质量对游客森林环境感知满意度的负荷量最大,为0.74。②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P<0.05)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8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远离(0.90)>兼容性(0.88)>魅力性(0.84)>延展性(0.82),对4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中,运动设施与运动兴趣的负荷量最大,均为0.59。③从路径系数差异来看,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0.86)高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0.26)。  结论  森林景区环境质量和森林休闲运动体验均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森林休闲运动体验的影响大于景区环境质量;影响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运动设施的丰富性和森林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对于森林运动型旅游景区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森林休闲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图2表1参24  相似文献   

15.
改变环境容量传统的研究思路,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风景区环境容量量化评价模型,求取各环境要素的容载率,找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瘦西湖风景区总体上处于弱载水平(23.39%),但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又处于超载状态(139.31%).在超载状态下,瘦西湖风景区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为面状游憩空间面积、游船接待能力、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城市节假日的住宿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小爱  侯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9-6972
通过对熊耳山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景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0份,借助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精确计算了熊耳山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熊耳山的旅游性价比不高,游客普遍表示不满意;该景区的整体环境良好,游客的满意度较高;有部分游客对该景区的期望值不高;游客的重游意愿较高;与其他景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TSI总指数计算可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满意度为55.89%。最后,针对熊耳山存在的问题,从游览价值、环境感知、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几方面,提出了提升熊耳山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