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刊1973年第一期(总七期)上,就栗树良种、修剪等情况作过介绍。近几年来,栗树生产及群众性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良种化工作情况及其它一些有关问题作一简单叙述。 一、群众性优株评选及利用的情况: 我省自1962年开始,在1958年果树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栗实生材优良单株的评选工作。1965年以前曾选出红栗、无花、薄壳、郯城207等单株,以后成为群众性的工作,更有清泉1、2、3号、徐家1号、宋家早等。烟台地区原有的良种红光原限于莱西店埠东庄头一带,现已扩大繁殖至整个胶东半岛。自1971年以来,原先选出的优株已自发地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栗树良种化工作的广泛开展,栗树田间高接的工作量很大,但嫁接过程中仍存在着成活低、成本高等问题,这就促使研究、改进,因此以简化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980年北京高新一首先介绍应用蜡封接穗于板栗高接。我省各地相继试用。我县1982年也开始  相似文献   

3.
板栗一年生枝修剪反应规律的研究初报李体智刘清范桂兰邓践(丹东市板栗科学研究所118001)林树栋(东港市板栗工作站)丹东地区盛产板栗,现有栗树4.67万公顷,2480万株,最高年产量9360吨。栗树管理较粗放,对其修剪反应规律的研究甚少。为了搞好栗树...  相似文献   

4.
密植栗树控冠修剪技术研究陈述庭,李海立(河北省遵化市林业局064200)王润泽(河北省遵化市科委)目前,板栗正向矮密良种化栽培发展,但在修剪技术上仍沿用只疏不截的传统方法,以致造成密植栗树极性生长强,幼树期旺枝多,总枝量少,产量低,结果期树冠过早郁闭...  相似文献   

5.
栗树嫁接,是用实生栗树作砧木,改接良种栗树接穗。实生就不能保持采种母树的特性,品质优劣混杂,而且结果晚。嫁接改换良种可以克服这些弊病。在一般情况下,实生幼树15年以后才有收成,平均单株产2、3斤,而且增产幅度小。而例如在6年失砧木上改接良种栗,次年开始结果,4年后株产可达10斤以上。 本文所说的嫁接工作。主要针对我省大量实生幼树晚产、低产、品质混杂等问题提出的” 栗树嫁接在一些兄弟省有传统习惯,在我省也有个别地区(如莱西)已有长久的历史。从生产实践中看,栗树这一树种嫁接还是比较易成活的。 嫁接时期和方法 (1)砧本和接科 …  相似文献   

6.
燕山板栗是河北省著名的特产。但因多年来,无完整的修剪技术经验,特别是对放任生长的老衰栗树不进行修剪,因而造成树势衰弱,树梢干枯,结果枝发育极弱,不能继续结果,产量低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对放任生长老衰栗树树形的改造与修剪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放任  相似文献   

7.
<正> 栗树嫁接能否成活,在于砧木和接穗贮藏养分和水分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取决于嫁接技术。要提高栗树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选好接穗:接穗应选用优良单株,即具备丰产稳产、粒果整齐、较抗病虫、耐瘠薄、品质优良等条件。在萌芽前(3月上、中旬)采集,采早了不宜贮藏,采晚了芽子萌发,影响嫁接成活率。要选择无病虫、发育充实的粗壮发育枝,一般以选用一年生,  相似文献   

8.
栗树改接良种时,砧木截面伤口愈合得快,可避免或减轻风折和伤口染病的机会。有利生长和提早结果。在生产中发现砧木截面大而改接接穗数量少,则伤口愈合不好,没有接穗的一面枯死现象严重,为弄清此问题;进行了截面伤口愈合与接穗量关系的调查。 调查方法 分别于1981、1982、 1984年的10月底在本县桃曲乡的花果庄、陡兴庄、安口三个大队的栗树园,对当年改接的栗树进行了调查。1985年底又调查一次。方法是:(1)测量伤口愈合组织以下1厘米处的砧木直径,计算出各个截面面积;(2)测量截面愈合部分的面积,求得合个截面愈容面积占伤口面积的百分比;(3)…  相似文献   

9.
对板栗生物学特性的再认识及改革栽培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20世纪70年代曾专门从事过板栗新品种选育、幼树早丰产、大树改换良种、基地开发、高产优质等研究、推广工作,并多次到河北省迁西、遵化,山东省泰安、莱阳、招远、莱西,辽宁省宽甸等板栗主产区考察。现根据板栗发展形势需要,参考国内外对板栗研究的一些资料,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的材料,从对板栗生物学特性再认识说起,谈谈改革板栗栽培技术的若干问题,谨供参考。1 根据深根性及外生菌根的特性,加强土肥水管理实生栗树属深根性果树,若土层薄,根系浅,树的长势弱,树冠易平顶,鸡爪枝丛生,将大大缩短经济结果年限。栗树根的再生力低…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到2000年栽培面积为0.83万hm2,产量为1276万kg。但从当地板栗产区情况来看,树种以红栗子和实生栗树多,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引进了省内外板栗良种,采用大树低干嫁接方法,更新复壮,使其……  相似文献   

11.
栗树夏季管理技术板栗夏季修剪是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在生长季节进行的辅助修剪,通过夏剪,促进幼树扩大树冠:提早成形结果;结果树改善树势枝势和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一、嫁接后苗高60cm左右,在饱满芽上部摘心促生分枝,新枝生长...  相似文献   

12.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板栗栽培历史近百年.2006年全县板栗栽培面积6 480 hm2,其中20~40 年生的板栗栽培面积1 500 hm2.由于管理粗放,一直放任生长,树形紊乱,内膛光秃,产量低,果小质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放任生长栗树树形改造与修剪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在加强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经过修剪的树很快形成产量.沙尖子镇干沟村九组12 hm2树龄20~35 年生板栗园,2001年前未修剪时年总产7 560 kg,经过4年连续修剪,每666.7 m2产量由原来的42 kg逐步提高到338 kg,总产提高到60 840 kg,增产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全县1 500 hm2放任生长老衰栗树80%已进行修剪复壮,年经济效益200万元.现将放任生长板栗树树形改造与修剪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选用良种 按照该地板栗适生区的立地条件,可选用镇安大板栗、长安红明栗、北京燕红、山东金丰、海丰等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普遍生长良好,产量、品质都不错。 2 野生板栗嫁接 2.1 接穗采集与处理 接穗质量直接影响板栗树的生长势和结果。要选树冠外围上部,生长健壮,芽子饱满的枝条作接穗。接穗采集后,剪成长短一致的接穗(一般15厘米长),再按在枝条上所处的部位和粗细进行分级,捆  相似文献   

14.
板栗夏剪也叫生长期修剪 ,是近几年我市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适用于板栗幼树及高接换种树 ,主要是长势强旺的栗树。特别是进入盛果期前的幼树 ,更适应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的技术措施。1 板栗夏剪的好处  1)控制旺长 ,增加枝量 ,提早成形。幼树通过修剪 ,可以使旺枝变成中旺枝 ,进而增加有效枝量。 2 )提早结果 ,达到早期丰产。实践证明 ,进行夏剪的栗树较不夏剪的树提早丰产 3年以上 ,平均株产提高 5 0 %至 1倍。 3)控制树冠 ,降低结果部位。夏剪栗树树冠紧凑 ,能形成立体结果 ,可有效防止中下部秃裸 ,从而降低结果部…  相似文献   

15.
低产栗树改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树耐旱薄,分布广;栗实营养丰富,除可代替粮食,又可加工成多种滋补品,但至今生产中栗树总平均亩产量尚不足20kg。造成低产之原因,主要是长期采用实生繁殖所致。如用良种接穗对低产树进行换头,3~5年后,其亩产量可高达300~500kg。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一、低产树换头的原则 (一)确定好适宜的嫁接组合 所谓嫁接组合,是指砧木与接穗而言,它们是影响接后成活率高低与生长好坏的主要因素(表1)。  相似文献   

16.
嫁接繁殖是实现板栗良种化的有效途径。为此,1983~1987年的春季,我们采用高砧插皮舌接法,进行了板栗嫁接试验,总结出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如下: 1.选用生长健壮、旺盛的树作砧木,嫁接成活率可达 90%,而在相同条件下,小老树嫁接成活率为70%,前一年未接活的树仅44.40%。 2.选用发育充实、新鲜、粗壮的枝作接穗,一般接穗直径大于 0.5 cm的比小于 0.5cm的嫁接成活率高19.5%,随来随用的接穗比贮存40天的嫁接成活率高21.7%。因此,若用外地接穗,要做好贮存保鲜工作。 3.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据试验,板栗嫁接的最适宜气温为 18~20℃,若…  相似文献   

17.
用花桥板栗2号做供穗品种试材,一是以当年高接树的当年生枝为接穗,二是以成年树的当年生枝为接穗,采用秋季腹接的方式进行高接换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来源接穗高接换种后对板栗生长和结果无大的影响,从而为扩大良种板栗的接穗来源提供了试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京东板栗的主产区在河北省遵化、迁西、兴隆一带。遵化市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现在板栗栽培面积达2.2万hm2,年产量2.2万t,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2位。目前,遵化市有20%左右的栗树存在着产量极低、果粒小、品质差的问题;部分密植栗园品种杂劣,效益不佳;还有部分栗园由于修剪不规范导致光照条件严重恶化,枝条后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以致栗园郁闭,产量降低,病虫害严重。对产量低、品种劣的栗树进  相似文献   

19.
正宽甸县盛产板栗,全县现有板栗栽培面积5.3万hm~2,3 000余万株。‘宽优9113’是宽甸县板栗站经过20多年试验研究,在育种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栗树实生选择的育种程序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2011年12月经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获取林木良种证,已在生产中推广。该品种具有结实早、抗寒、抗虫、果个大等特点,深受广大果农和加工企业的认可和青睐,是宽甸县及周边县(市)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0.
彭树勋  侯立群 《落叶果树》1989,(1):14-15,13
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是实现核桃良种化,而嫁接繁殖则是实现核桃良种化的主要途径。在以往嫁接技术的研究方面多侧重于春季硬枝嫁接而对生长季节的绿枝嫁接研究较少,为此我们自1983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了核桃绿枝嫁接技术的研究并取得成功,解决了核桃良种快速繁殖问题。材料和方法 砧木为1-2年生苗、3-6年生幼树及成龄大树。在5-8月份用当年生长发育健壮的绿枝进行改接。接穗采自元丰、上六、阿七、阿九等优良品种(系)。 试验内容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砧木、 不同接穗、嫁接方法等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绿枝越冬及翌年生长结果情况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