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景冈 《土壤学报》1982,19(1):1-11
新构造运动是第三纪末以来的地壳运动,它与土壤的形成、分布有密切关系,作者有过一些论述[3,4]。近年来在长江三角洲的野外考察中,又看到很多较复杂的土壤剖面,感到用一般的土壤发育观点很难解释,但如联系地壳运动的概念,则可得到较恰当的说明。由此,我们整理本文提出分析成土因素必须有地壳运动的概念,方能阐明其本质。对苏联道库查耶夫提出的五大成土因素学说,我们曾作过评论[4],认为他的贡献虽大,但未能就更具综合性的地球内力作用方面进行分析,似还有不足之处。本文也是再次提出一些评论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空气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云生 《土壤学报》1965,13(3):344-353
土壤空气是土壤物理学研究领域内比较薄弱的一个分支学科[3].但是,它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和土壤肥力的培育过程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Вернаднский[7]曾以“无气体不成土壤”这句话来表达土壤空气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及建立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土壤空气状况,特别是氧气状况占着极其显著的地位。正如B.И.Вернадский院士以“无气体不成土壤”这句话完全正确地表达了土壤空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1910年.В.Р.Вильямс[1]关于土壤发生学及土壤肥力学说的问题中就指出了氧气状况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他把氧气作为高等和低等植物的生活要素,以及土壤中好气和嫌气过程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初步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是与常量元素(或称大量元素)相对而言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为n×10-4-n×10-3%,除了锰以外,一般不超过n×10-1%.有的微量元素是动物和植物生长和生活所必需,土壤中微量元素供给过量或过少的地区会引起植物和动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土壤碳水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分之一.一般认为,它在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根据Waksman和Stevens的“近似分析法",各种土壤的有机质中,“半纤维”的含量约在5-20%间,“纤维”的含量在0-5%间[2].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提供关于土壤碳水化合物本性方面的资料.近年来,借助于分离的方法,已经证明各种土壤中都有微生物来源的多糖存在.  相似文献   

6.
武玫玲  马毅杰 《土壤学报》1964,12(2):196-205
土肥相融是培育肥沃土壤的重要途径[1,2]。第一报[3]的研究结果,认为土肥相融的实质是土壤中有机矿质胶体的相互作用,有机矿质复合体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水稻土的腐殖质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福泉  吴介华 《土壤学报》1965,13(2):208-215
土壤的有机质状况与成土条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借助于腐殖质形成分析法,ТюРин确定了腐殖质形成过程的地带性规律。他指出,不同发生学土类,其腐殖质形成有着明显的不同[1]。Кононова把土壤腐殖质看作为一个高分子物质体系,她证明成土条件对腐殖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分祖形成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胡敏酸的本性方面[2]。另一方面,一些工作表明,有机厦状况的不同又将对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3]。因此,研究土壤的腐殖质状况,不仅有助于对土壤性质的了解,而且可为成土过程,从而为土壤分类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贾恒义 《土壤学报》1983,20(4):406-412
水解聚丙烯腈是一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它具有大量的活性功能基,如羧基(-COOH),胺基(-NH2),酰胺基(-CONH2)等等.这些活性功能基在溶液中离解,产生剩余价键,使聚合物离解成具有许多活性点的带电荷的离子.这种具有大量活性功能基的土壤结构改良剂,在土壤介质这一分散系统中,引起土壤胶体和金属离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变化和力学作用,使分散的土粒形成具有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土壤,使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有效地防止土壤板结龟裂[2,3],对作物出苗和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作用[6].  相似文献   

9.
华北平原广泛分布着一种具有灰白色紧实结壳的土壤,群众称为瓦碱(或岗瓦碱)。这种土壤在冀[1]、鲁[2]、豫[3]、苏[4,5]、皖[6,7,8]五省都有分布,一般认为这是一种碱化土壤,但其性质及形成过程还不够清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碱化土壤多分布于栗钙土、黑土及棕色荒漠草原土带,至于褐土带地区浅色草甸土发生碱化过程,在土壤学研究中还是一个新问题。因此,我们曾对山东、河南某些瓦碱进行了一些工作,今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志华 《土壤学报》1964,12(3):338-345
土壤腐殖质组成对土壤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土壤肥力的重要作用,已为前人所肯定[2,3,7]。土壤腐殖质组成决定于植被、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性质和土壤水热条件,不同土类之间由于以上几方面因子的不同,腐殖质组成亦不相同,各类土壤都有其特点,这方面的工作,已为丘林及科諾諾娃等总结过了[7,2],至于在同一类土壤上植被或耕作利用等的不同对腐殖质组成的影响,则研究尚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于拟定控制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河流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前人的研究工作为例,讨论了河流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对河流阶地、河流冲洪积扇、河谷形态、水系格式与河道变迁等对构造活动响应的模式、机理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我们通过河流地貌研究活动构造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河流演化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田间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造后的重盐碱试验地的水盐动态连续三年进行了监测和预报研究。在田间,监测了地下水的水位和矿化度、土壤盐分和水分、降雨和农田蒸散量等参数,同时针对现场试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在土壤盐分输运模型中,考虑动水不动水概念和吸附作用,在解水分运动方程时采用了更合理的改进型Picard迭代差分法。研究表明,在当前的自然因素和农耕活动中,试验地土壤中的盐分达到动态平衡,不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通过室内盐碱土入渗模拟试验 ,探求了膜下滴灌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含盐量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滴头流量的增加 ,地表积水范围增大 ,湿润体垂直距离减小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灌水量的增加使得湿润体的范围增加 ,同时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加 ,湿润体范围增大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但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和超过作物耐盐度的淡化区的发展 ;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使得达标脱盐系数减小。这对合理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体系开发盐碱地提供一定的指导 ,有利于为滴灌系统的设计提供更合理的技术参数和进行膜下滴灌条件下的盐分管理。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景观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国家级丹江口多功能水库 ,对库区水土流失机理研究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土壤侵蚀区位定义为土壤侵蚀发生区位、致灾因子及治理措施区位 ,其区位含义不同于前人的土壤侵蚀区位理论。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景观以武当山镇—浪河镇一线为界具明显的 2分性 :南部土壤侵蚀景观呈斑块状分布 ;北部土壤侵蚀景观多为定向排列的廊带状。这一景观结构的形成与公路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地壳物质组成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effect of repeated short time wheeling on long-term changes in soil structure and pore functioning reveals a great uncertainty. On the one hand it is told that soil structure elements are rigid and do not undergo intense changes in pore func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short loading interval during each single wheel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lete deteri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elements and pore functions is assumed to occur, which also results in changes of the shrinkage pattern, soil strength including even strength regain. Consequently, the effect of wheeling on soil deformation and stress/strain distrib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a soil bin which contained Hiwassee clay at the NSDL, Auburn. If the soil is very strong due to aggregation, plow pan formation or dryness, soil stress applied by repeated wheeling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primarily vertical soil particle displacement in the Hiwassee clay soil while during repeated wheeling (up to 10×) a more pronounced displacement linked with a more intense movement of particles can be proofed.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wheeling events, new platy or again coherent structure elements are formed, which create a very different pore system. The more intense is soil wheeling, the smaller is the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the higher is the unsaturated one at a given pore water pressure value. Such changes are the more pronounced the more completed is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still existing aggregates into new units like plates. Due to shear becaus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il displacement even under dry conditions such aggregates can be redisturbed and a coherent but very compacted soil horizon can be formed. Under those conditions the values of bulk density are even higher than the Proctor density.  相似文献   

16.
土壤冻结、消融期水盐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汝林 《土壤学报》1982,19(2):164-172
季节性冻土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主要是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区的温带至亚寒带地区,它包括了我国三北(西北、华北及东北)多数平原区。在三北平原地区,一般季节性冻土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0.5-4.0米,冻土存在历时长达4-8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放射性I131和S35研究松沙土土体和地下水盐分的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土表土盐分积累的来源,不仅与地下水埋深及其矿化度有关,而且与土体盐分再分配有关。本试验是利用放射性I131(NaI131)和S35(Na2S35O4)的示踪方法,探讨在含盐地下水正常补给情况下,土体和地下水盐分运行的一些规律,有助于全面了解表土积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水肥状况对土壤剖面中锰的移动和水稻吸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旱轮作条件下水麦缺锰是四川冲积性水稻土上主要的养分胁迫问题,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作者利用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状况对四川两种典型冲积土中锰的迁移,转化及其对水稻吸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分析的空间土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生物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土壤生物的空间异质性是很关键的。土壤生态学和空间生态学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空间土壤生态学关注空间在土壤生物种群结构及动态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的分析,内容包括空间土壤生态学的提出、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影响土壤生物分布格局的因素、尺度,土壤生物空间分布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的作用,其中包括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土壤生物对局部干扰的响应、土壤生物空间格局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对子午岭地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子午岭地区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指出:子午岭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岩性疏松、地貌类型齐全、沟深坡陡、降水丰沛、降雨强度大、冲刷强烈,具备了各科侵蚀过程的发生条件。但由于地面覆盖着良好的植被,侵蚀很轻微。子午岭地区作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样板表明,大力恢复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核心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