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戴昌达 《土壤学报》1964,12(2):164-171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土壤调查制图已经开始应用航空象片[1,2],但仅仅作为辅助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摄资料才得到广泛的运用,并且开展了航空象片土壤判读的研究,在室内的象片分析方面,取得不少成果,这样就大大压缩了野外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调查制图的精度与速度。可是国外的工作多半在自然植被保存较好、土壤受人为影响不大的荒漠草原、干草原及森林地区。  相似文献   

2.
自1972年美国发射资源卫星以后,国内外土壤学界纷纷用卫片来作为土壤调查的工具[1-3,6]。在水土流失调查制图中也是如此[9,11]。然而,由于卫星胶片信息损失达20%以上[7]、目视判读的主观性和难于定量化,故即使用1/25万-1/20万的合成片调查判读,也只能达到1/50万-1/100万的调查制图精度。随着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用卫星磁带图象进行分类制图的应用试验,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10],甚至有的达到应用的程度1)。这与卫星磁带图象的信息很少损失有关;同时也因这种技术具有比目视判读更客观、更定量的突出优点。因此,这种遥感技术有可能达到1八。万-1/20万的调查制图精度。  相似文献   

3.
杨补勤 《土壤学报》1966,14(1):107-110
我国士维制图工作开展的历史虽较短,但有自己的发展道路。继全国土壤普查以后,近年来开展了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国营农场为单位的上集详测研究[1-3]1),这是一项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的工作。为了使土级调查制图工作满足生产上的需耍,发挥大比例尺士级调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巫需多作这方面的经验交流和问题讨论,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问题,淡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土壤遥感自动分类与制图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文 《土壤学报》1982,19(2):184-193
自从美国通过所发射的第一、二、三颗资源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航天遥感资料以来,很多国家都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土壤自动分类与制图的试验,企图用以提高土壤调查制图工作的质量与速度。但从所发表的资料看来,均没有说明所得最后结果是否能满足所需精度的要求[1,2,5]。  相似文献   

5.
李锦  曹锦铎 《土壤》1983,15(6):226-232
1980年在广东省博罗县我们利用航判制图的方法编制了全县1/10万土壤图(制图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并以该图作基础,结合调查分析的资料,编制了土壤综合肥力图、土壤资源图、土壤区划图等图件,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及其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是以一千万分之一的《中国土壤图》为底图,收集国内有关单位的资料1-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熊毅等,1965)整理后编制而成。又缩影成一千八百万分之一。解放以来,我国土壤化学和农业化学工作者,在土壤磷素养分和磷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为编制本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资料的平衡性和系统性不够,所以编制过程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收集的资料较少,有待进一步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7.
卜兆宏  唐万龙 《土壤学报》1985,22(3):275-289
本文通过大量剖面资料,应用综合数值分析法分类,取得了南疆各类土壤的主成份方程、散点图和类间界限指标等结果,为南疆例行分类系统的修订,提供了较充分依据。经32个剖面验证表明,其结果可供今后南疆土壤调查制图参考。这样的属性分类,还有利于野外识别土壤和确定其改良的难易程度,使调查成果发挥实效。着重讨论了南疆盐土与盐化土壤的分类(级)的界限指标。其划分盐土的指标主要有五项,关键是整盐、Na+和3.43%的表盐。  相似文献   

8.
王浩清 《土壤》1990,22(6):317-322
文章就土壤调查中有关土壤分类单位和制图单位,制图比例尺的选择、调查路线的间距,剖面的数量、土壤界线及精度等技术问题表述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面向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制图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土壤系统分类方案已经基本形成,但还没有相应的土壤调查方法技术研究。按照传统土壤调查的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面的思想与办法,采用空间内插技术,在研究区的4条实验路线上共挖掘了64个剖面点,通过这些剖面点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了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并勾绘了土壤类型界线。再用1条检验路线对勾绘的土壤图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检验路线上设置的20个检查剖面点中,其中19个剖面点与实际情况相符,正确率95%,说明使用内插法进行面向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制图是可行的。再结合土壤景观可以辅助土壤调查工作者更高效地确定土壤类型、勾绘土壤界线。  相似文献   

10.
王庆云 《土壤学报》1984,21(4):351-357
湖北省土壤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土壤调查手段的限制和分类诊断指标不齐全,迄今不仅对土壤分类命名有争议,而且对土壤分布界线也无定论[1-3]。随着全国、全省土壤普查成果资料汇总工作的需要,急待研究与确定我省境內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界线。遥感图象具有宏观性、多时间性、多波段性、综合性等特点,为客观地解译土壤类型和分布界线提供了科学手段。近年来国内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4-7]。本研究旨在应用卫片的宏观性,解译我省境内红壤、黄棕壤、黄褐土的地理分布,并提出核查验证的土壤分类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新疆土壤中Fe,Mn,Zn,Cu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分布.Fe的全量0.3-5.1%(平均值为2.4%),有效态含量0.16-504.00ppm(18.20ppm);Mn的全量59-1550ppm(564ppm),有效态含量0.38-41.60ppm(4.86ppm);zn的全量9-216ppm(75ppm),有效态含量0.08-11.84ppm(1.00ppm);Cu的全量5-145ppm(28ppm),有效态含量0.06-19.20ppm(1.22ppm).  相似文献   

12.
王勇辉 《土壤通报》2017,(2):413-419
选择艾比湖湿地为研究区域,针对土壤中的氮进行定量测定,讨论研究区土壤全氮的含量、密度和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7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整体偏低;土壤全氮含量均随土深度的增加而依次减少;土壤全氮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表土层(0~20 cm)。全氮蓄积量排序依次为盐化草甸灌木荒漠小乔木荒漠寒湿性针叶林干涸湖底荒漠河岸林盐生灌丛。七种不同类型土壤类型的全氮总储量为4691903 kg。上述结果可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博格达山北坡土壤形成特征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诚 《土壤学报》1987,24(1):77-85
博格达山北坡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有腐殖质化过程、粘化过程、钙他过程、残余盐化-碱化过程、高山融冻过程.土壤风化程度低,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粘粒SiO2/R2O3为2.84-3.54,各土类差别不大,R2O3,沿剖面无明显移动.本区山体高大,土壤垂直分布完整,在天山北坡有代表性,并具温带荒漠土壤的垂直分布特点.土壤垂直分布东、西差异明显,西部完整,东部无荒漠土壤和高山草甸土.  相似文献   

14.
重新被“激活”的土壤无机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彦  王玉刚  唐立松 《土壤学报》2016,53(4):845-849
荒漠区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一直被忽略。但2006年前后,若干研究显示干旱荒漠区具有潜在的碳汇功能,一直被认为是死碳的土壤无机碳开始受到关注,长期被忽视的干旱荒漠区无机碳碳循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续的研究显示,土壤中的溶解性无机碳并非来自土壤本身的碳酸盐,而是来自土壤空气或大气,是现代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温度的变化改变了CO2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催生出一个日出夜进的"无机呼吸"过程。这个"无机呼吸"过程在广义干旱、盐碱土区普遍存在;在土壤生物过程微弱的荒漠区,可以主导地-气界面的碳交换。盐碱土改良过程中溶解性无机碳的淋洗,更可以直接形成储存于地下咸水层的无机碳汇。总之,在生命过程微弱的干旱荒漠区,无机碳过程可以主导地-气界面碳交换与碳汇的形成:尽管这里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土壤碳酸盐,而是土壤中的溶解性无机碳。  相似文献   

15.
大型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光伏电站内外局地小气候的差异,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对照点和光伏电站内观测点观测得到的基本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辐射)和土壤温湿度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结果]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相对湿度增加3.93%,这种影响在较干日和夜间表现的更明显。在布设光伏电站后风向由原来的东北风转为以东风为主,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局地风向更加单一。对于风速而言,在布设光伏电站后大风速出现的比例显著降低。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风速减小了53.92%。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20,40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降低17.20%,16.75%和16.09%,对浅层的影响大于深层。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显著,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平均土壤湿度增加了71.61%。[结论]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的湿度增加;风向变得单一,风速减小;土壤温度降低和土壤湿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在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区空间数据和土壤侵蚀空间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森林草原植被区、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在森林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41.92%,水蚀土壤侵蚀指数比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346.90。在森林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70.45%,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449.40,水蚀最为严重。在温性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风混合侵蚀为主,风蚀微度-水蚀剧烈的百分比最大,为33.01%,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633.45,水-风混合侵蚀最为严重。在荒漠半荒漠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风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99.65%,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589.78,风蚀最为严重。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高山土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青的大高原,也是一个独特的土壤区域.本文主要论述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高山土壤形成的影响,对本区主要土壤类型和区域特征也有所讨论,意欲对高山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土壤区划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壤空间分布的分形与分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形理论,对中国土壤空间分布的分形性质进行了定量研究,所得结论为:(1)中国土壤空间分形结构特征客观存在,南方水稻土、黄刚土等53类土壤斑块的周长-面积关系客观存在;(2)中国各土壤类型中,寒漠土分维最大,为1.952,灰漠土分维最小,为1.158;寒漠土斑块镶嵌结构最复杂,灰漠土斑块镶嵌结构最简单;(3)随着我国土壤类型从华南→东北→西北的变化,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总体增大;在青藏高原区,各土壤分维出现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分布,随着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的逐渐升高,土壤分维总体变大;(4)中国各土壤类型中,寒漠土稳定性指数值最大,为0.452 4,其斑块镶嵌结构稳定性最高,灰褐土斑块镶嵌结构稳定性最低,稳定性指数值为0.001 3;(5)随着我国土壤类型由南向东北的变化,各土壤类型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指数总体变小;在青藏高原区,由东南向西北,各土壤类型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指数总体变大;(6)就中国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而言,中国土壤类型斑块空间分布的几何属性对其分维大小可能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玛纳斯河流域47个残遗荒漠植被样方数据为基础,发现研究区植被与土壤理化性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分异规律,白梭梭群落、梭梭群落、琵琶柴-梭梭群落、梭梭-柽柳群落、柽柳群落、盐化灌木群落对应土壤的总盐含量、总有机碳含量依次递增,而土壤中砂含量却依次递减,这充分说明荒漠植被类型和对应的土壤类型之间有较好的指示关系。基于上述分析,利用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壤图复原研究区大规模开垦前植被格局,并将复原的植被图和基于TM影像解译的研究区现状植被图比较分析,发现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大约有20.37万hm2的荒漠被开垦为农田,主要分布在灰漠土上。利用荒漠植被和土壤之间较好的指示关系复原玛纳斯河流域未开垦前的原生植被有助于指导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Nine pedons and 30 surface samples were taken, described, and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sertification on soil quality indices, mineralogical, and micro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regions (desert, semi-desert, non-desert) in central Ir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ving from a non-desert to a desert area decreased soil quality indice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from 0.5% to 0.2 %) and microbial respiration (from 1.59 to 0.11 mgCO2 g?1 soil). By contrast, increases were recorded for bulk density (1.2 to 1.9 Mg m?3) and soil salinity (5 to 19 dS m?1). Soil in the non-desert area had a sandy texture that led to good drainage conditions, while soil in the desert area had a clayey texture that led to poor drainage conditions. The mineralogical assemblage of the soil wa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for all the three areas, with illite and chlorite being the main minerals. Kaolinite and smectite were present in lower concentrations. The micromorphological evidence showed that the main microstructure of the non-desert region was granular,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this area. In the desert region, platy structure was abundant. Overall, a more thorough perception of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was gained by studying its impact on soi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