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处理在野外测试中得到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资料,采用了曲线拟合方法。通过处理,建立了降雨时间与地表径流系数、渗透时间与土壤渗透量、渗透时间与渗透速度关系方程,在比较两组方程中,选取了具有较佳拟合效果的一组方程作为在实际应用中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运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径流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的土壤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主要因子是土地利用方式、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土壤总孔隙度和雨强。据此,提出了充分利用干旱地区有限降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九寨沟林下地表径流及其与地表和土壤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小样方人工模拟降雨,对九寨沟不同植被下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事件下,地表草本盖度、苔藓盖度、凋落物盖度对地表径流量影响程度较大,而土壤初始含水量和腐殖质厚度的影响不大;同一坡度上不同林地类型的地表径流量无明显规律;相同林地类型上,辽东栎林下地表径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冷杉林和云杉、辽东栎混交林下地表径流随坡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土壤磷向地表径流迁移的提取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磷随降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是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通过天然降雨径流小区,动态监测溶解态磷在降雨径流-土壤系统中的迁移,研究坡耕地表层土壤水浸提磷(WEP)和降雨径流溶解态磷(DTP)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统计软件线性回归土壤WEP和径流DTP关系,拟合方程,y=0.281x-0.179(R=0.943)。方程斜率表示降雨径流溶解态总磷浓度对土壤不稳定磷浓度的提取系数。经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检验,该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整体性显著。土壤磷提取系数方程可实现磷素从农业营养元素向水环境污染因子内涵的转换,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一种估算农业非点源磷素污染潜在负荷的简单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林地地表径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6.
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溶质相互作用深度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在对国内外有关降雨-径流-土壤学质相互作用深度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试验资料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黄土地区特点,提出了等效迁移度概念,分析了等效迁移深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定点观测试验,研究旱地土壤在降雨条件下产流量,氮素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旱地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与厢沟种植大豆,可有效的减少地表径流量以及因地表径流引起的氮素流失,且两者共同作用时,效果更明显。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厢沟种植大豆、秸秆覆盖+厢沟种植大豆的径流总量分别减少21.7%,24.2%,39.5%;NH+4-N流失量分别减少40.8%,49.3%,64.4%;总氮流失总量分别减少23%,34.1%,62.2%;水溶性氮流失总量分别减少31.4%,60.3%,62.2%。同时,秸秆覆盖与厢沟种植大豆共同作用时比两者单独作用更能有效的减少NO-3-N流失总量。  相似文献   

8.
土壤溶质迁移至地表径流过程的室内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关于土壤溶质迁移到地表径流,现有研究大多是概念性的认识,对迁移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定量研究却很少。该文为了量化研究土壤溶质迁移流失过程及其作用机理,通过设计2种水文条件即土壤水分饱和和土壤渗流条件,其中土壤渗流条件设置了2种水头(5 cm,10 cm),采用人工模拟5组不同地表径流流速,分别研究土壤溶质迁移到地表径流过程中4种途径:土壤侵蚀、伯努利效应、扩散和对流。试验结果表明了伯努利效应导致土壤溶质迁移量增加;特别是在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当地表径流流速从55 mL/s升到 200 mL/s时,伯努利效应引起的土壤溶质流失通量占总流失通量的比例从14%升到53%,在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混合层深度小于5 mm;但是在土壤渗流条件下,混合层深度随着水头的高低和径流流速的大小而变化。土壤溶质迁移过程同地表径流流速和地下水位高低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根据福建省62个流量站1956~2000年实测水资料,分析福建省径流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计算福建省和各行政区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量和不同频率保证率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沙地栽植大扁杏林对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西地区沙地降雨后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在该地区选取大扁杏林,对其保持水土的效果进行研究。在辽西典型沙地栽植的大扁杏林和未造林地设立径流小区,于2012、2013和2016年进行定位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测期间,大扁杏林小区和对照小区(未造林地)内植被盖度和植物种类大大增加,大扁杏林小区乔木郁闭度高于对照65%,灌木覆盖度高于对照5%,草本覆盖度低于对照20%,植被总盖度高于对照2%;2)2012年大扁杏林小区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为109.95 m~3/hm~2和0.69 t/hm~2,2013年和2016年再无径流和土壤流失发生。对照小区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由2012年的902.3 m~3/hm~2和52.21 t/hm~2降至2013年的178.2 m~3/hm~2和4.1 t/hm~2,至2016年无径流和土壤流失发生。综合来看,辽西地区沙地栽植大扁杏林可最终形成相对较高的植被盖度,是减少这一地区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数学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侵蚀土壤的研究,必定对这一研究有所推动。本文用宁夏固原县侵蚀土壤的观测资料,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对侵蚀土壤的数值分类、不同侵蚀土壤类型与侵蚀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水土流失区,夏秋季节土壤因高温缺水致使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难于成活。为了揭示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寻求植物安全越夏的栽植深度,对三种主要侵蚀土壤,在不同植被下,4—9月份进行了定点土壤水分观测。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母质红壤和紫色土,在夏秋季节,土深30厘米左右的水分含量变化比较稳定。而花岗岩母质红壤,30厘米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明显的较上层高。同时说明地被物对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并提出了在花岗岩流失区,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栽植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方花岗岩区不同侵蚀土壤治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岗岩红色风化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其中的红色粘土层质地粘重且被铁铝氧化物胶结,与其下部的砂土碎屑层相比具有很强的抗蚀能力,对该区侵蚀的发展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保留红色粘土层和砂石碎屑层裸露两种类型的侵蚀土壤在治理过程中保持措施的选择、植被和土壤肥力的恢复与土壤发育特点进行对比,说明了花岗岩区的侵蚀土壤在保留红土层时,土壤退化的程度轻,治理较容易,植被和土壤生产力的恢复较快;一旦红土层被侵蚀贻尽,侵蚀的速度加快,治理过程中植被和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也慢.  相似文献   

14.
The permeability of glacial till soils having mainly montmorillonite in the clay fraction was negligible when the 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 (ESP) exceeded 15 to 20. Relatively higher permeability values were obtained in soils containing gypsum, but water transmission through such soils was negligible above ESP of 30 to 35. The relative decrease in permeability with increase in exchangeable sodium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ESP and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solution but is affected by the types of clay minerals.  相似文献   

15.
几种土壤对氟的吸附和解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南地区6种土壤8个层次的氟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氟吸附与Langmuir、Freundilich和Temkin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花岗岩发育土壤的氟吸附量明显大于红砂岩和紫红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赤红壤、砖红壤、紫色土和黄棕壤性土吸附的氟可为0.1mol/LKOH完全解吸,而红壤和黄棕壤的氟解吸部分滞后,滞后的原因与14nm过渡性矿物较多有关。上还土壤吸附氟均不能被水完全解吸,解吸率因土壤不同而不同。花岗岩发育土壤的氟解吸率(26.9%~40.0%)比其他母质土壤(4.8%~94.2%)低。供试土壤对氟吸附和解吸的差异与土壤矿物特性,尤其是氧化物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The investigation attempts to ascertain rates and amounts of soil erosion from a small unvegetated area (120m×15m). Measurements from markers embedded in the soil indicate a removal of 10 mm per annum on 5°C slopes, 32 mm per annum on 45°C slopes, and 43 mm per annum on 62°C slopes. A sediment trap indicated that in a week when there was 56·8 mm rain, approximately 60 g/sq m was eroded. Results of the work are used in an explanation of the eroded soils of a much larger area, known as the Lower Swansea Valley.  相似文献   

17.
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于 2 0 0 2年在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上进行 ,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 (P 0、30、70、15 0和30 0kghm-2 )麦稻轮作中土壤径流磷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 :在麦稻轮作期间 ,除最高施磷处理P 30 0kghm-2的径流磷损失达到P 0 75kghm-2 外 ,其余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径流损失的磷最多也不足施磷量的 0 1% ;但径流中溶解磷浓度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磷浓度的阈值 ( 0 0 2mgL-1) ,故农田径流携带的磷长期进入水体也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径流携带的磷以产生第一次径流时为最多 ;径流磷中以颗粒磷为主占总磷的 6 0 %以上 ;溶解磷则在 4 0 %以下 ,而溶解磷中以有机磷为主 ,除P 30 0kghm-2 处理外 ,其余处理的径流中溶解有机磷占总溶解磷的 5 2 0 %~ 76 2 %之间。因此 ,仅测定溶解的无机磷作为溶解磷组分 ,必将低估径流溶解磷的数量及其贡献 ;施肥未增加当季径流中溶解有机磷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庞振祥 《土壤学报》1980,17(1):85-88
昆山县城北同心圩,地处太湖湖东阳澄低洼圩区,田面高程2.3-3.3米(吴淞基面),近半数农田在汛期常水位以下,土质粘重板结,通透性差。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双三制面积逐步扩大,使土壤渍水时间加长。  相似文献   

19.
水分和温度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彭千涛  范钦桢 《土壤学报》1984,21(4):387-394
钾是植物的重要养分之一。由于土壤中存在着不同的矿物,因而产生钾的释放和固定,但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水分状况是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水分状况对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问题,受到了土壤研究者的注意,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无一致的结论,例如Omuetiand[1]等认为。用风干土测定的交换性钾能很好反映土壤供钾状况,而Luebs等[2]则认为,以用新鲜潮湿土测定为好。为了更好的反映土壤当季的供钾水平,合理使用钾肥,以及发挥土壤钾素的潜力,因此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有实践意义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包括各种作物、绿肥和水生绿肥在内的植物残体,在广州和无锡的水稻田和旱地中的分解速率。广州与无锡两地的年均温相差6.4℃,年降水量相差550mm,当供试土壤相同时,同一植物残体在广州的分解速率显著地较在无锡的为大。但同一植物残体在广州红壤介质中(pH:4.60;粘粒:44.0%)的分解速率,与在无锡黄棕壤介质中(pH:7.72;粘粒:34.5%)的分解速率很相近似。看来,植物残体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土壤中的分解速率,由于土壤性质的影响,并不一定要比北亚热带土壤中的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