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锡川 《土壤》1991,23(1):31-34
海门县通东地区主要土壤为盐土,土壤养分贫乏,产量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于采取了以治水、排盐、改土为重点的综合措施,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粮、棉平均单产分别达468公斤/亩和57公斤/亩。但到70年代以后,粮食平均单产一直在500公斤/亩左右徘徊,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平均单产降至33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巫绪英 《土壤学报》1966,14(2):234-237
紫云英在芜湖地区是一项主要肥料.近几年来种植更为普遍.1965年全专区种植面积达190万亩,占水田面积48.7%.但是,有些地方在栽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鲜草产量极不均衡,如郎溪、广德、宣城等县的丘陵地区鲜草平均亩产1000—2000斤,最低的只有300—400斤.而南陵、芜湖等县的圩坂区平均亩产能达到3000-4000斤,最高的可达万斤左右.此外,在不同年份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鲜草产盆差异也很大,如我所在1960年获得鲜草亩产4000斤,而1963年因受秋早影响亩产只有2000斤.  相似文献   

3.
宋炳奎  郞子美  夏增禄 《土壤》1961,4(1):17-19,22
河南省长葛县坡胡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马同义同志,不仅是深耕改土的专家,而且是栽培玉米的能手,早在1955年就利用深翻和选用黄马牙良种,创造了亩产1,073斤的丰产成绩,1956年13亩地平均亩产823斤,1958年513南平均亩产568斤,最高亩产1,319斤,1959年由于推广了他的深耕改土和玉米的栽培管理经验,坡胡人民公社12,657亩早玉米平均亩产657斤,其中9,800亩大面积丰产单产平均800斤以上,并出现了110亩千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生产中,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差异,粒重的波动很大。如郑引一号小麦,千粒重的变化常在30—38克之间,甚至更大些。这是造成产量不稳和影响高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单产在700斤以上的高产区,往往由于千粒重的影响,而不能高产再高产,已成为生产中一个突出而又急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小麦的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的不同产量结构会形成不同的产量水平,但是相同的产量水平,在不同年份中产量结构也有很大差异。我们从1975~1979年河南省十多个小麦高产单位(1000斤产量水平)的典型地块来看穗、粒、重的变化情况如(如表1)  相似文献   

6.
<正> 在云南高原的山间盆地,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原水稻。其栽培历史,有记载的竟长达三千余年。近年来,由于气候的有利变化,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水稻不断获得高产:出现了平均亩产上千斤的县(面积十余万亩);1982年,大理县(海拔1991米)三万亩“滇榆一号”平均亩产1300斤,最高达1887.79斤,夺国内粳稻单产之冠;宾川县(海拔1438米)的“桂朝二号”平均亩产2111.5斤,超过我国杂交稻的最高单产,创国内一季稻单产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河北省多年冬小麦产量和冬麦区气候资料,采用改进的气候产量分离方法,分析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河北省冬麦区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a上升0.5℃,春季气温也是升高的,但不如冬季升温明显,平均每10a上升0.3℃;冬小麦产量与冬季、春季降水量相关不明显,而与冬季、春季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北省冬小麦实际单产呈逐年增加趋势,每10a约增加1125kg/hm^2;而气候产量与冬小麦实际单产变化明显不同,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波动性逐年增大,近年气候产量波动幅度达到±300kg/hm^2.从总体看,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a减少52.7kg/hm^2。气温造成小麦产量波动幅度一般在±10%之间,但随着小麦实际单产逐年提高,气候变暖对小麦单产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乔樵  沈善敏  曾昭顺 《土壤学报》1979,16(4):329-338
田间观测比较证实:耕地黑土的水分状况和农田水分循环过程不仅受气候因素所控制,同时也明显受作物种类不同所影响。因此,不同作物下黑土农田的水分状况,表现在土壤湿度水平、各水分时期出现时间、作物收获后残留土壤中的水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小麦地蒸发强度大,蒸发高峰出现早且具有最大的年总蒸发量;大豆、玉米等中耕作物蒸发强度弱,蒸发高峰出现晚且具有较小的年总蒸发量。因此,在同一年里小麦地土壤湿度通常要比大豆、玉米地低,残留在土壤中的水分因而也最少。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作物栽培模式、耕作措施及养分水平对东北黑土区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耕作措施的小麦-玉米-大豆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深松耕作水分利用效率高达1.42kg/hm2·mm;自然降水条件下高肥区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适宜水分条件下高肥区、中肥区与有机肥区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充足水分条件下中肥区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及养分平衡特征,利用开始于1979年的哈尔滨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以小麦-大豆-玉米轮作(3a)为一个周期,选取对照(不施肥,记作CK)、常量氮磷钾化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75、15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K2O共施75 kg/hm2,记作NPK)、常量有机肥(施肥18 600 kg/hm2,记作M)、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施量同NPK,有机肥施量同M,记作MNPK)和二倍量氮磷化肥有机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150、30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有机肥共37 200 kg/hm2,记作M2N2P2)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作物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变化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1)较CK,长期平衡施用化肥或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作物产量,多年平均增产率分别在82.5%~91.6%(小麦)和35.6%~40.9%(玉米)之间。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增产效果表现为M2N2P2MNPK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2)长期不施肥处理小麦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推移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3.93和42.61 kg/(hm2·a),大豆则以7.409 kg/(hm2·a)的速率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的增加呈总体上升的趋势。3)在该试验条件下,长期施用常量化肥处理(NPK)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MNPK)土壤氮亏缺量分别为29.7和17.5 kg/hm2,磷盈余量分别为33.4和61.2 kg/hm2。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亏缺量在30.4~73.0 kg/hm2之间。MNPK处理氮、钾供应状况有所改善,较NPK处理分别增加12.2和27.6 kg/hm2。4)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降雨量、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5)在黑土小麦-大豆-玉米典型轮作制度下,基于土壤养分平衡特征提出"稳氮、减磷和增钾"的施肥策略。该研究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壤深层储水对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陕西关中和晋南台塬区,广泛地流传一句农谚:“麦收隔年墒”。意思是说,冬小麦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前一年雨季降水对土壤墒情补充和恢复的程度。这句简单的话是群众干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条小麦生产的重要规律。远在五十年代,我们也发现,在春季干旱严重的年份,冬麦单产依然可以达到四、五百斤以上[2]。  相似文献   

12.
宁南山区坡改梯作物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项目区6个重点小流域实施坡改梯工程后不同年限的作物产量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限梯田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和马铃薯产量均以5年以上梯田最高,其次为3~5年梯田,与坡耕地相比,水平梯田修建3年后能够达到增产效果,5年以上的梯田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梯田修建初期,种植小麦和玉米均会出现减产现象,但种植马铃薯不会减产,在配套相应的培肥措施的条件下,修建当年种植马铃薯就能达到增产效果,因此马铃薯可作为宁南山区水平梯田修建初期种植的先锋作物。  相似文献   

13.
徐州地区是江苏省花生重点产区,主要集中在地区东部新沂、东海、赣榆三县,常年花生面积占总耕地的10—20%,三县北部岗岭坡地,花生面积一般在30%以上。1981年三县花生产量占全地区的87%,占全省52%,平均单产308斤,最高单产1160.4斤。近年面积和产量都提高较快,实践证明三县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花生生产。然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产量年际波动很大,三县历年平均变动系数达22.7%,波动幅度之大,在各主要作物之上。影响花生产量逐年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气象条件对花生产量影响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4.
<正>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利津、垦利、沾化等县及东营市,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冬小麦是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但是长期以来,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亩产百斤左右,比所在地区(惠民地区)小麦平均单产低100多斤。造成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很多,但是从位于三角洲内的黄河农场看,即使在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产量波动仍较大,这表明气象条件对该地小麦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地历年小麦产量和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气象角度探讨该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北方12个冬小麦品种(系)和美国德州3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和拔节期有限补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之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浆期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论旱作还是有限补灌,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之间产量、WUE、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灌浆过程的进行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灌浆中后期达到最大。小麦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在旱作条件下高于有限补灌。在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生育期降雨较常年减少1/3,属于严重干旱年份,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相关性,但到灌浆中后期和后期却达到显著相关;小麦拔节期补灌100mm水分后,不同基因型小麦表现出明显的水分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并且灌浆期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WUE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在灌浆中后期和后期达到极显著相关。因此,旱地冬小麦灌浆中后期和后期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筛选高效用水品种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明长期常规施肥下灌淤土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的关系,为灌淤土小麦施肥管理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级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点中灌淤土的4个代表性监测点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淤土长期耕作施肥近20年,小麦产量呈现出极显著的增长趋势,年均增加117 kg/hm~2,多年平均产量5 354 kg/hm~2;无肥区小麦产量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减产50 kg/hm~2,多年平均产量1 420 kg/hm~2.小麦产量与化肥NP、总施肥量(有机加无机)NP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前者呈对数关系,后者更接近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 5、0.395 5.小麦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平均年下降速率0.250 1 kg/kg,施肥区相对于无肥区的多年平均增产率371%,其中,在单施化肥情况下,前者平均年下降速率为1.766 4 kg/kg,后者表现出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则前者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后者年均增加30.9个百分点.施肥是增加灌淤土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采取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方式,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增施氮钾肥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其中小麦和棉花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9%和41%。但因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五十年代初粮食亩产平均仅100斤上下[1]①。  相似文献   

18.
“沤改旱”变一熟为二熟是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生产上如果安排不当,就会带来很大损失.例如,1958年兴化县林湖公社姚家大队改旱800亩,使三麦面积一下由1164亩扩大到1936亩,由于劳畜力和肥料跟不上,三麦单产平均只有50斤.1959年以后,该队逐年在沤改旱地区扩种绿肥,使绿肥面积由200亩扩大到800亩,粮盒单位面积产量由1959年的260斤上升为1963年的428斤,说明沤改旱后种植绿肥是沤田改良利用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一熟沤田地区群众尚缺乏种植绿肥的经验.为此,1963年秋我们在兴化县林湖公社姚家大队和严家公社严家大队沤改旱田上进行种植绿肥和施用磷肥的试验.1964年除继续在上述二点进行试验外,又协助宝应县芦村公社芦南生产队在沤改早的田上进行种绿肥的试验.本文除对沤改旱田上种好绿肥的几项重要措施分别叙述以外,还讨论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丰产措施中,密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广大的农民群众进行了许多不同播种量的试验,以便了解小麦的适当密植,究竟是一亩多少斤播种量?现在根据我们在北京地区群众丰产田中小麦苗期初步观察的结果,初步提出一些意见,希大家讨论和指正。  相似文献   

20.
以气象产量指数指示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山西省1949~1988年气象产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发现山西气象产量指数极差大、变幅大,与降水相关密切,涝或偏涝年均可获正常以上收成,反之旱或偏旱年则多数减产.与气温关系不密切且为反相关.可见,山西气候状况降水较少、平均雨量不敷农业需求,是制约农业生产的根本因素.山西多样的气候使得气象产量变化也呈多样性,一些区域与另一些区域(面积比约为4∶6)为反相关,由于这种互补性使山西难以形成全省性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