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建英 《农技服务》2014,(4):201-201
<正>2013年6月,我县三桥镇张某某家,通过在山上捕获野公猪训养,调教,野公猪。然后与家养母猪配种产生杂交商品代猪,现将近年来的生产情况和杂交效果分述于下,共同行参考。1、猪群结构1.1纯种公猪群纯野公猪2头,杂交一代公猪2头。1.2母猪群黔北黑猪30头、野杜杂一代2头,野+地方白猪杂一代5头。杂交二代母猪3头,共计能繁母猪40头。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民猪、长白猪和三江白猪的前躯、腰部、腿臀及其主要组织(骨、肉、脂、皮、板油)的生长试验数据,按异速生长方程(y=ax~b)分别计算了b(生长系数)、α(哉距)及R~2(相关指数),结果表明所考察的三个品种均以腰部生长势最强。民猪的前躯生长势强于其它两品种猪,但腰部和腿臀部生长势则反是。三品种猪胴体各部的肌肉组织生长势均以腿臀部肌肉与胴体肌肉最相似,而且其6值由小到大的顺位均为:前躯——腿臀——腰。三江白猪的前躯和腰部的肌肉生长势与长白渚接近,而腹外脂肪生长模式与民猪相似,腿臀部生长势高于长白猪。文中还讨论了改善三江白猪胴体品质的可能性及骨、皮、板油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沈花猪育种开始于1956年。1956~1960年间,用大白猪、沈白猪的公猪与东北改良黑猪(巴克夏杂种)杂交,对所得到的白色杂种母猪,又分别与新金猪、吉林黑猪、克米猪的公猪杂交,1961年起从出现的花猪中选择理想个体转入自群繁育,培育肉脂兼用型花猪。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4,(7):15
喂杂种一代猪。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哈白猪是以大白公猪与配地方白猪而培育的。在地方白猪中,有的是含有民猪血液的改良种,也有不少是中、小型约克夏猪的后裔。由于地方白猪存在体躯短小、后躯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不高、体型外貌不一致等缺点,经过反复实验,确定引入大白公猪与配地方白猪母猪杂交一、两代再横交固定的育种方案,即主要培育含有大白猪血液1/2至3/4的哈白猪。经过十多年的培育,现已育成具有体质健壮、适应性强和生产性能高的哈白猪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间差异 (一)正常饲养组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于50公斤体重以后,产肉量占绝对优势,而民猪在四肢骨长度上占优势,其中后肢骨表现最突出.在骨骼重量上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二)限制饲养组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情况下,民猪不论在肌肉重量上,还是在骨骼重量和长度上都占优势,而且,随营养水平的降低优势程度越明显.由此充分说明,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民猪在肌肉重量和骨骼重量与长度方面的抗逆性强于哈白猪. (三)限制饲养组恢复正常饲养总的结果表明:哈白猪和民猪尽管前期遇到营养严重缺乏(维持营养以下),如后期给予正常饲养补偿,两品种的产肉量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即缩小了两品种生产瘦肉能力的差异;但同时加大了骨骼长度的品种间差异;对骨骼重量的品种间差异无显著影响. 二、营养水平间的差异在70公斤体重阶段,哈白猪和民猪原限制饲养组的肌肉重量、骨骼重量和长度均与其正常饲养组拉平,即两品种限制饲养组都得到补偿.但很难下结论哪个品种的补偿力强. 三、肌肉和骨骼关系民猪股坐夹角比哈白猪小,而坐骨和股骨又比哈白猪长.因此,延长了股后肌群相对髋关节的力臂,相应增大力矩,提高肌肉功率,结果减少了股后肌群的重量.民猪这种肌肉骨骼结构特点有利于生存而不利于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7.
八眉猪杂交育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台县地方品种八眉猪与引进品种杂交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八眉猪(母猪)与大约克猪(公猪)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为576.42 g/(头·d),料肉比为3.74,分别较八眉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后代和纯种八眉猪后代日增重高8.28%和34.63%,料肉比降低4.01%和25.13%,大约克猪可作为八眉猪...  相似文献   

8.
<正>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生产素质,公猪对后代的遗传影响是显著的,重视公猪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遗传潜力。一、品种和外形特征的选择㈠品种特征种公猪的选择首先必须具备典型的品种特征,如毛色、头型、耳型、体型外貌等,必须符合本品种的种用要求,尤其是纯种公猪的选择。㈡体躯结构种公猪的整体结构要匀称,头颈、前躯、中躯和后躯结合自然、良好,眼观有非常结实的感觉。头大而宽,颈短而粗,眼睛有神,胸部宽而深,背平直,  相似文献   

9.
1950年从苏联输入我国第一批50头大白猪,分配给察北牧场40头、铁岭10头。1950—1952年发生了不正常现象,疑为流产症,决定全数杀光。沈阳农学院保留下来5头小公猪,16头小母猪,继续观察试验,结果良好,1953—1954年并无失常现象发生。猪群扩大之后,曾发现极个别的小公猪肿睪,母猪产死胎木乃伊,但不仅苏白猪有,而本地黑猪和杂种猪也有,不仅场内有,各地区不同品种猪也都有。经有关部门研  相似文献   

10.
用长白猪、大约克猪、雅南猪等3个品种21头公猪观察了头长、中段长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1) 个体的精子变异很小,但在不同品种间,品种内不同公猪间差异较大;(2) 由长白公猪间遗传距离,长白公猪可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3) 长白品种公猪精子中段长度与其后代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瘦肉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9和-0.24。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情况149团繁育场始建于1992年3月,是一个年产万头仔猪规模的母猪繁育场.从1992年底投产到现在,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已初具规模.现有六幢猪舍,其中有一幢后备猪舍,含30个猪栏;一幢公猪与空怀母猪舍,含24个公猪栏,28个母猪栏;一幢妊娠舍含38个猪栏;两幢产仔舍,共合146个产仔栏,其中一幢能用,一幢待修;还有一幢幼猪培育舍,含94个培育栏.现在总存栏数1365头,其中基本母猪320头,后备母猪220头,成年公猪15头,后备公猪7头,乳猪567头,幼猪236头.主要品种有杜洛克、大约克、湖北白、梅山杂种猪及苏联大白猪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2.
猪的三元杂交是指先用一个优良品种公猪与本地母猪配种,在其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再用另一优良品种公猪配种,其后代全部用作商品育肥猪。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  相似文献   

13.
用20头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所产的一代杂种,由离乳到300天用植物性饲料和多汁料进行个体饲养。初生到两个月每隔30天选出两头(阉母各一)进行屠宰,两个月后每隔60天屠宰一次。每隔15天称重一次,每次屠宰前除测体重以外,再测定体尺(体长、胸围、体高、胸深、胸宽)。屠宰后记载肉身的重量以及腹内容物的重量,然后将肉身分割为头、颈、胸、腰、腿臀等部分,分别称重。然后再将各部分分别剔分为骨、肉、脂、皮等部分,分别称重。结果如下: 1.杂交后,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哈白猪所具有极早熟型、小型猪的特点,以及后期增长缓慢之特点。 2.一代杂种体长的增长倍数为最大,以4—6个月龄时期生长发育强度为最大,而哈白猪以胸宽的增长倍数为最大。 3.从解剖资料来看,杂种的臀腰部位的发育比哈白猪有所改进,但脂肪沉积能力似乎比哈白猪大为减弱,板油更为明显。 4.骨、肉、脂的生长发育强度依次出现,并均在短期内完成。骨和肉的生长势与第一报大致相同。 5.一代杂种在后躯发育,消化呼吸器官的发育,以及在增大骨架改进后躯发育方面比哈白猪都有所改进,但对改进臀部的发育效果尚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4.
测量了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在正常饲养、维持饲养和低维持饲养条件下的肌肉密度,比较了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阶段间的肌肉密度差异,结果是:①品种间:实验前期在正常饲养和维持饲养下两品种各肌群密度差异很小,低维持饲养下民猪大多肌群密度大于哈白猪;实验后期三种营养条件下,民猪的个别肌群密度小于哈白猪。②营养水平间:限制饲养对两品种的肌群密度无明显影响,补偿后,个别肌群的密度略小于正常组,③生长阶段间:民猪低维持饲养的大多数肌群密度前期大于后期,而哈白猪,正常饲养和低维持饲养大多肌群密度前期小于后期。  相似文献   

15.
一种来自3代之间的眉山猪和大白猪杂交试验猪(雌性)的繁殖数据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被提出。6头大白公猪和6头眉山母猪的后代—6头F。代公猪和23头F。代母猪生产了502头F,代小母猪。这些小母猪的生殖道在妊娠第30天时被屠宰收集。  相似文献   

16.
本项试验结果表明:1.民猪与哈白猪存在明显差异:标准组民猪头、蹄、骨骼、皮肤、肠系和肾周脂肪比例大于哈白猪;肌肉和皮下脂肪少于哈白猪。2.营养水平对试验猪增重、胴体组织及器官生长有明显影响:营养水平越低,则头、蹄、骨、肌肉、心和肝较早期发育部分、组织和器官所占比例越大。对胴长、胴宽、膘厚和脂肪后期发育部分、组织,则营养水平越低,各项指标和比例越小。3.民猪对低营养(贫乏饲养)比哈白猪似有较大耐受力:民猪低维组减重少于同水平的哈白猪;在饥饿情况下,民猪的蹄、骨、皮、肠系脂肪、肾周脂肪、胴长、胴宽、皮厚、眼肌面积、肺和脾比例大于同水平哈白猪。4.民猪低维组经饥饿与恢复营养处理,比维持和标准组多需14和20天左右弥补饥饿对发育造成的挫折。补偿期间,遭受饥饿影响的维持组和低维组试验猪,增长速度和利用饲料效率,均高于标准饲养的对照组。从饥饿到补偿全期的平均日增重,随营养水平下降而减少,利用饲料效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1987年4月,研究了简易开放猪舍覆盖塑料薄膜对猪冬季肥育的效果,比较了民猪、长白和长民一代杂种猪的肥育能力。结果表明:(1)简易开放猪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提高了棚内温度,增加了日增重,并降低了每单位增重、胴体、可食部分、脂肪和肌肉的耗料量、饲料费;(2)在北方冬季寒冷期间,长民一代杂种猪生产水平最高,其次为民猪和长白猪。民猪和长民猪对寒冷有良好适应能力。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简易开放猪舍,同时,应以民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公猪杂交,开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以加速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养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适度的杂交对改进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苏紫黑猪是黄淮海黑猪与外种猪杂交选育的优质黑猪.在现有苏紫黑猪选育基础上,导入巴克夏猪血统,比较导入前后以及不同杂交方式对苏紫黑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50%、25%巴克夏猪血统导入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苏紫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头胎产仔初生窝质量显著提高(P<0.05),而导入50%巴克夏猪血统的杂种猪1日龄和180日龄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原苏紫黑猪(P<0.01),杂种猪1日龄管围及180日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臀围体尺指标也均极显著高于原苏紫黑猪(P<0.01).进一步的杂种猪与苏紫黑猪回交试验发现,随着巴克夏猪血统降低,25%巴克夏血统杂种猪在1日龄体质量(P<0.05)、180日龄体质量(P<0.01)和180日龄体高、体长、胸围、腹围、臀围(P<0.05)指标上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50%的杂种猪,且回交效果以50%巴克夏杂种母猪与苏紫公猪回交(反交)好于50%巴克夏杂种公猪与苏紫母猪杂交方式(正交).研究结果证实肉品质优异的巴克夏猪血统的导入,对苏紫黑猪生长速度、体型均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该试验结果为苏紫黑猪后期的持续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1984年底以前,运城地区全区4万余头猪基本上是杂种猪,大部分公猪也是杂种(约含有较多的内江猪血液)。由于公母猪血缘关系近,遗传差异小,杂种互配的结果,导致了后代杂种优势的减退或消失。主要表现为后代生活力不强,生长发育缓慢,商品猪瘦肉少(一般瘦肉率为40%左右)及皮厚等缺点。为了迅速扭转上述局面,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增加瘦肉产量,1985年地区农牧局和各县市有关部门共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引回瘦肉型杜洛克种猪85头。利用当地杂种母猪资源,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区大面积开展瘦肉型猪杂交改良工作。至1990年三季度末,杜洛克纯种已发展到1815头。全区13个县市建立瘦肉型猪人工授精站41个、输精点105个,累计杂聋改良母猪69650头,生产杂交仔猪44.1万头。其中出栏瘦肉型商品猪38.3万头,每头瘦肉型商品猪比当地商品猪多生产瘦肉6.5公斤,可为市  相似文献   

20.
孔凡真 《吉林农业》2001,(11):24-25
1.选择早熟品种 优良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增重快,省饲料,屠宰率高。如长白猪饲养效果就比较好,当然各地还需根据饲料情况,合理选择猪的品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选择杂种一代猪 杂种一代猪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肥育时增重快、肥育期短的特点,并能提高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