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慈溪市翠冠梨农药残留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浙江省慈溪市翠冠梨中农药污染状况,对慈溪市生产的20个样本的22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翠冠梨中农药检出率为27.3%,样品农药检出率为75.0%,且都没有超标.从安全指数来看,对翠冠梨安全影响的风险和安全状态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从风险系数来看,本文的22种农药皆处于低度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防治套袋翠冠梨黄粉蚜,用3组不同处理,即I组套袋前3d、套袋后25d、套袋后48d 3次都进行了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3000倍喷药防治。II组只进行前2次喷药防治,III组进行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喷药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I组与II组、III组与对照相比都有极显著性差异,对套袋翠冠梨黄粉蚜防治效果最好的是I组,且这种方法减少了喷药次数,降低了农药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翠冠"梨病虫害发生种类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翠冠"梨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技术指导梨农病虫害防治实践,针对不同的病害和虫害,总结了不同种类病害和虫害的发病(生)规律,并依此提出了相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梨农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沼液滴灌在桃园中使用广泛,探讨了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黄桃黄金蜜1号设施栽培生长的影响,为黄桃设施栽培施用沼液提供理论依据.以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为试验材料,设清水对照(CK)、25%沼液(清水冲稀,下同)、50%沼液、75%沼液共4个处理.在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生长3个月后,对各处理黄桃的叶面积和叶片密度、果实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与对照相比,施用25%、50%、75%沼液分别显著增产2.50%、4.41%、4.63%;施用50%沼液能显著提高叶面积、叶片密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76.37%、9.7%和15.66%;75%沼液能显著提高叶面积、叶片密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6.58%、11.1%和9.07%.25%沼液对叶面积、叶片密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效果不显著.施用沼液对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显著.分析沼液浓度与各指标相关性可知,叶面积、叶片密度及产量与沼液浓度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51、0.9221和0.9022.分析产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可知,可溶性固形物及叶面积与产量相关性较高,r2分别为0.9693和0.9356.综合分析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50%沼液对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产量和品质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翠冠梨叶片为对象,研究大棚栽培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后30 ~ 110 d,翠冠梨的叶片各形态结构大多处于生长状态;与露地栽培相比,大棚栽培后翠冠梨叶片变薄,其角质层、上表皮、栅栏组织厚度及海绵组织厚度均变薄,下表皮变厚,果实成熟期(花后110 d)大棚叶片的下表皮厚度比露地大25.1%.  相似文献   

6.
以‘翠冠’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果实生长发育期分别比露地栽培的长5d和13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单果质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且成熟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果实的大,果实细胞大小与果实大小变化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总酚含量较低,仅为露地栽培的54.8%和66.4%,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含量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硬度分别比露地栽培的低14.9%和13.7%.而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维生素C含量比露地栽培的低.表明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梨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翠冠梨在苏州市通安镇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翠冠梨栽培技术,包括适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合理密植、配置授粉树、加强梨园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翠冠梨在当地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翠冠梨     
《农家科技》2010,(9):22-22
<正>眼下正是翠冠梨成熟上市的季节,江西省新余市翠冠梨果场满园青色的翠冠梨,迎来了很多客商参观订购。翠冠梨是国内最早成熟的蜜梨新品种,比北方的鸭梨及砀山酥梨早2~3个月上市。横立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翠冠梨成  相似文献   

9.
大棚小气候环境对翠冠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针对翠冠梨大棚小气候环境栽培条件下梨树温度、湿度环境因子对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翠冠梨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液、化学农药、沼液+农药组合对元胡霜霉病防治及产量的影响。针对汉中地区元胡生长特点,前期通过叶面喷施沼液促进其抗逆性,在元胡生长中后期采用沼液和农药减量50%的药肥组合防治病害。此研究结果可延长倒苗,增加元胡产量,具有农学、经济及生态的三重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沼液和钾肥配合施用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沼液在陕西渭北旱塬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礼泉短枝富士为试材,研究施用沼液和沼液与钾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数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单施沼液和沼液配施钾肥的施用剂量。【结果】追施沼液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升高。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10.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7.6%;沼液50kg/株+钾肥1kg/株配施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5%。沼液配施钾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2.7%、38.3%和58.2%。各施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沼液配施钾肥可使果实着色率、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花青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0kg/株+钾肥0.5kg/株处理的花青苷比对照提高了48%;着色面积比对照提高了29.9%。【结论】沼液100kg/株和沼液50kg/株+钾肥0.5kg/株在果园应用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沼液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氮损失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沼液、有机肥配施等氮量替代化肥的模式,期望能够在保持产量稳定的前提下,降低稻田氮素损失的风险。本试验以太湖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常规化肥(NPK)、100%沼液、75%沼液+25%猪粪有机肥、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和100%猪粪有机肥六个处理,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的稻田氨挥发特性,同期测定稻田田面水氮含量,以及全施肥期径流流失量。试验结果显示,在等施氮量条件下,常规化肥处理水稻产量达12 752.70 kg·hm~(-2),其农田氨挥发总量为76.99 kg·hm~(-2),径流氮损失量39.11 kg·hm~(-2);100%沼液施用处理和75%沼液+25%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氨挥发量较高,分别为120.66、88.01 kg·hm~(-2);而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氨挥发总量和径流氮流失量均低于常规化肥处理,分别为58.03、22.00 kg·hm~(-2),其产量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00%猪粪有机肥施用处理尽管氨挥发总量和径流氮流失量表现最低,但其产量低于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综合比较而言,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在保持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又能减少氨挥发及氮流失风险,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清香梨为授粉树,研究了翠冠梨挂瓶插枝授粉技术。结果表明,以不冷藏、授粉枝直径0.55cm、1%糖溶液和2.4%糖溶液、清香梨花蕾分离期切枝保鲜作用最好;以冷藏3d、330mL挂瓶、授粉枝直径0.55cm、河底泥和2.4%糖溶液为营养液、清香梨初花期切枝能显著提高翠冠梨坐果率;不同挂瓶方法都能显著提高翠冠梨果实的横径和纵径;以冷藏3d、清香梨初花期切枝能显著提高翠冠梨单果重;以冷藏3d、330mL挂瓶、授粉枝直径0.55cm、2.4%糖溶液、清香初花期切枝对提高小区产量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沼液追施对莱阳梨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沼液可以增加梨树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增强了光和作用能力。果树长势健壮,抗病力增强,成花率、坐果率明显提高。梨生长迅速,增重快,果重提高39.3%,品质明显改善,含糖量提高12.7%,且光泽度好,成熟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猪场废弃物对Cd超标土壤生菜生长及Cd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比较同一猪场废弃物对Cd超标土壤生菜生长及其Cd含量的影响,从广东省博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同时采集猪粪、沼液与沼渣,通过在Cd超标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场废弃物(按每千克土壤0.1、0.2、0.3、0.4、0.5、0.6 g氮用量计算)的盆栽试验(连续2茬生菜),研究生菜生物量与Cd吸收对这3种废弃物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猪场废弃物种类或用量均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的生物量,其贡献大小为废弃物用量废弃物种类;第1茬生菜生物量随猪场废弃物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第2茬生菜生物量与沼液或沼渣用量之间呈"Λ"形关系,但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猪场废弃物种类和用量均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Cd含量,其贡献大小为废弃物种类废弃物用量。猪粪与沼渣降低生菜Cd含量,沼液提高生菜Cd含量;生菜Cd含量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沼液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生菜Cd含量的变化主要受生物量稀释效应的影响(猪粪处理第1茬例外),每千克该土壤的沼液、猪粪、沼渣用量分别≤370 m L、10 g、15 g时,生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培技术的沼液净化及生菜品质提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沼液处理后用作农田灌溉用水及低成本生产高品质生菜为目标,采用水培生菜对沼液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并以水培前后沼液主要水质参数及生菜品质特性为指标,研究了水培生菜对沼液的净化性能和沼液水培对生菜品质的提升效果,并筛选出了合适的沼液稀释倍数。研究中,先对沼液进行脱氨预处理,然后进行5~30倍稀释后用于水培生菜,并与化学营养液水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脱氨沼液水培生菜处理35 d后,氨氮、COD和总磷含量分别下降98.25%~99.34%、83.68%~96.04%和65.94%~80.00%,脱氨沼液的水质指标优于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且稀释5~15倍的脱氨沼液水培后可在沼液净化效果和节约用水等方面获得综合最优。另外,脱氨沼液可替代营养液用于水培生菜,且生菜的品质更佳,尤其是5~10倍稀释处理。此时,与营养液水培相比,其生菜相对生长量提高60%以上,叶幅变宽4~5 cm,叶片数平均增加2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提高20.40%,硝态氮含量仅为化学营养液组的2.11%~4.02%,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提高约7.79%~10.39%,而维生素C含量仅低3.60%~15.40%,差异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沼液脱氨并适当稀释后可以代替化学营养液用于水培生菜,且水培处理后的沼液可以用于灌溉农田。  相似文献   

17.
沼液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可循环农业生态模式,有效利用沼液,变废为宝,开展了沼液在寒地水稻生产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和危害,并能改善稻株营养,提高秧苗素质。50%沼液和50%化学氮肥配合施用于本田,增产效果好,分别达到10.8%和8.0%。  相似文献   

18.
新型高效沼液营养液在蔬菜产量及品质上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沼液的高效性利用及新型营养液在蔬菜种植上的效果,为沼液的广泛、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次好氧发酵技术,在沼液中添加少量腐植酸,提高沼液的生物活性;通过大棚试验,研究了追施高效沼液营养液对青椒、西红柿和黄瓜3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传统施用沼液相比,施用高效沼液营养液明显提高了青椒、西红柿、黄瓜的产量,增幅分别为12.4%、47.4%、19.9%和2.7%、15.9%、9.1%。与传统施用沼液相比,施用高效沼液营养液也明显增加了青椒和黄瓜的Vc含量,增幅分别为16.8%和43.8%。[结论]施用新型高效沼液营养液可有效促进青椒、西红柿和黄瓜产量的增加及改变蔬菜品质,明显提高了沼液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沼液的高效性利用及新型营养液在蔬菜种植上的效果,为沼液的广泛、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次好氧发酵技术,在沼液中添加少量腐植酸,提高沼液的生物活性;通过大棚试验,研究了追施高效沼液营养液对青椒、西红柿和黄瓜3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传统施用沼液相比,施用高效沼液营养液明显提高了青椒、西红柿、黄瓜的产量,增幅分别为12.4%、47.4%、19.9%和2.7%、15.9%、9.1%。与传统施用沼液相比,施用高效沼液营养液也明显增加了青椒和黄瓜的Vc含量,增幅分别为16.8%和43.8%。[结论]施用新型高效沼液营养液可有效促进青椒、西红柿和黄瓜产量的增加及改变蔬菜品质,明显提高了沼液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复合肥和普通农家肥为对照,设不同浓度的沼液处理。采用不同浓度沼液对西兰花、冰糖橙、香蕉3种作物进行追肥,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测定西兰花、冰糖橙、香蕉的产量、Vc含量和含糖量。[结果]用沼液进行追肥,可以增加西兰花、香蕉、冰糖橙的产量和Vc含量,增产率最高分别达111.90%、100.80%、132.40%,Vc含量的增加率最高分别达45.33%、33.13%、14.13%;香蕉和冰糖橙的还原糖含量增加率最高分别达407.56%和18.07%;沼液对3种作物的含糖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西兰花含糖量随沼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还原糖含量最大降幅达10.15%,总糖含量最大降幅达37.13%。[结论]综合分析,沼液在作物种植中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