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获得萝卜胞质雄性不育芥菜,利用远缘杂交将芥菜的B基因组导入白菜,通过连续回交法结合胚挽救技术,创制出保留白菜雄性不育基因的芥菜。用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白菜CCR17001与可育叶用芥菜JC17000杂交,并以叶用芥菜为轮回亲本连续进行5代回交,获得萝卜胞质雄性不育芥菜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材料植株形态与轮回亲本相似,蜜腺发育良好,雄蕊高度退化成花瓣,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且不育性稳定,有正常结籽能力,可作为芥菜优势育种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2.
芥菜类蔬菜植物学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m et Coss)的17个变种代表品种的叶片性状和根、茎、叶、薹、花的发育状况以及种子等植物学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将参试品种分为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薹用芥菜和籽用芥菜等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植株在形态上都有共同特征,并以特异强化的器官为主要的聚类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芥菜型油菜资源丰富,现收集有种质资源3000份。在选育芥菜型双低品种的同时筛选出一些高芥酸的种质(芥酸〉60%)90份,多数芥菜型油菜是黄籽,蛋白质含量高,并具有调味品特性,可作芥末粉,展示了芥菜型油菜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原料:芥菜100公斤,10公斤,姜片、 花椒、茴香、丁香、橘皮、大料各10克。芥菜需为当季芥菜,且叶柄肉质无老化现象。腌制方法,将新鲜芥菜的老根、黄叶剔除,再用清洗净、晾干,约5-6天后,即可切条。腌制时先在缸底撒一层盐,再将芥菜放入,放入时切口朝下,尽量少留缝隙。装满后在芥菜上再压上一块石头或其他重物。入缸后24小时内要倒缸一次,一星期后再倒缸一次,最后放置在阴凉处储藏20天左右。待腌制的芥菜变成黄绿色并具乳酸味时,再取出进行加工。加工方法:芥菜腌制好后,将咸菜坯和水按1:3的比例浸泡退咸捞出后,对其进行压滤、去杂、切细、整形。然后将香  相似文献   

5.
双牌泡果荠的主要辛辣成分分为丙烯、3-丁烯、4-戊烷、5-己烯、β-苯乙烷和7-甲基亚磺酰庚基等的异硫氰酸脂类。其根茎兼具日本沼地山芥菜系统和洋山芥菜系统的辛辣香味特征成分,但更接近于洋山芥菜系统。作者认为双牌泡果荠属山芥菜的一个新种,可称为中国双牌山芥菜,开发利用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科技》2010,(1):81-81
建阳市现种植葡萄1000hm^2,过去,葡萄采收后就进入了农闲季节。为充分挖掘葡萄园套种的增产增收优势,鼓励农户开展秋冬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阳市农业局从全省各地引进了四季芥菜、福州阔批芥菜、古田芥菜、水南芥菜等多个优良品种,实施了增施有机肥、加挂杀虫灯防虫害等7项无公害技术。2009年冬季全市发展葡萄园套种芥菜面积达860多hm^2,平均每667m^2产量4000多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得到具有较强抗虫性的新的芥菜种质资源,用农杆菌介导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芥菜,获得了Kan抗性植株。经PCR扩增、PCR-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转化再生植株大部分呈阳性,而非转化的再生植株均为阴性,证明CpTI基因已存在于芥菜基因组中。在室内进行了喂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芥菜抗虫性明显高于对照,转基因植株之间存在抗虫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芥菜心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优质蔬菜。我县种植芥菜历史悠久,尤以生产优质芥菜心闻名,常年种植面积772公顷,以每年秋冬季种植为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菜心4500千克左右,产值1800元。现将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晚熟包心芥菜栽培是利用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进行种植。既能提高复种指数,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粮经作物双丰收。诏安县每年冬种晚熟包心芥菜4万多亩,亩产3000公斤以上。现已成为诏安县冬种蔬菜的主栽品种.也是当地农民冬季种植主要经济作物收入之一。2005年县农技站在西潭乡上陈村建立晚熟芥菜高产优质栽培示范点,种植晚熟包心芥菜5亩.起到很好的推广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之前,柯美福还是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申畈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从1992年试着腌制芥菜,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芥菜大王。  相似文献   

11.
叶用芥菜──郓城松辣品种及栽培技术蒋俊英,傅兆作,徐龙忠,刘尚义(山东省郓城县种子公司274700)叶用芥菜,别名辣菜,花叶菜,是鲁西南、鲁南地区普遍栽培的叶菜类蔬菜。郓城松辣是利用地方品种资源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型叶用芥菜品种。1992年经...  相似文献   

12.
在芥菜上喷施“迦姆丰收”、惠满丰和金田宝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叶菜类(芥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迦姆丰收”牌植物增产调节剂的芥菜植株比常规施肥(CK)的高0.2cm,叶长及叶宽也分别比CK增长4cm和2.7cm,喷施“迦姆丰收”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芥菜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产幅度达12%~18%。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和每株角果数等15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自治区各市搜集而来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距离法,在欧氏距离为150.7时,将供试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为四类。第一聚类包括谢通门野生芥菜型油菜、拉孜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贡嘎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二聚类包括左贡野生芥菜型油菜、朗县野生芥菜型油菜、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日喀则市野生芥菜型油菜1、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和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三聚类包括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2和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4,第四聚类包括林周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鹿泉市南甘子村种植地膜标记抗虫杂交棉间作马铃薯、芥菜,亩产籽棉150公斤、马铃薯1000公斤、芥菜500公斤,效益显著。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澳大利亚,芥菜(Brassica juncea)是一种比油菜(B.napusL.)具有更强的耐干旱潜力的油籽作物。2006年澳大利亚对具有第一流油菜品质的芥菜进行发布,2007年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芥菜生产的增长被认为是导致病害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区党山镇有20多年冬季种植芥菜、然后制作“倒陡菜”出售的习惯,冬季芥菜收获后种一茬单季直播晚稻。实行这一种植模式,效益较好。据调查,一季芥菜可亩产鲜菜3850k.g,农户自己制作“倒陡菜”,平均70kg左右鲜菜可制作1坛(25kg)左右,一亩鲜芥菜可制作55坛左右,每坛60元,亩产值3300元,亩成本825元,获纯利2475元,晚稻平均亩产550kg左右,亩产值1155元,亩成本661元,  相似文献   

17.
一、芥菜腌渍 芥菜采收后一般先晒成半干状态,然后加盐腌制,食盐的浓度一般在12%以下,且腌菜缸必须密封不通气,防止过酸。其加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芥菜上喷施“迦姆丰收”、惠满丰和金田宝的应用对比试验,验证“迦姆丰收”牌植物增产调节剂在蔬菜叶菜类(芥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迦姆丰收”牌的芥菜植株比常规施肥(CK)的高0.2cm,叶片长及宽也分别比CK长4cm和宽2.7cm,喷施“迦姆丰收”牌的芥菜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产幅度达12%-18%。  相似文献   

19.
大芥菜又名包心芥菜、肉芥菜,十字花科、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润湿的气候条件,但不耐霜冻,是我省潮汕地区冬春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肉质肥厚、鲜甜可口,可与肉类一同炒食,尤其适合于加工如腌制酸菜,产品口感独特、色味俱佳,既可以做餐桌上的风味小菜,又是煮、炒、焖的配菜佳品。  相似文献   

20.
芥菜起源于中国,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特色蔬菜,主要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以及薹用芥菜等,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由于芥菜是常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官小,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芥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hau CMS、ogu CMS和oxa CMS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芥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芥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向和目标,为芥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