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2):F0002
黄冈师范学院坐落于长江水滨的历史文化古城黄州,毕昇,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黄侃,熊十力,王亚南,胡风等历史文化名人,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王树声,林育英等革命先辈,  相似文献   

2.
紫荆 别名:绸子棍 科属:豆科,紫荆属 丛生落叶灌木,高2米,杆皮深褐色,小枝光滑,浅褐色。叶互生,近园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至园形,两面均无毛,有光泽,正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掌状脉明显。总状花序,花先叶开放,4-10朵密集簇生于杆枝条上,花冠假蝶形,红玫瑰色,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农业》2009,(6):22-22
NEB在玉米上的效果 在玉米上,NEB提高芽势,提高发芽率,苗齐苗壮,不得花叶病、烂心病,抗旱,不爱倒伏,籽粒饱满,提早成熟,脱水快,不秃尖,增加20%左右,活秆成熟,一作两用,收玉米后,活秆可做青贮饲料。红兴隆管局852农场4分场2队张继强,2006年使用NEB拌玉米种,一亩投入2元钱,每亩净产量1300斤,左侧不用NEB的,亩产800斤,低500斤.右侧不用NEB,增加了一次追肥,增加20元投入,亩产只有1000斤,低300斤。  相似文献   

4.
“夏阳王”为早熟白菜品种,生长期50-55天,可抗35-37℃高温(不能超过24小时),耐热性强,耐湿性强,抗病性强,株型直立,可密植,外叶少,叶无毛,色绿,结球紧实,耐贮运,单株可达3千克,适宜夏秋栽培。  相似文献   

5.
大家畜夜间盗汗,病畜精神倦怠,毛焦肷吊,被毛粗乱,日见消瘦,精神不振,耳耷头低,走路摇摆,步态不稳,食欲减退甚至不食。对奶畜来说,不及时治疗,产奶量日渐下降,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使役与健康。  相似文献   

6.
日本真仙中长茄子分枝能力强,株高可达2m以上,花单生,花冠紫色,浆果长筒形,紫黑色,抗逆性较强,中感青枯病,生育期较长,2月上旬开始播种,苗期90d,大田定植1个月左右即可采收,一直到11月下旬结束,单株结果可达400—500个,该品种适合做腌制品,公司回收价格高,农民的收入有保障,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症状 白肌病多发生于冬春季,20日龄左右体质健壮的仔猪,突然发病。体温正常,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卧,有的常突然发病或死亡。有的病程稍长者,弓背,行走摇晃,肌肉发抖,有时前肢跪地,呼吸行走困难,心脏衰弱,最后死亡。病理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全身肌肉变性,色淡,似煮肉一样。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及其分析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根部,叶部,穗部形态及株型中的许多指标都可以用于小麦抗旱性鉴定,其中,目前认为较为统一且应用较多的干旱条件下的根重,根长,根深,根冠比,旗叶长宽,株高,穗叶距,穗节长度,分蘖力,分蘖成穗率等,还有一些形态指标,如胚根数,叶色,叶面蜡质及气孔的多少,叶片萎蔫状况以及穗部形态,在某些研究中也有采用,但研究者的认识还不够一致,应结合其它指标小心使用,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甘肃丹参(Salvia przewalskii Maxim)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含有丹参酮及丹参素等多种二萜醌类色素及水溶性成份。其味芳,性微寒,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神经衰弱,冠心病,心绞痛,肝脾肿大,痈肿丹毒等症。近年来,利用丹参单方或复方开发的中成药不断问世,  相似文献   

10.
文丁果(Muntingia colabura L.)又名牙买加樱桃,为杜英科文丁果属常绿小乔木。树冠伞性或开心形,枝条散生,树皮纵裂,老枝有明显皮孔,单叶互生,纸质,长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花腋生,花冠白色,通常有花1~2朵,圆形浆果,成熟时红色至深红色,种子细小,果味香甜似冬瓜露味。  相似文献   

11.
智慧植保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智慧农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植保信息化,提高了植物保护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着传统植保向智慧植保发展。智慧植保是现代植保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要体现,具有智能化、高精确性、高效率、可持续性、高安全性的特点。为了促进对智慧植保的认识,本文基于农业、科技和学科的发展,分析了智慧植保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别从概念、理论框架、应用场所、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智慧植保进行了阐述,提出智慧植保主要具有智能监测、智能预测预警、智能决策、智能溯源、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功能,简要介绍了智慧植保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并从重视智慧植保的发展潜力、智慧植保体系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合作、技术研发、标准化建设、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和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智慧植保的建议,可为智慧植保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777844头家畜(绵羊、山羊、牛、马、骡和骆驼)的调查,共检出肿瘤76例,分属25种肿瘤:山羊鼻腔腺瘤、绵羊肺腺瘤,绵羊乳腺瘤、牛肝细胞腺瘤、绵羊和牛的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绵羊和马的肾腺癌、牛腺癌、绵羊肾上腺皮质癌、牛纤维瘤、牛韧带状瘤、牛间皮瘤、牛和绵羊的海绵状血管瘤、绵羊淋巴管瘤、骆驼骨软骨瘤、骡纤维肉瘤、绵羊肉瘤、绵羊和牛的横纹肌肉瘤、牛软骨肉瘤、绵羊淋巴肉瘤、牛神经鞘瘤、马脑膜瘤、绵羊卵巢睾丸母细胞瘤、牛癌肉瘤、马和绵羊的恶性黑色素瘤。调查表明牛的肿瘤检出率比羊的肿瘤检出率高,山羊鼻腔腺瘤呈地方性流行,绵羊肺腺瘤分布有一定的区域,其余肿瘤均为散发。文中对各种肿瘤的形态结构均作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3.
高效生态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从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内涵、特征、原理、模式、技术等6个方面,对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高效生态农业是1991年在国内首先提出;(2)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强调“高效”、“生态”、“结合”;(3)高效生态农业具有生物多、环境佳、结构良、功能强、质量优、效益高、低排放、可持续的特征;(4)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的原理在于充分用地、立体用光、超额用季、多层用水、高效用肥、共生互补、生态减灾、循环利用;(5)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有立体利用型、生物共生型、多业结合型、产业延伸型、科技带动型、环境整治型、资源再生型、休闲观光型;(6)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有资源节约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生物养地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结构调整技术、能源开发技术、流域治理技术、现代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辣椒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探讨用辣椒挥发性物质区分不同辣椒的可能性。 选择 3个辣椒品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辣椒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在3种辣椒中,总共检测出90种挥发性物质,包括4种烃, 7种醇,5种,10种酮,4种酚,11种酸,15种酯,12种胺和 22种杂环类。这些物质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06%、13.08%、2.84%、13.22%、10.70%、1.67%、15.10%、9.43%和18.61%,变异系数分别为70.93%、77.75%、122.89%、22.84%、45.14%、70.66%、12.65%、29.37%和32.40%。其中 9种物质为 3个辣椒品种所共有,包括丙三醇、异戊酸乙酯、四乙酰基-d-木糖腈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醛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物质是辣椒挥发性物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 59.861%和40.139%,累计贡献率为100%。3个不同品种辣椒挥发性物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生态型基质对大棚甜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红梅  黄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90-591,597
在大棚温室中,利用不同配比的花生壳、锯木屑、炉渣灰等几种原料,同时添加消毒鸡粪和复合肥代替土壤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配比基质中的辣椒的成活率、叶片数、外观,以及产量、质量指标,筛选出一种原料足、成本低、效果好、轻质化的有机型无土栽培基质.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对产量综合评估表明,基质配比中花生壳、锯木屑、炉渣灰的比例以2∶5∶3的效果最好;其次为5∶2∶3和1∶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锌的生理指标和对猪生长繁殖的影响,共测试了13种组织的锌含量,并进行了猪的补锌试验,试验共分6组,1组为对照组,2——6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递加锌20ppm,观察不同锌水平对猪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繁殖能力的影响,并从我省不同地区采取肝、脾、心、肾、肌肉、脑、血、毛、初乳、常乳、精液、睾丸、附睾等1023份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饲养情况下,锌含量的范围是(以 ppm 干重计);肝为202——440;脾为110——253;肾为83——212;心肌为66——207;肌肉为114——267;毛为116——350。饲养试验表明,每公斤饲料含锌90—100毫克,对肥育猪的生长较为适宜。组织内锌的适宜含量应为(以 ppm 干重计);肝为445,脾为335,肾为227,心肌为208,肌肉为233。每公斤饲料含锌90—110毫克,对母猪的生长发育、受胎产仔、繁殖能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文家沟泥石流区植被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堆积体的植被恢复对策,为泥石流及类似灾害地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试验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堆积体的自然植被为调查对象,随机设置样方,以Simpson指数和Shannorr-Weiner指数调查样方内植被的盖度、均匀度、多样性、重要值,分析植被组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文家沟泥石流区自然恢复植被共42种,隶属23个科37属,主要包括菊科13种、禾本科5种、蔷薇科3种、苋科2种等。全部植物中,1、2年生草本植物15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5种、蕨类植物1种、乔木5种、灌木6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西藏草原承包责任制在推行过程中,草原各级行政归属不明确、草原等级界定困难、载畜量核定难度大、草原承包制度不完善、草原权属管理混乱等问题突出,执行过程复杂,效果不显著。而通过研究适宜各地县的草原承包责任制、分析具体问题,研究制定科学政策、专业培训草原承包制度和技术难点,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承包制度,规范草原权属和落实草原管理制度,从而顺利推行草原承包责任制,达到保护和科学利用草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琳  杨祯妮  张敏  程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934-3942
目的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8 588.1万t。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看,肉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要经历养殖、屠宰、排酸、分割、运输、零售、储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从屠宰后到终端消费所经历的环节。本研究将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四个基于全产业调研大肉类产品,重点关注分割、遇冷排酸、运输、零售、批发、冷冻等动物性产品从屠宰到消费的重要环节,明确猪、牛、羊、鸡四种肉类产品在主要环节中的食物损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肉类产品的可食用比例。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视角将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终端链条中可能会产生损耗的环节划分成分割、运输、销售终端、预冷排酸、冷冻储藏五个环节,通过全产业链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产业链条以上各环节的损耗数量。考虑到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的三种消费形态产业链条的差异性,笔者以不同消费形态的市场占比为权重,在获得每类消费形态全产业链损耗基础上计算综合损耗率。可食用比例则基于经营主体长期屠宰分割后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在典型区域的选取上以主产省为重点,选取不同规模的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访谈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结果 通过对北京、四川、重庆、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吉林、内蒙、新疆等10个省(市),19个一体化企业、7个屠宰分割企业和16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全环节损耗率分别是8.1%、11.22%、1.47%和7.45%。从肉类流通消费形态划分,猪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2.69%、4.12%、8.10%;牛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7.17%、8.68%、11.47%;羊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4.63%、6.53%、7.45%;禽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6.31%、11.22%。结合不同流通形态的占比计算可知猪牛羊禽的全产业链综合损耗率分别为4.36%、9.55%、5.94%、9.30%;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78.48%、81.26%、73.72%、68.55%;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90.29%、94.84%、96.46%、78.91%。结论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整体上看中国肉类损耗要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其他国家,食物利用率高。然而肉类全产业链依然存在中小规模企业加工、分割技术水平较低,批发和零售环节冷藏设备的不到位,冷冻肉以及国内很多地区居民依然偏好热鲜肉品等原因,均是目前中国肉类损耗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随着冷鲜肉消费比重的增加,屠宰分割环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冷藏和储运设施设备的完善,我国肉类全产业链减损降耗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07,自引:3,他引:107  
 以国家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系统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单施化肥,农田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低于长期撂荒土壤,但放线菌数量多于撂荒土壤或与之相当。(2)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CK)比较,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加,细菌和真菌数量略有增加或与之相当。(3)总体看,NPK均衡施肥,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比非均衡施肥的N、NP、NK、PK处理略有增加或与之相近。(4)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不仅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农田,而且细菌、放线菌数量也高于撂荒土壤,真菌数量略低于撂荒土壤或与之相当。(5)长期单施化肥农田,土壤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低于长期撂荒土壤,但硝化细菌数量比撂荒土壤多。单施化肥,土壤固氮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高于不施肥的CK,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却低于CK。NPK均衡施肥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比非均衡施肥的N、NP、NK、PK处理增加,固氮菌数量二者相当,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大都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尤其明显高于非均衡施用化肥的处理。与撂荒土壤比较,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土壤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增多,但纤维分解菌数量降低。(6)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与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