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蚕茧质量,全国各地逐步推行家蚕纸板方格蔟上蔟,然而熟蚕的登蔟速度严重地制约了纸板方格蔟地推广。为此我们进行了方格蔟登蔟剂研究,筛选出了登蔟剂DCH,经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家蚕无任何不良影响,10min登蔟率90%,比清水对照15%,效率提高5倍,且茧质和丝质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纸板方格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粘接剂有一定异味,特别是使用新纸板方格蔟时,熟蚕登蔟慢,入孔率低的问题,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了方格蔟登蔟剂"登蔟欢".实验结果表明, "登蔟欢"是无毒天然植物提取物复配而成,气味小,对人畜无不良影响,为绿色环保产品,并且效果比现行登蔟剂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在蚕体蚕座上使用"登蔟欢"后10 min内要摆放纸板方格蔟,超过10 min将影响效果."登蔟欢"不影响青蚕正常食桑,无青蚕登蔟现象.也可用于其它蔟具快速登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棚养蚕的规模化、省力化,熟蚕上蔟成了最困难、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因此进行了家蚕登蔟剂的研制,登蔟效果为:10min登蔟率为90 67%,而对照仅为36%。登簇剂对家蚕生长发育无任何不良影响,虫蛹率略见提高,茧丝长、解舒丝长、净度等重要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对照,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定量涂体法测定新型家蚕登蔟剂对家蚕五龄幼虫饷食后48、96、144 h的毒力,结果表明:五龄48 h的kd50为60.86 μl/头或20.87 μl/g,mpd为20.00 μl/头或6.89 μl/g;96 h的kd50为84.65 μl/头或21.96 μl/g,mpd为40.00 μl/头或9.30 μl/g;144 h的kd50为98.51 μl/头或22.49 μl/g,mpd为60.00 μl/头或13.95 μl/g,随着蚕的老熟耐药性逐渐增强,每头蚕的受药量大大低于最大安全剂量。用目前推广应用的稀释浓度40倍促使熟蚕自动登蔟,对家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且茧丝质量略有提高,其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5.
李赋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62-162,164
介绍了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规程,包括蔟具规格、上蔟准备、上蔟操作、蔟中管理、采茧贮运、去除浮丝、蔟片消毒保管等内容,以期规范方格簇技术,促进方格蔟推广,保证方格蔟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设计新型方格蔟采茧机。[方法]根据采茧过程主要技术要求、采茧机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进行设计与样机制造。[结果]样机主要由机架电机、顶杆安装板、顶杆、支撑架、钢丝梳、定位块、弹簧开合门、出茧口、丝杆(d=20 mm)和滑轨组成,整机主要技术参数为外形尺寸(650 mm×620 mm×1 130 mm);电机功率为0.25 kW;丝杆转速30 r/min;采茧效率为50 kg/h;蔟具损坏率1%。[结论]该机设计的主要亮点在于顶杆头部形状及自动开合门的设计,其整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损伤蚕茧和蔟具优点,工效达到50 kg/h,是手工作业的10倍以上。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种能为养蚕业节省工效、降低养殖成本的药物复方熟蚕定向登蔟剂,在山东省高密市康成蚕业研究所研制成功。有关专家预测,这种药物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养蚕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向存芬 《北京农业》2011,(3):147-148
利用方格蔟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蔟率高等优点。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方格蔟室外上蔟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合理上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新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57-9958
针对普通方格蔟的缺点,尝试设计可倾斜放置的"斜放式方格蔟"。通过试验,验证了斜放式方格蔟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具有省工省时、茧质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蚕用营养饲料在广西蚕业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山东农业大学蚕学系研制的新型蚕用营养饲料在正常情况下让5龄蚕添食,研究其对家蚕产茧量、丝质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食营养饲料区与添食清水对照区相比,死笼率降低2.80个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提高3.31个百分点,蚕茧产量提高1.32%,节省桑叶20.24%,蚕茧生产效率提高14.19个百分点,茧层生产效率提高3.24个百分点,上车茧率提高4.70个百分点,一茧丝长提高4.70%。表明该蚕用营养饲料具有增强蚕儿体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产量,节省桑叶,提高蚕茧生产效率,提高茧丝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炭色离褶伞是滇西北一种珍稀的大型食用菌资源。本文初步探讨炭色离褶伞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碳氮比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炭色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膏,最适碳氮比是20∶1~25∶1。  相似文献   

13.
万隆霉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MIGI.22(Bacillus subtilis)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vyzaepy)为研究对象,对万隆霉素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这2种细菌的氧呼吸作用,随着反应体系中万隆霉素终浓度由0逐渐增加到50μg/mL,枯草芽孢杆菌氧呼吸作用持续的时间由对照的28 min减小到10 min,白叶枯病菌则由18 min减小到8 min,两者的相对耗氧量分别由对照的86.9%和62.9%逐渐下降到0;此外,对这2种细菌NADH氧化酶活力进行的研究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细菌各个生长阶段酶的活力的提高,这与万隆霉素抑制其氧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或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小麦产区。我国早有发生,但未引起重视。随着小麦种植品种的改变及栽培措施的强化,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纹枯病在部分地区上升为重要病害。到80年代,我国各冬麦区普遍发生纹枯病,而尤以江淮冬麦区为重。近年来在黄淮麦区发病也日趋严重,重病地小麦倒伏或白穗,造成严重减产,严重阻碍了小麦高产稳产的实现。虽然有的研究单位经过研究提出了以化学药剂为主的防治措施,但由于该病原物的顽固性和长年累积,化学药剂防治效果逐步下降。筛选小麦纹枯病的抗源,选育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V在植物体内的穿透与输导作用。【方法】以蚕豆苗、小麦苗为供试植物材料,用苦皮藤素V处理植物根系及叶片,定期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植物中的苦皮藤素V含量。【结果】苦皮藤素V可以穿透蚕豆苗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处理12 h后蚕豆苗根系中苦皮藤素V含量为0.20μg/g,48 h后达到1.72μg/g;苦皮藤素也可以穿透叶片进入植物体内,处理12 h后,蚕豆上层叶片苦皮藤素含量为0.34μg/g,48 h后达到0.77μg/g。水体中的苦皮藤素V可以穿透小麦苗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处理8 h后,植物中苦皮藤素V含量为0.29μg/g,36 h后达到2.94μg/g,但由于土壤对苦皮藤素V的吸附作用,小麦根系难以吸收到施于土壤的苦皮藤素V。【结论】苦皮藤素V可以穿透植物根系或叶片在植物体内输导。  相似文献   

16.
以‘全明星’草莓组培苗为试材,分别用甲基磺酸乙酯(EMS)、60Co-γ射线以及60Co-γ射线+EMS的复合诱变剂对叶片进行处理,并对‘全明星’草莓进行初步耐盐筛选。结果表明:EMS溶液处理草莓离体叶片适宜的浓度和时间是0.2%+2.0 h及0.4%+1.0 h,60Co-γ射线诱变处理的剂量率为30 R/min时,适宜的剂量为3~5 kR,复合处理的适宜剂量为60Co-γ(3 kR)+0.1%EMS处理2.0 h及60Co-γ(3 kR)+0.2%的EMS处理1.0 h。对3种处理间进行比较发现,各处理的叶片存活率和再生率都比对照有所下降。其中,复合处理对草莓叶片的生理损伤作用显著提高,叶片的再生率比单一诱变剂处理下降了10%~15%。再生植株经过初步NaCl筛选后,复合诱变处理再生植株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盐害率和盐害指数也都显著低于其它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单一诱变剂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法,用20mg/L芦丁溶液分别在室内和大棚不同光照环境下培养荫生植物白掌(Spathiphyllum),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在长时间的强光照环境下,20mg/L芦丁溶液培养可以减轻白掌所受到的强光抑制,同时也减轻了强光照对植物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室外3种不同密度的菠萝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密度菠萝的净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都呈现下行抛物线,早上与傍晚较高,下午15:30前后基本为0;其中密度4.6株/m2的净CO2吸收速率更显著(α=0.1)。此外,密度3的叶面有效光、温度、水分含量等生态因子也比另外两种密度(3.8株/m2、4.4株/m2)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松毛虫赤眼蜂6个种群的酯酶同工酶.6个种群的酶谱有明显的差别.根据酶谱可将6个种群初步归为2类.  相似文献   

20.
四川蔬菜核盘菌种群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彭州甘蓝、莴笋、菜豆、油菜4种经济作物分离所获60个菌株在含药PDA平板上测定结果表明,1 μg/ mL和5 μg/ mL多菌灵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平均分别为98.46 %和99.08 %;最低分别为93.00 %和94.52 %;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其中4个菌株的EC50均小于0.5 μg/ mL.27个菌株与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配对后,11个菌株可以与之融合而属于7个融合群,它们分别来自莴笋(4个),甘蓝 (3个),菜豆(4个).其余16个菌株不与30个标准菌株中的任一菌株融合,此16个菌株相互两两配对后,得到11个新融合群,其中8个菌株只与自身融合.31个菌株RAPD结果表明,除甘蓝分离核盘菌与油菜分离株具有较大差异(欧氏距离>1.5)外,不同来源菌株RAPD带谱相似甚至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