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物产量主要是通过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形成的.因此叶绿素含量多少对光合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水稻品种叶绿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干旱和UV-B辐射对刺梨复合胁迫的影响,采用干旱和UV-B辐射方法研究了刺梨(贵农2号刺梨)光合作用系统和叶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和UV-B增强的条件下刺梨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b增大,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结果:干旱和UV-B增强导致刺梨叶片气孔受损、叶绿体嗜锇颗粒增多、基粒类囊体膨大、叶绿体膜系统破坏;干旱和UV-B的交互作用显示,除能提高刺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外,干旱还加剧了UV-B辐射对刺梨叶片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叶片生长、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速率等方面,综述了光质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光质调控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钕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用3,6,60 μmol.L-1 Nd(NO3)3 处理油菜苗。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膜上Mg2+-ATPase活性,并观察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钕(3 μmol.L-1) 能促进光合作用,而高浓度钕则可抑制光合作用。钕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由于钕对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膜上Mg2+-ATPase的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铅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之一.从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矿质元素方面,分析了铅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光合作用中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今后CO2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高浓度和正常浓度CO2条件下,对拟南芥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在高浓度CO2条件下,短期内叶绿体数量增加,体积变大,淀粉粒和脂质球增多,基粒片层和类囊体膨大,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均高于对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促进作用均减弱甚至出现胁迫状况.[结论]高浓度CO2在短期内会对叶绿体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总体起到促进作用,但延长时间,这种促进作用逐渐消失甚至有迹象会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β—吡啶基丙醇(商品名784—1)对红小豆苗期至分枝期光合作用有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能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尤其对RuBP羧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处理还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并使叶绿体基粒片层增多,因此,使红小豆植株光合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茉莉酸甲酯对茶苗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茉莉酸甲酯(MJ)对茶苗光合作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叶面喷施MJ的茶苗在水分胁迫下,体和H2O2含量则较低;经MJ处理的受旱茶苗,叶绿素降解较少,叶绿素—蛋白内SOD和CAT活性比未经处理的高,而O-·2质复合体牢固度与对照接近,而未经处理的茶苗则有较大幅度的改变;MJ处理提高了叶绿体膜系结构稳定性,减缓了受旱苗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损伤,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绿色叶片中进行的。但究竟在绿叶中的哪一部分进行?试验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中的基粒上进行的。而暗反应则在叶绿体的间质内进行。因此,可以肯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细胞器。 (一)叶绿体的形态和构造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及幼茎的皮层细胞中,叶绿体呈扁平的椭圆形或球形。它的平均直径约为4—6微米,厚约2—3微米。不同植物每一个细胞中的叶绿体个数不完全一样。有人估计,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子中叶绿体数目达10万个。叶绿体的含水量为75%左右,叶绿体含有色素、蛋白质、脂类等。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可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从叶绿体结构、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酶的活性,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等几方面综合分析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气孔与非气孔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干旱的程度,今后应加强各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保持系8B为材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两者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探讨CMS与叶绿体结构的关系,并比较其特性与差异,揭示CMS机理。结果表明,辣椒CMS系8A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基粒片层之间界限模糊、消失,发育滞后,与基粒连接的类囊体不发达,整个片层排列紊乱,叶绿体数目减少;保持系8B叶绿体形状为椭圆形,基粒片层、类囊体均发育正常。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体数目较保持系减少,结构、形状与保持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番茄果皮与叶片光合细胞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对番茄果实不同生长阶段果皮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将番茄果皮细胞与成熟叶片光合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番茄果皮细胞在果实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果皮细胞含有一定数量的叶绿体,并且具有典型的的基粒片层结构。根据植物光合产物就近运输理论,果皮细胞中叶绿体形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转移到果实中,供应果实的生长发育。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基粒数量及类囊体垛叠层数明显少于叶肉细胞,说明此时期叶片仍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果实完熟期,其外观已经由绿色变成红色,果皮细胞中的叶绿体逐步转化为有色体,类囊体基粒片层消失,叶绿体内部含有大量嗜锇颗粒,失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及杂种F1叶绿体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MS小麦叶绿体显微结构的特性,探讨CMS与叶绿体结构的关系,揭示CMS机理。【方法】以K、V、T型同核异质不育系(A)、保持系(B)冀5418、育性恢复的F1和各自的质供体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i)为试验材料,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分析研究旗叶叶绿体的特性及差异。【结果】(1)K、V、T型不育系旗叶叶绿体结构异常,表现为基粒片层之间界限模糊、消失,发育滞后,与基粒连接的类囊体不发达,甚至断裂,整个片层排列紊乱。保持系冀5418叶绿体紧贴细胞内膜,基粒片层清晰,排列整齐,基粒之间的类囊体清晰可见,发育完好。(2)保持系每个细胞的叶绿体数量为24.1个,形状为长椭圆形。K型不育系为19.8个,T型不育系为18.4个,与保持系差异显著(F=40.47,Pr<0.0001),叶绿体形状都呈圆形。V型不育系叶绿体数量为24.8个,显著高于其它两系(F=40.47,Pr<0.0001),与保持系差异不显著(F=40.47,Pr<0.0001),形状呈长椭圆形。(3)Aegilops kotschyi、Triticum timopheevii型质供体的叶绿体形状为圆形,Aegilops ventricos型质供体为椭圆形,叶绿体片层模糊,类囊体不发达,K、V、T型不育系叶绿体显微结构与其相似,来源一致。(4)K、T、V型不育系杂种叶绿体形状都呈椭圆形,紧贴细胞内膜,双层外膜清晰,基质浓厚,基粒片层清晰,且充满整个基质,基粒之间的类囊体清晰可见。【结论】K、T型雄性不育系叶绿体数目少于保持系,而V型叶绿体数目与保持系相当。三种不育系叶绿体结构、形状表现异常,具有明显的胞质效应;恢复基因不仅能恢复K、V、T型不育系的育性,且能使其叶绿体结构、形状恢复正常,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柑桔叶片被桔始叶螨危害后,叶绿体摸不完整,淀粉粒异常膨大,基粒片层排列松散、不规则,有的甚至消失,嗜锇颗粒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SO42-化肥及不同施用量对黄瓜叶片生长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化肥的过量施用对黄瓜叶片生长有不良影响,SO42-化肥的量越高,不良影响越大;但对叶片叶绿体数目影响不大. SO42-化肥施用量过高时主要影响叶绿体的大小和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并破坏叶绿体基粒片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甘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明确氮素影响甘蔗光合作用的细胞学机理,为甘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11、ROC22和GXB9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桶栽试验,设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用0、150和300 kg/ha尿素,于伸长期取叶片样品分析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3个甘蔗品种叶片的SPAD和叶面积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T11和ROC22的比叶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下同),GXB9的比叶重在中氮水平最低.GT11在高氮水平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正常;ROC22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但基粒片层数量显著少于高氮水平;GXB9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基粒片层与高氮水平时无明显差异.GT11和ROC22的净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XB9净光合速率在中氮水平最高.[结论]甘蔗光合速率与叶绿体数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基粒片层数量密切相关,且均受甘蔗品种和施氮量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品种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其R4~R6期的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表明,叶片的叶肉细胞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其同化组织则无此明显区分。豆荚同化细胞的细胞壁厚,细胞排列呈梭形交错,细胞间隙小,有较多的胞间连丝,豆荚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R4的初期,淀粉粒较少,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但主要以基质片层纵向贯穿于叶绿体中;R5~R6期,豆荚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较明显,且淀粉粒逐渐增多;R6期,豆荚和叶片的叶绿体内都有数量不等的嗜锇小球积累。豆荚的叶绿体繁殖是独立于细胞分裂的现有叶绿体二分裂产生(哑铃状分裂)。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豆荚叶绿素含量较叶片叶绿素含量低,这主要是与豆荚的叶绿体数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梨叶被梨网蝽危害后,叶片细胞中叶绿体膜不完整,基粒片层排列松散,叶绿体肿胀,最后瓦解。线粒体基质变稀,嵴数目减少,有的细胞中淀粉粒增多,并出现许多碎片,因而影响梨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营养液对毛竹叶绿体等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施用毛竹营养液 1 a后的 5个年度的毛竹叶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其细胞中叶绿体的个数、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淀粉粒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多 ,此外细胞中的线粒体、微体、核糖体和细胞内含物等也明显增加 ,从而加强毛竹的光合作用 ,促进毛竹的生长 .实验结果还表明叶绿体中淀粉粒的积累并不影响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