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和彝区健康新生活运动使四川省西昌市凉山旅游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推广彝、汉两族餐饮技艺互补的成功经验,传承创新凉山旅游餐饮产品结构,与时俱进地适应客源市场需求,培育彝、汉新村经济增长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家新寨建设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西河村彝家新寨建设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凉山彝家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彝家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应遵循"一体化、生态化、产业化、特色化、均衡化"原则,整体推动凉山彝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凉山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立体气候,江河纵横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的经济起着很大的影响。从自然属性角度研究了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彝区经济发展的阻碍,由此决定了对凉山彝区移民扶贫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从凉山彝族起源与迁徙历史演变入手开启对凉山彝族农耕文化的源、迁、种、法、器、礼、艺7个大部分的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诠释与意蕴,以史鉴今探寻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深度内涵与丰富内容,以期对凉山彝区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201-203
在对凉山州美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发现当前彝族地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对今后凉山彝区农村如何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凉山彝区农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以期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含义着手,深入调查研究了冕宁境内的身体旅游资源:凉山明珠彝海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宗教旅游胜地灵山寺、冶勒自然保护区、安宁湖及雅砻江峡谷等旅游景点。针对冕宁生态旅游和生态林业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加强宣传,提高林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加强科技投入等促进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发展与生态林业建设,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37-23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民族文化发展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基石,更加被国家、人民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国家,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也应当放于首位。凉山传统彝族服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活学习中由文化特点、艺术气息、政治思想、哲学等方面组成的文化特色,是我国璀璨民族文化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新时代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就如何合理传承凉山彝绣和高效推动凉山彝绣现代化产业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为民族文化开拓一片疆土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国正式步入了后脱贫时代。受制于自然条件与历史遗留的双重影响,以金阳县为代表的凉山彝区要实现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此,从后脱贫时代实现凉山彝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探寻以金阳县为代表的广大凉山彝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一种无烟产业,是一种窗口性、“引爆”性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关联性强和对操作专业技能要求低的特点,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资金匮乏、居民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凉山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业的特点及凉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凉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凉山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凉山旅游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乾杰  杨强  日勒时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63-15466
基于对凉山彝区农户家庭的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贫困山区家庭收入结构和消费支出结构,并分析了影响家庭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贫困山区家庭经济的对策建议:大力推进产业化组织;强化科技服务与推广;加强技能培训;移风易俗,解除经济发展观念障碍;扶持民族特色专业型家庭传统产业;"因家制宜",优化多种家庭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肖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30-9231
婚俗是凉山彝族人生礼仪中颇具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集中体现了彝族语言、文学、宗教、法律等方面的内涵。对彝族婚俗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宣传彝族民俗文化,也有利于凉山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30-22731,22739
以农业基础设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与政府4个方面为基准点,分析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61-16963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鲜明、个性的彝族服饰文化。该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凉山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认为凉山彝族的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面料的质地选择都融合了大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凉山雷波马湖莼菜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红 《农学学报》2011,1(5):17-20
在调查雷波马湖莼菜原产地气候、水文等生态环境条件及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雷波马湖莼菜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雷波马湖莼菜资源拥有自然条件优越、品质优良、开发基础良好、开发潜力巨大等优势,也存在原生境退化、经济基础薄弱、规模低下、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从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原生境保护、加大科研力度和科技示范带动等方面提出了推进雷波县马湖莼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既是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又有自身特点。在生产条件上,基本继承了传统因素,既反映了传统农作经验的延续性,也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水平低下的被动选择。与此同时,虽然面临社会变迁与外在力量的推动,但农具、种植、灌溉以及畜力等方面的现代因素少有出现。在农作物结构以及粮食产量方面,仍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粮食总产量有缓慢的增加。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产品作为贸易中的主要交换物,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凉山彝族地区的商业往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的生存环境较之前有所改善,但农民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26-5427,5473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的民族山区农业县。宁南县小水电的开发利用对当地民族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对民族山区小水电的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洁  牟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6-15487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璜琅村落的环境特色,包括村落历史与民族风情、景观资源与环境生态品质以及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了村落建设在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物质和精神2个方面探讨了璜琅村落的更新措施,一方面通过整合村落空间布局形态、整治建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更新村落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村落的莼菜文化,营造水乡舒适的心理环境,使自然景观与休闲文化相结合,以便于游客体验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进而促进璜琅村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评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景观要素影响因子初步权重,并运用综合数学模型分析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因素,形成独特的评价策略,并揭示了凉山彝族地区乡村景观特色的主导元素,旨在为凉山民族特色乡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