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建飞  卢立  张晶 《人参研究》2013,25(2):43-45
目的测定菜豆豆荚总黄酮含量,优化菜豆中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将回流法、超声法、煎煮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进行对比,采用正交法优化了超声提取工艺。用最佳提取工艺验证实验结果。结果提取次数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85%乙醇、超声60min、提取3次,菜豆中总黄酮含量为158.86mg/100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0.1%NaHCO3-50%EtOH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以甘草酸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甘草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乌拉尔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10,超声温度为90℃,超声时间150min。通过此工艺,甘草酸纯品提取率可达5.19%。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传统的方法往往采用甲醇做溶剂提取,其具有毒性。试验分别使用食用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效果。食用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提取的效果,比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采用80%乙醇,在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h,提取2次。提取率可高达0.47%。  相似文献   

4.
葡萄籽中单宁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丙酮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内从葡萄籽中提取单宁,用正丁醇盐酸法测定单宁含量。通过比较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7丙酮-水体系以16:1的液料比进行抽提,时间为12h,提取温度为45℃,单宁提取率可达到0.95%。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化学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作为茶多酚提取过程中的辅助工艺,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作为指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法(CCD)设计试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每种辅助工艺最优实施条件,并对这三种辅助工艺进行比较.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茶多酚提取率为16.2% ~16.8%,微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为12.2% ~12.9%、超声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11.6% ~12.3%.三种辅助工艺中,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比超声波和微波辅助工艺有较高的提取率,可以水作为浸取液在常温下进行提取,是一种茶多酚提取过程中较为理想的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液料比(石油醚体积与苹果籽质量之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频率对苹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料比为8,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35℃,超声波频率为60kHz时,苹果籽油提取率最高,可达到23.94%。通过与索氏提取法对比,证明超声波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提取苹果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花粉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经破壁处理的花粉,蛋白质提取率为12.5%,而利用气流粉碎,果胶酶处理,冻融法对花粉破壁处理后,花粉的蛋白质提取率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气流粉碎法,蛋白质提取率为45%,同时确定了花粉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微波提取天胡荽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不同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等对天胡荽植物体全草中总黄酮微波提取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微波时间为20S、最佳微波功率为360W、最佳料液比为1:50。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出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微波时间20s,微波功率180w,料液比1:40,可获得天胡荽总黄酮最高提取率为1.883%。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07,29(6):46-46
绿茶的乙醇浸提液经浓缩、脱色和萃取,得茶多酚粗品,用聚酰胺层析柱分离提纯得(-)-EGCG单体。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绿茶的粒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EGCG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醇提工艺为:绿茶粉末粒径小于0.960mm,用12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研究了绿茶醇提液的活性炭脱色工艺,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次数、脱色时间对脱色液的吸光度和(-)-EGCG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为材料,利用超声强化法提取蓝莓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对蓝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 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 87 min,液固比49 mg/g,在此条件下,蓝莓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4.93%,验证实测值为4.91%,与预测值接近,说明该试验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1.
用稀盐酸浸提菜籽饼粕进行脱毒、植酸提取及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制备。脱毒粕可干燥作饲料或经匀浆、离心分离和过筛的方法制取浓缩蛋白,制浓缩蛋白后的残渣再匀浆用稀碱萃取,调等电点沉淀出分离蛋白。总蛋白质提取率≥91%,制取的浓缩蛋白含蛋白质61%,硫甙低于0.4%,植酸低于1%;分离蛋白含蛋白质90%,硫甙低于0.03%,植酸低于0.5%。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08,(5):42-42
研究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萃取技术,提高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萃取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及其最佳提取条件。微波提取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溶剂为80%乙醇,料液比1:20,微波萃取5min,提取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千层塔全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索氏提取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千层塔总黄酮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千层塔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30 min、提取温度85 ℃、料液比(g/mL)1 ∶ 35,千层塔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262 6%。  相似文献   

14.
周辉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89-2494
以提高余甘果肉中的多酚提取率为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以乙醇浓度80%为固定条件,通过4组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温度、功率、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余甘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设计,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余甘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80%,料液比1 g ∶ 25 mL条件下,余甘多酚的最佳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温度43.80 ℃,功率250.96 W,提取时间23.90 min。按此工艺条件提取的余甘多酚提取率为17.21%。  相似文献   

15.
以红参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水提、酸提、碱提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并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1∶8的料液比,100℃水浴提取3次,每次3h,红参粗多糖提取率达2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新型绿色环保溶剂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多酚.在以[BMIM]Br浓度、提取时间、提取率及料液比为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BMIM]Br浓度0.3 mol/L,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590 W.在此条件下,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8.40%.离子液体与超声波协同作用有效提升了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花红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花红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花红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花红叶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液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12 ∶ 1,在此条件下花红叶多酚的提取率为4.6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19.
采用4种方法提取卷柏多糖,其中综合法提取率最高,为1.45%。可溶性多糖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1种中性糖和1种酸性糖,各占86.5%和13.5%。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卷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对肠炎病病原菌、绿木霉与甘薯薯瘟病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mL^-1。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