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1999年.绥化市可繁母牛达47.6万头,其中黄牛可繁母达 36万头.奶牛 11. 6万头,年产牛犊 21.4万头,可繁母牛繁殖率平均 44. 9%、两年不足一个犊。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通过对全市所辖10个县、市(区)的抽样调查分析.母牛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繁殖疾病造成的.占可繁母牛的21. 8%.每年平均有10. 37万头可繁母牛国繁殖疾病不产犊.造成养牛经济效益下降。所以.积极防治母牛繁殖疾病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过近3年对全市多点、多牛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母牛繁殖疾病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皮埃蒙特肉用牛对三元杂交后代优势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产业是哈尔滨市畜牧业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重点县(市)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全市可繁母牛44万多头,其中杂交母牛占30万头左右),深入挖掘养牛生产潜力,提高养牛生产水平,振兴农村经济,扶持农民养牛致富奔小康,从哈尔滨市养牛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需要出发,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的基  相似文献   

3.
南江县所辖12个区(镇),72个乡镇,全县草山草坡资源及宜牧面积154万亩.其中:农耕地48万亩,饲草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养牛业.据1989年末统计.存栏牛88490头.其中黄牛67267头.能繁母牛36276头.其中能繁黄母牛26708头,全年繁殖小牛11681头,其中黄牛8287头.产犊率分别为32.2%和32.9%.母牛空怀时间长,既耗费了人力又耗费了资源.致使我县养牛业发展缓慢,长期徘徊在8~10万头内,为了充分利用母牛有限的一生.提高其繁殖率.增加牛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我们选择了县内养牛生产特具代表性的黑潭乡开展了本研究.在该乡8个村随机选出参试牛只118头.参试前一年产犊44头,产犊率为37.2%经三年多时间的研究.三年共产犊352头.年产犊率达99.4%,基本实现了黄母牛一年一产.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农户选择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成员的家庭,愿意接受技术指导,签订合同后三年内不得将参试牛只出售,并如实记载试验情况.1.2 参试牛只随机选择3~10岁能繁黄母牛118头.1.3 药械、丙硫咪唑片,产科疾病药,产科器械、输精器械、冻精等.  相似文献   

4.
人口百万的蒙城县1990年未黄牛存栏量已达31.7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8.15万头,各类杂交牛25万头。年内出栏约9.27万头,跃居全国养牛平原县之冠。1991年5月8日蒙城县在城郊新落成的“优质黄牛市场”隆重举办了首届优质牛大奖赛。县委书记于佩忠、县长刘玉书等负责同志为县“优质黄牛市场”的正式开业剪了彩。来自全县13个区(镇场)经过村、乡、区层层筛选出来的参赛共351头,其中以秦  相似文献   

5.
高安素有养牛的传统习惯。近几年来,高安市牛产业已取得可喜成绩。是由于一方面。狠抓牛品种改良.重点保护西杂母牛。全市已建成人工授精站23个.人工冷配点65个,年完成人工冷配数2万头以上。现存栏西杂母牛3万头。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普及种草养牛模式.降低养牛成本,全市种植多年生夏季牧草0.33万hm^2.冬季黑麦草1万hm^2。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为促进全县牛产业发展,引进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秦宝牧业,建设灵台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并探索实施"寄养代繁"养殖模式,即由企业提供担保,金融部门向合作社、养殖户放贷,合作社、养殖户向企业交押金,企业将能繁母牛投放到合作社和农户,带动广大农户养牛致富。目前,全县已建成"寄养代繁"示范场7个,投放基础母牛617头,产犊551头。  相似文献   

7.
<正>甘州区6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肉牛产业化生产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13年底,甘州区牛饲养总量达到52.3万头,存栏基础母牛15.3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1.8万头。随着能繁母牛饲养数量的增加,能繁母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数量明显增多。作者通过对2个乡镇,23户(场)、31头能繁母牛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发病原因突然更换饲料,饲喂未发酵玉米芯粉碎料,饲料不洁、草长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2006年底广西存栏牛725.73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99.10万头.出栏牛202.65万头,产牛肉18.25 万吨.牛奶产量6.22万吨.  相似文献   

9.
1郓城县肉牛生产历史及现状郓城县养牛历史悠久,培育出了优良地方品种-鲁西黄牛,2000年之前养牛的用途主要是役用,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全县牛存栏大约10万头。2000年以后,农业机械化逐渐普及,牛的役用功能被逐步替代,散养户减少,牛存栏量逐渐降低,但出现了部分小规模养殖肉牛场户,并且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全县存栏肉牛4.8万头,全县最大规模存栏1400头,200头以上规模场38个,100头以上规模场近百家,规模场基本上为异地购买育肥,规模场能繁母牛数量偏少,200头以上规模场存栏18876头,其中繁母牛仅390头。当前郓城县活牛价格为35.6元/kg,按购进体重175 kg/头犊牛11000元,饲养10个月,饲料防疫工时等费用5300元,出栏体重600 kg计,每头出栏牛利润为5060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万,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农业省份,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从资源角度看,一方面,云南粮食不能自给,发展猪、禽等耗粮型畜牧业自身条件不足;另一方面,云南省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据统计,有可利用草山草坡1133万hm2,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优势所在.同时草食畜资源也非常丰富,2000年全省存栏牛只854.82万头,其中黄牛561.32万头(能繁母牛183.16万头),水牛293.5万头(能繁母牛94.83万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牧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肉牛羊产业也在发生着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转变,就公主岭市肉牛羊业生产实际来看仍然需要从基础抓起,从适度规模抓起。1公主岭市肉牛羊发展现状公主岭市是国家商品牛基地,秸秆养牛示范县,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全市2013年发展黄牛43.2万头,养羊31万只,存栏可繁母牛15万头,可繁母羊7.3万只,有规模化养牛场(区)170个,养羊场(区)150个,承载着全市饲养量的19.5%  相似文献   

12.
法库县地处辽宁省的北部,属半丘陵,农户多有养牛习惯,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县牛存栏达27.9万头,可繁母牛占存栏总数的70%。法库县  相似文献   

13.
崆峒区现黄牛饲养量为34.7万头,存栏13.2万头,基础母牛存栏5.9万头。近年来,崆峒区把牛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养牛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养牛大户相养殖小区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悉,10月初,2012年江西省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已启动。江西省畜牧良种补贴种类包括能繁母猪、奶用能繁母牛、肉用能繁母牛,补贴数量分别为57万头、3.7万头和10万头,覆盖范围包括高安、南昌、东乡等16个生猪大县,高安、泰和等13个肉牛改良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丰都县肉牛产业历经10余年的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特色优势骨干产业。2011年全县存栏24.39万头,出栏肉牛12.5万头,能繁殖母牛存栏14.48万头。发展能繁母牛,抓好优质肉牛来源是丰都县发展肉牛,打造"中国肉牛之都"的一贯宗旨。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能繁母牛饲养出现了多种模式。包括能繁母牛分户饲养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企合作模式、托牛所等模式。文中主要介绍了能繁母牛分户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1养牛业现状 根据固原市门统计,200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71.48万头,牛存栏45.94万头,其中基础母牛23.77万头,牛出栏25.54万头.有养牛专业村112个,5~10头的养牛专业户4 888户,10~20头的587户,20头以上的25户.  相似文献   

17.
灵台县是省列肉牛基地重点县之一,1985年以来,灵台县坚持走逆向开发,以销促产的路子,使养牛业在全县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首先是养牛数量及商品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全县牛饲养量达9.1万头,比1984年净增4.5万头,年均增长10.2%;累计出栏商品牛7.4万头,年均出栏10.6万头。目前,全县已形成31个养牛集中区、12个专业村、1.3万家养牛专业户,占总农户的28%。其次是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有所提高。全县繁殖母牛上升到3.5万头,比1984年增长了1.5倍,占存栏牛总数的46.5%。良种化程度由20%上升到78%,出口肉牛的优质率达90%以上。第三是养牛收入增加,效益显著。1991年全县养牛收入1136万元,是1984年的19倍,人均养牛纯收入68元,是1984年的  相似文献   

18.
“六五”期间,山东养牛业快步前进,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1985年与1981年对比,牛存栏数由213.7万头增至257.98万头,净增44.2万头;繁殖母牛占牛群的比例由22.4%上升到36.3%;母牛繁殖率由34.5%上升到55.7%,增长21%;繁殖成活的犊牛数由16.5万头增为44.1万头,翻了一番还多;牛的出栏率由7.5%上升为11.8%;菏泽地区、德州地区和不少县牛的存栏数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涌现出一大批户均二、三头牛的养牛专业村和养牛几十头、上百头的养牛大户。在大好形势面前有人提出了问题,即:这种发展势头今后能否持续下去?山东养牛业是否已经饱和了?笔者就上述问  相似文献   

19.
<正>维西县常年牛存栏达6万头以上,其中能繁母牛2. 88万头,属牛存栏较多的县。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养牛模式一直制约着维西县养牛业的发展,肉牛生产科技含量低、饲养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农牧民养"长寿牛"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养牛主要以自食、役用和积肥为主,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加之维西县的肉牛繁殖一直处于自然交配和近亲繁殖状态,造成了肉牛品种的严重退化,肉牛生长速度缓慢,个体小,出栏率、产肉率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20.
广西奶水牛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情况广西是我国水牛饲养量最大的省区,约占全国水牛饲养量的1/5,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努力探索,为水牛奶业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水牛存栏、杂交牛、挤奶牛群体数量较大2004年底,全区水牛饲养量达到505万头,其中:存栏414万头,能繁母牛170万头,杂交牛17.50万头,挤奶牛4000头,水牛年产奶6000吨,出栏91万头,分别占全国的21.29%、18.58%、19.29%、72.92%、14.29%、19.48%、63.07%;能繁母牛是全区乳牛存栏的109倍,水牛奶产量占2004年全区牛奶产量的8.21%。二、科技支撑成为广西奶水牛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