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分蜂和分蜂前的准备阶段“分蜂热” ,对养蜂生产负面影响很大。世界各国养蜂专家及生产者 ,都把解除“分蜂热”当作科研项目和增产措施 ,进行探索 ,研究。写出大量有关解除“分蜂热”的文章。虽然抑制加阻挡的高招倍出 ,却始终不尽人意。中国饲养意蜂近百年 ,世界百余年大、中型蜂场彻底解除“分蜂热”或多年没发生自然分蜂的事例 ,一直没有报导。直至 2 0 0 0— 2 0 0 1年《养蜂科技》独具慧眼 ,先后报导了三篇中国养蜂工作者 ,彻底解除“分蜂热”的好文章和美国二篇译文。读后感触颇深 ,现分析如下 :1、我们在养蜂上以解除了分蜂热与…  相似文献   

2.
也谈解除分蜂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俊海 《中国蜂业》2004,55(2):17-17
自然分蜂是蜜蜂生物学特性之一.但在养蜂生产中,自然分蜂是不受欢迎的,为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解除分蜂热,如给有分蜂意向的蜂群下浆框、调入幼虫脾并适当提出老蛹脾及出房子脾或者与弱群互调箱位等措施,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解除分蜂热的作用,但我认为应根据当时外界的蜜粉源情况以及生产目的采取有针对的、对生产有利的措施为佳,下面谈谈我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分蜂热在季双三规范管理作用下自然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分蜂是蜜蜂的本能行为。在野生和旧法(桶养)饲养条件下,起到了种族繁衍的积极作用。新法(活框)饲养后,养蜂人逐渐发现自然分蜂前的准备阶段,蜂王产卵逐渐减少,直至停产,影响繁蜂。工蜂怠工,影响采集。这一现象养蜂学业称为分蜂热。另外还有分蜂群飞出  相似文献   

4.
周婷 《中国蜂业》2012,(8X):53-53
<正>2012年6月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换届会议,第四届专委会在蜜蜂保护课题上取得一定进展。第四届专委会的工作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开展。一、提高蜂药质量,规范蜂药市场我国是蜂业大国,但不是蜂业强国。因此对于大部分蜂场,"蜂药"使用不可能依赖进口,而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蜂药企业,因此我国蜂药的质量和我国蜂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几家主要的蜂药企业先后通过GMP认证,使蜂药质量的规范生产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生产稀薄蜜严重影响到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业界人士极力呼吁生产成熟蜂蜜,提高蜂蜜质量。现阶段,我国成熟蜜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养蜂发达国家,并未形成配套的生产技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里就具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说明,仅供参考。1采蜜期的饲养技术问题1.1蜂脾关系蜂多脾少,易产生分蜂热及造赘脾等,影响蜜蜂采集的积极性,浪费蜂力,降低采蜜量;蜂少脾多,蜂群贮蜜不集中,子脾零散,内勤蜂增加,采集蜂减少,对采蜜繁殖都不利,因此在采蜜初期应蜂脾相称。巢脾的摆放方法是:继箱放老蛹脾、小面积子脾和空脾,巢箱放卵…  相似文献   

6.
在养蜂过程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会经常遇到 ,但有强弱之分 ,这与蜜蜂种性有关。优良的品种能维持大群 ,有着积极采集性能 ,就不易产生分蜂 ,反之 ,就容易“逃蜂”。为此 ,浅述几项分蜂管理措施。一、优选蜂种控制分蜂随着蜂种改良 ,品种质量的提高 ,分蜂性会大大降低 ,分蜂控制了 ,会减少许多麻烦 ,使蜜浆产量稳步提高。但还有不少养蜂者还饲养品种较差的蜂种 ,既不泌浆 ,又不采蜜 ,还喜欢分蜂 ,经济效益不高。如 2 0 0 2年 4月 ,油菜大流蜜期 ,我去某蜂场办事 ,他饲养 5 0群蜜蜂 ,当天 ,就有 9群分蜂 ,事后问起此事 ,他说一连几天都这样 ,忙…  相似文献   

7.
蜜蜂是真社会性昆虫,分蜂是其种族繁衍的唯一方式。养蜂者需要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对分蜂有选择地进行控制,当外界蜜源条件好或即将越冬的时候,需要保持强群控制分蜂,当外界主要蜜源不属于流蜜期时可以适当分蜂以扩大养殖规模。在总结"分蜂热"出现的原因和前人控制分蜂方法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通过(1)去除王台,添加巢础,增加脾距;(2)去王;(3)囚王,去脾;(4)人工分蜂等方法对分蜂群进行控制。经观察分析,认为控制分蜂应该以原始群或分出群不能正常的繁衍为基准进行操作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养蜂生产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 :从自然条件来讲 ,天气闷热 ,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蜂群本身分析 ,蜂王质量差 ,分泌“蜂王物质”少 ,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 ,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当王台内被产上卵后 ,工蜂对蜂王每天饲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我们在检查时 ,若发现王台 ,无论其封盖与否全部割掉 ,把新老蛹脾、少量虫卵脾连同蜂王另装一箱。由于蜂群已产生了强烈的“分蜂热”,提出的有王群蜂数减半 ,但又有各龄蜂在内 (有“分蜂热”的群分出后归巢蜂很少 ) ,蜂王一二天后便…  相似文献   

9.
分蜂是蜂群繁殖的自然形态,大多数西方养蜂者认为分蜂是蜂群管理的失败.历史上分蜂是养蜂的组成部分,蜂群分蜂是必要的,但新分群飞逃,对养蜂人来说是一种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古代养蜂者想出了许多控制分蜂的方法.现在控制分蜂已被视为蜂群管理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王顺 《中国蜂业》2005,56(1):16-16,18
邛崃地处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自古就有养蜂历史.近20年来,在市畜牧局养蜂管理站的正确领导下,蜂群迅速增长,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2002年曾被四川省养蜂管理站评为全省的四大养蜂县之一,现有中西蜂15000多群,大部分蜂群早春都在邛崃一带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胡承箕先生是湖北省鄂城县人。是该县第一位倡导新法饲养意蜂的人士。1932年创建自己的蜂场,命名为"立达蜂场",建场之初,购买意蜂4群进行饲养,经过几年连续的繁殖,蜂群发展近百群,场景非常壮观。蜂场每年采收蜂蜜几千斤,自然分蜂10~20群。胡先生将这些新分的蜂群全部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开始学习养蜂的同志。这一举动对当地推广养蜂有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蜜蜂性温和,产蜡量大、造脾快,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分泌王浆多,养蜂生产中易维持强群,是我国养蜂生产中的当家品种。但是,我国地域辽阔,长期转地养蜂带来蜜蜂混杂繁殖,种性衰退,生产力下降。因此,在我国,尤其在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意大利蜜蜂的提纯复壮和品系杂交,有利于本地意蜂恢复种性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利用处女王分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虽说与各种书刊用成熟王台分蜂不一样,但有利于养蜂生产,蜂友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4.
养蜂数量多的山东招远市阜山镇,每年都有部分蜂逃亡的现象发生,养蜂业主大都做到妥善处理,而蜂群未发生逃亡的业主也引以为戒,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堵绝蜂群逃亡现象。1、蜂群分蜂和逃亡的区别蜂群分蜂多发生在春、夏有蜜源的时期,而蜂群逃亡多发生在夏、秋蜜源缺乏的时候。自然分蜂后,原巢中还剩留一部分蜜蜂和全部的蜂儿及足够的蜂蜜;蜂群逃亡时,蜂王早已停止产卵,等到大部分蜂儿孵化,长成后,一同飞去,巢内的蜂蜜尽量带走,毫无贮存。2、蜂群逃亡的原因2.1遗传的关系。有的蜂种,在巢内环境极不适于蜂群生存时,很易逃亡,例如中蜂。有的蜂种…  相似文献   

15.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 ,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分蜂多选择在蜜源贫乏时期 ,交尾群时常被盗。就如何防止盗蜂 ,谈一些我的经验和做法。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无其它辅助蜜源 ,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张蛹脾 ,再抖入一脾蜂 ,加 1张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蜂均来自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位置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米外的…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来关心《蜜蜂杂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俊 《蜜蜂杂志》2005,(2):24-24
由于近年来蜂病的暴发和养蜂人的不规范用药,致使有些蜂产品被检 测 出有药 物 残留 。2002 年,我国蜂蜜因抗生素残留超标而出口受阻便是例证。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预防和治疗蜂病,不应该采取单纯的喂药办法,应尽量使用可避免蜂产品受到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本人将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述于后供同行参考。1 蜂种选择 蜂种是养蜂之本。因此选择好蜂种是重中之重,优良的蜂种在同等条件下不但有更多的产出,而且抗病能力也很强,再加上养蜂人的精心管理,力争一年四季养强群,进一步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2 蜂具消毒 蜂具消毒是养蜂…  相似文献   

17.
<正>炎炎夏日,有的大学生选择回家过暑假,有的选择做点兼职挣点外快,而另一群大学生却选择在蜂场里当起了"蜂农"。1开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切实提高蜂农养蜂技能7月5日上午,邵武市成教中心4楼早早地聚  相似文献   

18.
养蜂具有投资少、回收快、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我国是养蜂生产大国、养蜂业已成为许多农户增收致富的经济支柱。近年来 ,有的从事养蜂生产的农户因缺乏选购蜂种的专业知识 ,盲目选购蜂种 ,致使所购蜂种因群势低下、抗病抗逆性差而诱发和感染多种病虫危害。因此 ,农民朋友们在选购蜂种时 ,切切不可忽视“三注意” :1注意防疫检查 防疫检查是选购蜂种时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购买蜂群时 ,要特别注意购买的蜜蜂是否患有细菌性或病毒性蜜蜂传染病 ,如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或囊状幼虫病等。其防疫检查的感官标准及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严勇 《蜜蜂杂志》2014,34(12):26-26
<正>谈起养蜂,我只是初出茅庐,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走进了达州市畜牧局退休职工杨志军老师的家。和他的几句交谈,让我的养蜂知识进了一大步,我用问答的方式和蜂友分享。问:想要养好蜜蜂,最重要的是什么?答:蜜蜂要蜜,养蜂要喂。问:你中意蜂同场饲养,不怕外来蜂种影响,意蜂打死中蜂蜂王或者盗蜂吗?答:同种之间、不同种群之间相互发生盗蜂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做好防盗工作就能减少失王。相对来讲,中蜂爱盗,意蜂盗性弱,往往是中盗意而不是意  相似文献   

20.
蔡呈贵 《蜜蜂杂志》2021,41(4):I0015-I0015
在养蜂界,传统纯粹的养蜂采蜜已经很难发家致富了。养蜂的人多,就船多碍港,争蜜源,堵销路,竞争激烈,蜜贱伤农。蜜多难销,是大场的通病,蜂难养强,是小场的共性。笔者平时与一线蜂农交流较多,见一些养10~20箱的蜂友,养着,养着,偃旗息鼓了;一些信心满满的企业老板投资养蜂,三五年后纷纷抱怨养蜂的钱难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