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场是以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营茶场,共有茶园面积2000亩。因茶园面积大,所需劳力多,特别是因采工紧张,粗采滥采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1995年采用机采,使当年毛茶产量达250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1994年130吨增长92.3%,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茶场的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推广机采益处多1.机采可节省劳力,提高功效,降低成本。茶叶生产季节性强,采茶用工多,引进机采后,原来需200多人才可完成的采摘任务,现只需25人左右就可完成,可节省87.5%劳力。机采平均台时产量达400公斤…  相似文献   

2.
苏亚丹  杨红 《中国棉花》2015,42(3):25-28
通过调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历年棉花种植面积、棉花机采水平、采棉工使用量以及引进的外来采棉工数量等,研究农二师近中期对采棉工的需求量与机采水平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相关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朝友  覃启平 《茶叶通讯》2007,34(3):24-25,27
调查表明,古丈茶区采工不足对产量影响已十分明显,调整产品结构、推广机械采茶是解决采工不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些茶叶专业户,承包茶叶面积多,由于采摘工缺,工价贵,出现滥采、强采,造成树势严重衰退现象。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推广使用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采茶剪具有现实的意义。 今年春茶我场在埕仔、和平、五一、洲仔等四个管区承包户推广采茶剪,其实践应用效果,明显地节省了劳动力,与手采对比,采用采茶剪,平均  相似文献   

5.
黎小萍  陈华玲 《中国茶叶》2008,30(10):22-23
茶叶种类丰富,采摘标准各异,特别是名优茶对鲜叶采摘要求非常高。手工采茶虽然耗工、效率低,但对各类茶叶的采摘标准及留叶采技术比较易于掌握,采摘的鲜叶精细、质量好,所以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基本采用手工采摘。受近几年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等政策的实施及民工就业渠道拓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茶园面积增加而采茶工人减少,使茶叶采工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单人电动采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生产季节性强,"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我国茶叶采摘目前主要是靠手工进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采茶劳力十分短缺。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各茶叶主产地全部出现采摘工严重短缺,比例达20%~60%,采摘工价也比2009年上涨10%~50%,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大范围的采工荒[1]。采  相似文献   

7.
茶叶市场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菜市交易活跃。茶园的良种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剧烈的市场竞争向传统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农村劳力的外流以及多种经营的发展,茶场采茶工的紧缺日益突出,在机采还不很普及的条件下,严重束缚茶园的生产。1943年初,我场计划招收采茶女工600多人,可是开采时,人数仅到二分之一,首春结束后到二春茶采摘工不到百余人,后来茶场因采茶工不足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万元。1994年,我场在总结教训的同时,决心在经营管理上进行改革,探索新路子,实行新的承…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区的采摘标准为新消生长将成熟、叶片开度达80%~90%时,采摘驻芽带2~3片嫩叶。按这种采摘标准采摘,俗称开面采,很适合于机械采摘。地处闽南乌龙茶区的惠安茶果示范场,自1992年起采用机采,与手工采茶相比,每百亩茶园的采工由30个降至5个,每天工作时间从12h减至8h。工效的提高,不但可以避开采摘洪峰,还能多采午青、少采早晚青,提高鲜叶品质。每500g鲜叶的采摘成本也由0.12元降到0.08元。单位面积产量,机采后的头5年可以增加 15%~30%,其中国减少漏采而直接增产达10%。 采用机械…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生产方式,它能有效解决植棉生产中采棉期间劳动力紧缺、采棉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需要,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测算,夏暑茶约占年茶叶总量的35-40%,大多是低档茶,经济效益极低,有的甚至连采工成本都不能相抵。因此,夏暑茶生产是茶区极感头痛的问题,采则可能是亏本买卖,不采又影响秋茶的生产,犹如遇到鸡肋,弃之可惜,拾之又无利可图.因此若能利用好夏暑茶,对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一、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 种植栽培上采取一些措施,少采或不采夏暑茶,提高春茶的年产比例,提高年经济效益。 1、品种:品种选择春茶萌发早的优质品种,增加春茶的产量比例,使夏暑茶产量的相对比例减少,如种植品种可多选择─…  相似文献   

11.
前言采茶,是茶叶生产过程中,花工最多的田间作业。一般采茶工占总工时的50%。我省七九年产干茶45万担,按每个采茶工日采鲜叶20斤计算,总共要花900万个采工,共需采茶工资1800万元(以400斤鲜叶做100斤干茶,每工按2元计算)。茶叶生产季节性很强,茶农说:“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如能及时采摘就能保证茶叶质量,提高经济价值,否则就  相似文献   

12.
茶树无性良种繁殖与采叶兼营良种对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技术措施都无法代替的,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无性良种茶园的经济效益,又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场经多年生产实践与摸索,认为无性良种茶园采叶与繁殖兼营效益显著。实行春采茶、夏留穗、秋杆插的...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临海市郊的临海市特产场,是省市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之一,现有茶园330亩,其中70%以上是以迎霜、福鼎白毫和龙井43品种为主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近几年来,从茶叶行情、无性系良种茶苗供需情况和特产场的实际出发,选择了部分基础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采叶、采穗两用茶园,取得了成效。一般叶穗两用茶园亩产值比单纯采叶茶园高1200~1800元。 1.叶穗两用茶园的选择 宜选择茶树良种纯度高,长势较健壮,交通方便,待重修剪改造的中产茶园。茶树品种根据茶苗行情决定,近几年多数选择迎霜、福鼎白毫、龙…  相似文献   

14.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9):35-35
今年.新疆棉花生产整体较好,棉花长势总体正常。预计9月初进入大规模采收期。目前新疆急需大量采棉工进疆采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名茶产区采工严重不足,名优茶生产企业因采工不足而造成鲜叶原料过期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开展名优茶机采、机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实验研究选用适制名优茶的高产、优质、发芽齐的良种,通过高肥培管理,高标准修剪保证采摘面整齐一致,从而提高机采鲜叶的匀整度.  相似文献   

16.
我随中国甜菜高产栽培技术考察团,于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五日至十月三日,对日本甜菜栽培技术进行了考察。我们前后参观访问了北海道大学农学部、北兴化工机株式会社、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女满别采种场、“北连”中斜里制糖所、“北糖”北见制糖所、日农机制工株式会社、“日甜”芽室制糖所、北海道十胜农业试验场、“日甜”农事研究所、种植甜菜的农户、东洋农机株式会社、色库尔铁工株式会社等单位与团体,与各方面的甜菜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了座谈和技术交流。对日本的甜菜生产情况、采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采茶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而费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采茶用工多而外来采茶女工又日趋减少,利用机械采茶已势在必行。1机采茶园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1.且节省劳力,提高1效,降低成本笔者对本市冬瓜岩茶场、黄龙茶场、九曲精制茶场调查,三个茶场茶园面积计666公项,本引用机采前约须采茶工200人左右,引进机采后,只需采茶工50人左右。机采平均台时产量360公斤,平均每人每台时产量70公斤,而手采平均每人每小时只可采8公斤,机采比手采提高功效8倍多。机采平均每斤茶青包括机器损耗,油费等只需0.1元,而手采每斤茶育…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采茶工必须要提前几个月预订,如果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人,那今年的春茶你是别想采了。"说起力保采茶工的数量,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洪佑村的种茶大户王新宝语气焦急。  相似文献   

19.
茶叶采摘是一项季节性强、耗工耗成本多的茶园作业。我场仅茶叶采摘一项,每年就需支付临时工工资十几万元。1986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场开始使用采茶机。几年的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机械采茶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茶叶生产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结合生产经验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茶叶总产再创新高 成本上涨致行业利润下降 2009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去年有所增长,总产量比去年再度增加,茶叶价格上扬,国内市场呈现产销两旺,出口保持较快平稳发展。但由于产大于销,企业竞争激烈,再加上茶叶采工成本、原料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上升,导致今年茶叶企业的利润将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