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汉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稻谷、油菜和麦类种植面积已达400万hm2,总产近2000万t.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强,年变化显著:初夏(大小麦及油菜收获季节)及初秋(中晚稻收获季节)降水特别集中,多为雨或阴凉天气,极不利于粮油晒场作业;特别是1998年以来,江汉平原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和油料因不能及时干燥而造成的损失占总产的5%以上;其中2002年夏粮、夏油因连绵阴雨而造成大小麦减产近40%,油菜减产近30%,损失尤为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江汉平原农机部门在谷物干燥技术的引进应用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段彤彤 《湖南农机》2016,(11):169-170
安仁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总面积2.82万hm2 (42.28万亩).水田面积2.27万hm2(34.12万亩),冬种油菜面积1.7万hm2(25.5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稻稻油和稻油模式为主,素有种植油菜的耕作习惯.  相似文献   

3.
正沙洋县地处鄂中腹地,汉江之滨,位于江汉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结合部,县域国土面积2 044 km~2,现辖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2.26万人,耕地面积96.2万亩(1hm~2=15亩),其中水田面积82.14万亩,旱地14.55万亩,种植模式以"油-稻"两熟制为主,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级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中国油菜籽加  相似文献   

4.
湖南谷物烘干机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52.979万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40.998万hm^2;谷物总产量为2225.05万t,其中稻谷总产量2070.18万t、小麦总产量16.49万t、玉米总产量128.12万t。粮油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为稻-稻-麦(油)或稻-稻-肥。  相似文献   

5.
<正>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先后获得中国虾稻之乡、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称号。现已建立了优质虾稻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至2018年底,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达75万亩,成功打造了"水乡虾稻""虾乡稻"等一批"潜江虾稻"大米品牌。全市虾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综合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宿豫区是一个农业区,常年种植以稻、麦两大作物为主,为一年两熟制。2017年,全区稻、麦种植面积4.72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66万hm~2(总产量23.31万t),小麦种植面积2.07万hm~2(总产量11.95万t)。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据统计,因天气原因,谷物来不及晾晒或未达到安全水分要求导致粮食出现发霉的情况不断,  相似文献   

7.
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常用耕地面积46万余亩(1hm2=15亩),主要作物是稻——麦或稻——油轮作.我区地貌北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平原湖区.水稻种植方式北部由于水源不便多采用插秧方式,南部大多进行直播(俗称"打撒谷").为了改变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五千年"的落后种植方式,我区从2004年起引进推广了现代插秧机,基本解决了杂交稻的插秧问题.乘座式插秧机因其操作灵活、转移方便、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深受机插农户的欢迎.手扶式插秧机因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也被小规模机插户所接受.但由于其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等问题的逐步暴露,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另外,我区有很多农户习惯种植常规稻,这些品种大都属矮秆、小穗型,用30cm行距的机器来插秧根本就封不了行.我们对早晚稻也做过机插试验,用30cm行距的机器进行机插,由于生长时间短,就连"两优287"这样的杂交稻品种都封不了行,更不用谈常规稻了.这就迫切地需要引进一种窄行的插秧机来进行常规稻及早晚稻的机插.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研究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对稳定发展我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农机化推广发展和经营服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萧山市近几年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实践和趋势,提出南方同类地区水稻生产农机经营服务的产业化形式。一、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萧山市是全国60个重点产粮县(市)之一,每年粮食复种面积约853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52万公顷,粮食总产435万吨,种植结构有“麦—豆—稻”、“麦—稻”和“稻—稻”…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河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9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北沿黄地区。据调查河南稻区种植模式大多是小麦、水稻轮作。目前小麦、水稻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种植成了制约稻区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水稻栽培环节机械化水平为29%,稻茬小麦播种机械化水平为10%,尤其是沿黄稻区由于积温少,茬口紧,小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稻农基本上是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  相似文献   

10.
桃源县九溪乡正气村农民李悦成,是近几年来桃源县崭露头角的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他大规模添置农业机械,采用“烟稻连作“模式,至2008年烟叶和水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46.67hm2(700亩).上半年产烟叶2100担,收入近19万元;下半年水稻产量可达25万kg,预计收入46万元.全年毛收入可实现65万元.……  相似文献   

11.
余姚是宁波市的重要产粮区,水稻种植模式以双季连作制为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双季连作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万hm2左右,占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肥东县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业种植模式为一油一稻和油(麦)套种或接茬西瓜、玉米、花生等,一油一稻种植模式占85%以上,常年种植水稻近100万亩,油菜约80万亩。麦稻油每年产生秸秆200多万吨,秸秆处理极其困难,许多农民采用直接焚烧方式处理。每到收获季节,秸秆禁烧都是政府重点工作。如何杜绝秸秆焚烧,使之为民所用,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是我国的主要稻作区,播种面积233.6万hm~2,总产量1.87万t,单产平均7995kg/hm~2。因此,稻种植机械化的问题是我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我省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作任务中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南部,耕地总面积155.96万亩(1hm~2=15亩),是全国重点粮、棉、油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其中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以上,是全省油菜种植大县,也是全省44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市、区)之一,年产量在10500万kg左右,油菜年收入达5亿元之多。传统的油菜播种流程是人工  相似文献   

15.
天门市是个农业大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国土面积2622km^2,人口167万,耕地面积164万亩(1hm^2=15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90万亩,棉花50万亩,油料100万亩,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棉、商品粮、双低油菜、瘦肉型猪和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孝感市农作物主要以麦、稻和油菜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约38.67万hm2,年产稻麦、油菜秸秆约280万t。农作物秸秆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造纸、制碳、建材、编织、发电等工副业生产的原  相似文献   

17.
余姚是宁波市的重要产粮区,水稻种植模式以双季连作制为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双季连作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万hm2左右,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2020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虾、鱼等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好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是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机械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我国山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小麦、水稻相近,维生素含量大大高于稻、麦等作物,因而被人们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市场和出口需求的增加,板栗地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扩大和提高.近年来,安徽省板栗种植面积约为16.67万hm^2左右,年产板栗3.5万t左右,是板栗大省.在板栗生产重点市、县,板栗收入已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支柱.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是稻麦两熟为主的地区,稻茬麦约占三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稻田湿烂粘重,耕整地难,茬口迟,季节紧,产量低而不稳,八十年代中期,我省农业、农机科技人员,对稻茬麦的种植技术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改精耕细作为少免耕,二是改撒播为机条播。由于这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季节与质量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壮苗早发,田间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在我省发展迅速,目前全省稻茬麦少免耕机条播技术的应用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少免耕条播机、开沟机保有量分别达7万台和6.8万台。这项技术已成为江苏省麦作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向我国南方麦区及东南亚各国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