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DPS软件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穗粒重、出籽率和千粒重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玉米小区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出籽率和千粒重对玉米小区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小区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行数〉株高〉穗粗〉轴粗〉穗位高〉行粒数〉出籽率.玉米小区产量与8个农艺性状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MMI模型分析方法对福建省2008~2011年连续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以基因型效应为主的有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以环境效应为主的有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的有行粒数、鲜百粒重;性状的稳定性以穗长、穗粗、穗行数最好,其次为出苗至采收日数、行粒数、鲜百粒重,第三为株高、穗位高,最差为产量;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爆裂玉米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9个子粒品质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不同的爆裂玉米优良自交系为材料,就爆裂玉米的产量、膨胀倍数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爆裂玉米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茎粗出子率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淀粉含量;膨胀倍数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膨化体积爆花率淀粉含量行粒数穗位高穗长茎粗小区产量株高穗行数出子率秃尖长百粒重穗粗。  相似文献   

4.
覆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覆膜玉米单株产量与各主要农艺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相互影响程度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穗行数与百粒重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由大到小排列为行粒数〉穗行教〉株高〉百粒重〉穗位〉穗粗〉茎粗〉穗长.行粒数和穗行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重要指标,在重视行粒数、穗行数选择的同时,需主要协调百粗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5.
玉米若干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形态、穗部及物候期性状进行遗传效应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叶面积、抽雄期、成熟期、穗位高、百粒重、抽丝期、叶向值、单株叶数和穗长等性状在遗传上以加性效应为主,株高、产量、茎粗和行粒数等性状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gi相关与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在其正负向及大小趋势基本一致。株高穗位高、成熟期及百粒重等性状的gi与产量的gi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和穗位高的gi对产量gi的直接效应较大。株高、茎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及叶面积等性状的sji与产量sij呈显著正相关,行粒数和茎粗的sij对产量sij的直接效应较大,株高的sij次之。  相似文献   

6.
对6个春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百粒重、穗粗、秃尖长、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除穗长、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粗.其中百粒重、穗行数和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提高百粒重,增加穗行数和穗长,并兼顾其它性状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产量要素对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选择113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对其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轴重、轴粗、籽粒含水量、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重、行粒数、轴重、穗长、穗粗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8,0.35,0.30和0.30;穗行数和含水量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20;秃尖与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穗重>行粒数>轴粗>穗长>含水量>轴重>秃尖>穗粗。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113份玉米自交系分成4类,其中第一类30个自交系;第二类80个自交系;第三类2个自交系;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综上所述,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20个玉米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湖北省 2 0个玉米地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相关系数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穗长、行粒数、百粒重、秃尖长、单株子粒产量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 ,可利用于杂交和选择育种 ;单株产量与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2 0个玉米地方品种可分为 3大类 ,一些大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  相似文献   

9.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高密度条件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对28个玉米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密度条件下,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策系数表现不一致。在75 000株/hm~2密度条件下,容重、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经济系数与产量正相关,对产量直接效应贡献最大的是经济系数,株高、穗粗、行粒数、百粒重、倒伏率、经济系数等性状对产量起到正效应。在90 000株/hm~2密度条件下,容重、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空秆率和经济系数与产量正相关,对产量直接效应贡献最大的是行粒数,容重、倒伏率、经济系数等性状对产量起到正效应,株高、穗位、穗长、穗粗、倒伏率则是通过各性状因子对产量负效应影响多于正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鲜食型糯玉米组合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素菊  王晓明  林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16-1617,1692
对鲜食型糯玉米42个组合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穗长、行粒数、穗粗、秃顶长和株高与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秃顶长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行粒数、株高、穗长和穗位高对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有直接的作用;穗长、行粒数、穗粗和株高是提高杂交组合(F1)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的主要决定性状,穗位高则是主要限制性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条件下,泸玉糯9号各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鲜食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材料,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2种种植方式(直播、移栽)、3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株/hm2)处理,对6个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与鲜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播条件下,穗长、穗粗与鲜穗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移栽条件下,各性状与鲜穗产量间的相关性表现各不相同;糯玉米高产目标性状要建立在不同品种、栽培措施基础上进行抉择。[结论]该试验为糯玉米高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Zea mays L.var.ceratina Kulesh)单株产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且各性状之间也会互相作用. 以广东省选育的15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调查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茎粗、果穗长、秃尖长、果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鲜苞质量和鲜穗质量共1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与鲜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果穗长>轴粗>叶片数>穗位叶宽>株高. 在糯玉米品种选育时,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等可作为关键选育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4.
优良高油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穗粒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个高油玉米杂交种玉油1号、HE-1和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在6种不同密度下6个穗粒性状间的相关以及对产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类杂交种的表现趋势不完全一致:高油玉米杂交种的穗长和行粒数与穗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最大正值,其次为穗长和行粒数;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和穗粗与穗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粗和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较大正值;百粒重对2类杂交种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最大负值。2类杂交种实现高产的途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自主选育的6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与穗粗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由逐步回归分析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t检验也在显著水平,千粒重、行粒数和穗行数对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产型玉米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评价我国不同年代大面积推广的35个主要玉米品种的耐旱性.[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不同水分管理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重复3次.调查生育期、单株籽粒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计算耐旱系数和产量耐早性指数,进行耐早性分析评价.[结果]单株籽粒产量耐旱系数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的耐旱系数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522、0.542和0.350,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重>雄穗长>穗位高>株高;产量耐早性指数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差异显著,随年代的变化,耐旱性呈逐渐增强趋势,2000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显著优于其他年代品种.[结论]采用产量耐早性指数结合主要农艺性状耐早系数可有效评价玉米品种耐早性.参试品种中耐旱性极强的品种为先玉335和沈单16号;耐旱性强的品种为黄417、沈单7号、掖单2号、吉单180、掖单13、农大108、登海9号、鲁单981等.  相似文献   

17.
对适于饲用的高油玉米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利于饲用高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于2007~2008年在天津市静海县良种场进行,利用NCⅡ设计,对25个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穗粗、单株鲜重、株高、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籽粒含油率、单株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单株粒重、籽粒含油率、穗位高、百粒重、穗行数、株高、单株鲜重和穗粗.广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单株粒重、单株鲜重、穗行数、穗位高、穗粗、籽粒含油率、行粒数和株高,狭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单株鲜重、百粒重、穗粗、穗行数、穗位高、单株粒重、穗长、籽粒含油率、株高、行粒数.单株鲜重与株高、行粒数、穗行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但籽粒含油率与各性状没显著相关关系.对单株鲜重正向直接贡献率高低依次为:株高、单株粒重、行粒数、百粒重和穗行数,对籽粒含油率正向直接贡献率高低依次为:单株粒重、穗长和穗粗.ZP201×春油60、ZP201×GY798-x_2、ZP240xGY798-x_2、GY220-x_1×春油60、GY220-x_1×GY798-x_2、ZP202×GY115改是生物产量和籽粒含油率均较高的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单株粒重和籽粒含油率高的性状,有望解决高产与高油的矛盾,能增加组配高油和高产量玉米杂交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主要农艺性状对前期产量性状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决定系数,为加工番茄优良早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份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株高、始花节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和一二穗结果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8.1%、12.1%、12.9%、13.9%、29.1%和22.7%,其可选择性较强,易于通过育种、栽培等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对照组单果重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2**;一二穗结果数与前期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2*;处理组单果重和一二穗结果数与前期产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0**和0.958**;单果重越大、一二穗结果数越多、前期产量越高;现蕾期、始花期越早、开花至成熟天数越短,早熟性指数越高。单果重、一二穗结果数对前期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向,且相关系数为极显著正相关,在加工番茄早熟品种选育时,应结合单果重和一二穗果数2因素直接、间接作用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新选育的75个春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品比试验,对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叶片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株高>穗行数>茎粗>空秆率>叶片数>穗位>穗粗>倒伏率。高产玉米杂交种应具有适当的株高、穗位和适宜的叶片数,穗长应适当加长,穗粗可适当加粗但不宜过粗,要具有较高的百粒重和出籽率、较低的倒伏率和空秆率。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百粒重、倒伏率、空秆率的选择,可放宽茎粗、叶片数、穗行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