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果树》2019,(1)
以河北泊头‘新梨7号’梨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后106、116、126、136 d)果实在常温[(20±0.5)℃]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种子颜色指数增加,果肉硬度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2(7月30日采收,盛花后116 d)果实最高;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和Fv逐渐降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货架期延长,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种子颜色指数和腐烂率增加;采收期2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口感较好,果面具红晕,且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新梨7号’在河北省泊头地区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标准为:果实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期110~120d,种子颜色1/2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5.0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贮藏期间果实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树》2015,(4)
以山西省运城地区3个采收期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将其在20℃条件下贮藏10、20、30天,以及在0℃条件下贮藏180、240天,之后在20℃放置24 h和7天,调查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9月1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52天,种子2/3左右浅褐色)的果实果心褐变指数、腐烂率较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好,有利于延长贮藏期;8月23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43天,种子1/2左右浅褐色)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着色差,食用品质欠佳;9月10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61天,种子全部浅褐色)的果实单果重没有明显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外观颜色亮、着色好,风味佳,但果实硬度下降明显,贮藏期间果心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均较高,耐贮性降低。综合分析认为,9月1日为山西省运城地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期,可适当提早或延迟2~3天采收。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普通日光灯白光(W)为对照,研究了LED红光(R)、蓝光(B)、红光+蓝光(1RB)、2红光+蓝光(2RB)、4红+2蓝+1绿(RBG)、6红+1蓝+1白(RBW)和UVB(紫外B)光源对“美人酥”红梨果实转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照射离体脱袋果实25 d,花青苷合成效应依次为UVB> B> 2RB> W>1RB> RBW> RBG> R;不同光质对果皮PAL的含量均与花青苷含量不呈正相关;1RB促进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最佳;UVB对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最大;RBW和UVB能显著增强“美人酥”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可通过照射UVB或红蓝组合的光源来提高红梨“美人酥”果实转色期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红香酥”梨为试材,采用采前套袋栽培的方法,研究了采前套袋栽培方式对“红香酥”梨果实品质和鲜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袋栽培的梨果实硬度和琥珀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梨的失重率、褐变度、a*值、b*值不断上升,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升-降-升的趋势;其中套袋栽培总体上加快了鲜切梨果实的失重率和褐变度、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上升,还加快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未套袋栽培“红香酥”梨果实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能够提高其内在品质,并且有利于鲜切保鲜,“红香酥”梨鲜切保鲜选择未套袋栽培的梨果实更好。 相似文献
8.
采收期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盛花期后97、104、111、118、125、132、139和146d(Ⅰ、Ⅱ、Ⅲ、Ⅳ、Ⅴ、Ⅵ、Ⅶ、Ⅷ)不同采收期的"徐香"猕猴桃果实在常温(20~22℃)下的后熟品质,探讨"徐香"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早期采收(Ⅰ、Ⅱ、Ⅲ、Ⅳ)时,果个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糖酸比偏低,后熟软化过程中的失重率、腐烂率也较高。晚期采收(Ⅶ、Ⅷ)的果实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总糖、糖酸比高,但果实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盛花后125~132d(Ⅴ、Ⅵ期)采收的果实,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6.67%以上,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果实硬度较高,失重率、腐烂率低,表明其为"徐香"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采后处理对青梅果实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青梅采后室温贮藏下生理和品质的变化 ,研究了采后处理对梅果室温和冷藏后转入常温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 ,采后果肉急速软化 ,可滴定酸迅速下降。各处理对青梅果实的保鲜效果以乙烯吸收剂处理效果最好 ,其次是GA3处理。CaCl2 处理浓度以 2 %为宜 ,热空气处理的时间不能超过 2d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果树》2021,(5)
以9年生‘早金酥’梨为试材,选择水平棚架和细长圆柱形2种树形进行套袋处理,比较研究了套袋后对‘早金酥’梨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形无明显影响;平均单果重水平棚架与细长圆柱形分别下降了13.3%和13.6%;套袋果实果皮颜色为黄白色,不套袋果实为黄绿色;果实套袋后,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果面亮度、光洁度明显提高;套袋对果实硬度没有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平棚架套袋果、不套袋果、细长圆柱形不套袋果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细长圆柱形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套袋果N、B含量降低,细长圆柱形P、K、Ca含量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水平棚架套袋果Ca含量提高了18.0%。综合分析认为,套袋能显著提高‘早金酥’梨的外观品质;水平棚架栽培条件下,内在品质与不套袋果实基本相同,建议应用;细长圆柱形果实内在品质呈下降趋势,建议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果树学报》2016,(Z1)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酥梨’‘红香酥’和‘玉露香’果实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梨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后果实经1.0μL·L-11-MCP处理12 h后,常温(20±1)℃贮藏30 d,每隔4 d测定各项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有效延缓几种脆肉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乙醇、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贮藏后期(15~30 d)经1-MCP处理后的果实仍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论】1-MCP通过维持抗氧化酶活性而达到延缓梨果实品质下降和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时间,1-MCP处理后货架期30 d内食用梨果实品质保持良好,货架期延长10 d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果树》2017,(6)
为确定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在3个采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采收期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均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翠冠梨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6.
以"蜂糖李"果实为试材,采用150 μmol·L-1外源褪黑素溶液(MT)浸泡处理果实20 min,以清水处理20 min为对照(CK),晾干后置于室温(25土1)℃条件下贮藏,测定处理对采后"蜂糖李"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蜂糖李"贮藏保鲜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外源MT处理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抑制了叶绿素、花青素降解以及丙二醛(MDA)的产生和积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类黄酮、游离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提高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同时外源褪黑素处理也减缓了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色泽和风味.综上,150 μmol·L-1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可以有效减缓"蜂糖李"果实品质下降、保持生理特性,从而提高了"蜂糖李"果实常温下的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黔北地区猕猴桃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缺乏相应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早采现象严重,造成质量下降。为此笔者于1996~1998年连续3年进行了不同采收期的对比试验。试材为7~9年生猕猴桃,品种有贵光、秦美、海沃德和79-2。采收期分别为每年的8月24日,...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不同采收期盖县大李果实在常温(20±1)℃货架7 d条件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期的延后和货架期的延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a*值、黏附性、内聚性和弹性上升,可滴定酸含量、L*值、b*值、破裂力、屈服力、胶黏性和咀嚼性下降。7月13日采收的果实硬度较高,品质较差,着色程度低;而7月27日采收的果实硬度过低,质地太柔软,无法运输,但品质较高,适合即采即食,观光采摘;7月20日采收的果实品质最佳,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接近7月27日采收的,颜色较鲜艳。因此,建议在辽宁省盖县大李在7月20日采收,采收时果实硬度在4.50~5.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1.00%,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面一半转红,更适合鲜果销售。 相似文献
20.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膜袋、膜袋加双层纸袋、带膜纸袋、双层纸袋和蜡袋,对黄金梨等5个品种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减少果锈的发生,明显改善果实外观,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品质有所降低。对极易发生果锈的黄金、翠冠等绿皮梨品种,宜选用膜袋加双层纸袋或用带膜纸袋,以减少果锈,提高其商品性;对果锈少的圆黄、华山、爱甘水等褐皮梨品种,宜选用双层纸袋或蜡袋,避免果实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