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常年在5000hm2左右,占耕地面积的22.6%。通过超级稻示范带动了全镇稻农实现超级稻规范化栽培,从而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促进我镇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稻的产量与质量随着我镇水稻种植地域扩大,近年来由长期阴雨寡日照天气引起的水稻病虫害涨势迅猛,严重影响了我镇水稻的高产高质发展。水稻病虫害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是我镇水稻主要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登龙 《农技服务》2014,31(7):82-82
<正>水稻是我镇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65%,也是人们最重要的主食,对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增长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生产条件的改善,水稻栽培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探索,研究适宜我镇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现总结于后。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区域、试验在龙山镇新场坝居委会坡福组韦文康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我镇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的病虫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软盘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插水稻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错开病虫发生期、增产增效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机插水稻面积在我镇不断扩大,单产逐步提高,培育连片机插壮秧,提高秧苗成苗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近2a的实践探索,总  相似文献   

6.
我镇机插育秧采用塑盘肥土育秧,有些育秧户在取土方式、肥土、底土厚度、播种方式(分干籽、干籽药剂包衣、浸种未催芽、浸种催芽)、播种量、盖土、覆膜材料、水浆管理等存在差异。结果导致采取不同的措施的育秧方式,对水稻育秧的成败和秧苗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育秧环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育秧不成功或不能育成壮秧原因,旨在总结出适应我镇机插育秧的技术规范,提高我镇育秧的技术水平,使我镇的水稻机插面积不断提高,水稻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镇的主栽作物,我镇现有水稻种植面积9万亩。但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水稻生长不正常,笔者现把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因素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暴发成灾频率增加,严重威胁我镇绿色食品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确保我镇农产品品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筛选并推广高效生物药剂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就千虫克等生物农药对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机插水稻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错开病虫发生期、增产增效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机插水稻面积在我镇不断扩大,单产逐步提高,培育连片机插壮秧,提高秧苗成苗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近2a的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塑料软盘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危害我镇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我镇稻瘟病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我镇该病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本文根据翠华镇稻瘟病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2.
付刚川 《农技服务》2014,(4):206-206
<正>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镇的水稻秸秆还田施肥工作,是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县农业局的大力关心、支持和耐心指导。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正>再生稻是构成我镇粮食总产量不可缺少的一季作物,已成为我镇重要的耕作制度。现在杂交中稻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积20 000亩左右(全镇种植水稻面积24 000亩),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4%,收获总产量4 200t,已占中稻产量的42%。如2012年在我镇韩嘴村五组的科技示范基点上推广应用该技术,种植了杂交中稻135亩,100%蓄留再生稻,经调查测产统计,亩产100kg以下的面积8亩,占总面积的5.9%;亩产  相似文献   

15.
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植一季水稻,这是我镇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成功栽培模式。通过实行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地力。水稻亩产450—500公斤,比非轮作增产8%-10%。一般鲜薯亩产1500--1600公斤,高产达2000--2500公斤以上,,比只种一季水稻,亩增加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合我镇农民脱贫致富的种植项目。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2年我镇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尝试,并获得成功。经几年努力,全镇机插稻面积从300亩发展到近万亩,目前已拥有高速插秧机13台、手扶式插秧机5台。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要搞好机插稻,培育壮秧是关键。由于机插稻秧龄弹性小,  相似文献   

17.
我镇为乐清市的粮食生产大镇,近几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0亩左右。由于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本、省力、高产高效等特点,深受我镇农户,尤其是粮食种植大户的欢迎。随着粮食生产的升温和政府对机插秧扶持力度的加大,使我镇近几年机插秧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全镇早稻机插秧面积达到4800多亩,占全镇早稻播种面积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利用沼液、沼渣,探索其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特设置沼渣育苗培肥、沼液浸种、沼液喷施试验,为我镇大面积沼液(渣)在水稻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是当前水稻栽培探讨的问题.我镇种粮大户连续两年采取免耕直播方法,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测土配方施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能减少肥料的浪费,是减少耕地污染、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不断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技术之一.为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年在我镇觉民村水稻合作社重点开展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