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外源GA_3和2,4-D处理对矮秆香蕉果实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效应,在开花期分别用GA_3 100、200 mg/L和2,4-D 2、5 mg/L喷施1次或两次处理矮秆香蕉的果指。结果表明,GA_3 100 mg/L和200 mg/L及2,4-D 5 mg/L处理可以提高矮秆香蕉果指长度和促进果指径围增大,促使单果质量和株产提高,但显著降低果实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GA_3 100 mg/L的和2,4-D 5 mg/L处理还会显著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浓度(2 mg/L)2,4-D处理具有提高果实淀粉含量的正调控作用效应。因此,开花期对果指喷施GA_3和2,4-D处理具有促进矮秆香蕉果指伸长和增粗的作用,提高其库容量,但会降低果实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香蕉化肥施肥量(氮300 g、磷120 g、钾600 g)为施肥对照(TK),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0%(T1)、20%(T2)、40%(T3)、60%(T4)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对香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T3处理分别较TK处理产量提高31.98%、26.31%和12.67%,T1和T2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T2处理较TK处理显著增加果指长4.13%、果指围6.08%、单果质量10.89%、收获率14.29%。与TK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12.60%~30.84%,化肥减量40%以内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可食率和维生素C含量,且T2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0%。与TK处理相比,T1、T2处理总利润分别增加83.09%和69.55%、产投比分别提高12.65个百分点和10.78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有利于协调香蕉产量构成各因素,提高香蕉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施用木薯淀粉厌氧液对香蕉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木薯淀粉厌氧液(化学耗氧量800~1 000 mg/L)直接定量施用到香蕉园地对香蕉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淀粉厌氧液能显著改善香蕉果实的性状和品质,香蕉的果穗长度、果穗重、果梳数、每梳果指数、果指重、果指长度、果指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下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高温逆境下香蕉果实后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贮藏的香蕉果实出现了明显的青皮熟现象,而0.5μL/L的1-MCP处理24h后可显著抑制高温下贮藏果实硬度的降低,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同时有效地延迟了果肉中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含量下降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延缓了这些后熟生理变化。1-MCP和高温均抑制了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1-MCP处理减轻了香蕉热害的程度,延长了果实在高温下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5.
酵素有机肥对京郊桃的产量品质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 a生"久保"品种桃和4 a生"北京24号"品种桃为试材,比较了基施酵素有机肥,配合叶施和根灌酵素处理,基施农家肥,配合叶面喷肥处理及常规施肥3种处理对桃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施肥处理中,施用酵素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久保"桃和"北京24号"桃果实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和4 365 kg/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36%和1.92%,Vc含量分别降低0.64 mg/100g和0.68 mg/100 g,着色指数分别增加63.5%和67.7%;并且贮藏中烂果率降低13%.  相似文献   

6.
比较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使用腐殖酸钾、氯化钾、糖醇钙、氯化钙肥对香蕉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糖醇钙和腐殖酸钾均能显著增加香蕉产量,当腐殖酸钾600g/株(K2O)施入时,香蕉增产最高达21.32%;糖醇钙的钙用量为60 g/株时,香蕉增产达20.68%。同时钙钾肥施入增加了香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稳定了香蕉果实贮存期花青素、类黄酮、酚类物质的含量。综合各因素推荐香蕉腐殖酸钾和糖醇钙施肥量分别为600g/株和60g/株。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樱桃番茄、番茄为实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施用壳聚糖在提高樱桃番茄和番茄产量的同时,还改善了其品质。壳聚糖能显著提高果实中Vc的含量,并调节果实中的糖酸比,使之口感更佳,且施用壳聚糖处理的番茄果型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8.
研究6次施肥模式下控释配方肥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氮比例,为香蕉专用控释配方肥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6次施肥模式下,设置4个控释氮比例水平(0%、15%、30%、45%),常规处理为对照,研究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对商业采收率、果指数、果指围、果指重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处理相比,6次施肥模式下控释配方肥控释氮比例为15%~45%时能显著提高香蕉总产量,平均提高34.30%,以控释氮比例30%为最佳。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可知,与常规处理相比,控释配方肥控释氮为30%能显著提高采收率11.67%,增加果指数,提高果指重7.05%,增加果指长2.76%;控释氮为45%还能增大香蕉果指围,但是增产效果与控释氮30%无差异。因此综合以上结果,结合控释氮肥的高成本,6次施肥模式下海南北部香蕉主产区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推荐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9.
以8年生矮化"Valencia Pride"杧果为材料,采前20 d,分别用5-氨基乙酰丙酸(ALA)0、100、200、300、400 mg/L浸果,20 d后采摘,室温贮藏15 d,随机抽样测定果实理化性质指标。结果表明,ALA处理增加了果皮L~*和a~*值,降低了H°;提高了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固酸比;同时显著提高了感官评价员对杧果果实的接受性。以ALA 300 mg/L处理对供试杧果果实着色和品质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缓香蕉腐败变质,以采后香蕉果实为试材,采用50 mg/L赤霉素(GA3)溶液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相同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期间GA3对果实硬度、色差、褐变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有效地延缓香蕉果实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和色泽,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降低49.98%和35.70%,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提高43.37%和38.41%,显著抑制电导率上升和丙二醛积累,维持果皮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说明GA3可有效延缓香蕉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控释肥对香蕉生产的影响,以桂蕉6号为材料,在广西南宁香蕉产区进行控释肥、常规肥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等价原则下,使用控释肥和常规肥蕉树最终株高分别为278.1 cm和286.5 cm,茎基围分别为79.1 cm和82.3 cm,差异均不显著;使用控释肥和常规肥在相同调查时间内抽蕾率分别为90.99%和91.26%,折合667m2产量分别为3692.92 kg和3760.68 kg,差异不显著;使用控释肥和常规肥香蕉果实果指长、穗长、穗粗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9.02%和9.13%,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6.58%和16.41%,总酸含量分别为3.11 g/kg和3.02g/kg,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9.42 mg/100g和9.51 mg/100 g,差异均不显著,但是,使用控释肥所需要的施肥次数和人工较施用常规肥少,从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产冬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常温下(20±1)℃,相对湿度60%~80%的冬枣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烂果率和失重率的变化(P<0.01),延缓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0.05),抑制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P<0.05).其中,以2.0 g/100mL壳聚糖处理的冬枣贮藏品质最优,贮藏25 d,烂果率仅为43.3%,失重率和呼吸速率分别为7.36%和98.3 mg(CO2)·g-1·h-1,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9.23 kg/cm2和2.42 mg/g.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肥料改善龙冈在梨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 a生龙冈茌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剂量微生物肥料对龙冈茌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显著的提高龙冈茌梨的单果重,降低果皮厚度,但是低剂量处理对其果皮色泽和光洁度、果锈数量以及口感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只有在高浓度时才有稍微改善。微生物肥料能显著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著的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但是对果实硬度的改善并不明显。综合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料对龙冈茌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认为较高剂量有助于提高龙冈茌梨的品质,以300 mL/棵剂量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腐植酸肥料对生姜土壤脲酶活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了腐植酸肥料对生姜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植株氮素吸收量以及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等量腐植酸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根茎产量;土壤脲酶活性前期降低、后期提高。与施用等量无机养分处理相比,施用腐植酸缓释肥料能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植株氮素吸收量,根茎产量提高9.17 %。  相似文献   

16.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2%氯化钙处理、0.2%壳聚糖涂膜处理及2%柠檬酸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及钙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氯化钙处理、壳聚糖涂膜处理、柠檬酸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果皮中总钙含量,延缓了总钙含量的下降;果胶酸钙是果皮中的主要钙形态,约占全钙的53.4%~75.1%;氯化钙处理、壳聚糖涂膜处理和柠檬酸处理显著抑制了果皮中水溶性钙、果胶酸钙下降,促进草酸钙的增加;贮藏末期,氯化钙处理"南果梨"果皮褐变指数为5.556%、壳聚糖涂膜处理果皮褐变指数为16.667%、柠檬酸处理果皮褐变指数为25.000%,对照果皮褐变指数高达88.889%。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褐变与水溶性钙、果胶酸钙和草酸钙呈显著负相关,与磷酸钙呈显著正相关;氯化钙处理、壳聚糖涂膜处理和柠檬酸处理等3种处理都能通过控制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变,抑制了果皮褐变的发生,其中以氯化钙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加套纸袋及常规套袋对香蕉表观性状及内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套纸袋可以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黄色饱和度;一定程度提高香蕉果肉钾含量,却显著降低了果皮中钙含量;加套纸袋能够显著提高瓤皮比,但果皮质地细嫩,易刮伤;加套纸袋可以显著提高果肉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果肉淀粉累积量;此外,加套纸袋后,蕉果的转色时间和货架期短于常规套袋。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香蕉反梳时,按照一定比例对果实喷施胺鲜酯、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对香蕉果皮色差、果实特征、果实中大量元素累积量以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可以显著提高香蕉果皮亮度、果指长和果实中氮钾累积量;喷施胺鲜酯、赤霉素以及复硝酚钠+赤霉素分别比对照增产4.60、7.70和12.33kg。综合比较,复硝酚钠+赤霉素处理效果明显好于胺鲜酯和赤霉素处理。由于复硝酚钠的使用局限性,在香蕉反梳时,可以喷施赤霉素来提高香蕉产量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中桃8号为试材,设全面积施肥、1/2面积施肥、1/3面积施肥和1/4面积施肥4个处理,比较局部施肥对桃树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面积施肥处理相比,局部施肥处理叶片氮、磷含量降低,但1/2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1/3面积施肥处理可提高果实钾含量。1/4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抑制新梢生长,1/4、1/3面积施肥处理均能够明显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果重。1/3面积施肥处理能够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局部施肥处理均能够提高桃果实色泽饱和度、促进果实转色。施肥面积与叶片氮、磷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新梢生长量和单株产量、单果重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三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1/3面积施肥处理得分最高。不同范围局部施肥处理对桃树生长影响不一致,其中1/3面积施肥处理在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上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