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多酚提取和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束鲁燕  汤一 《茶叶》2009,35(2):74-7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及儿茶素单体分离提纯研究进展,对不同技术手段之特点及其先进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之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分离纯化与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优化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及活性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对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与鲜叶等量PVP,用pH7.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提取的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叶绿素酶的活性分析最佳条件为在45℃条件下反应15min;经过分离纯化后,叶绿素酶的纯度提高了55.96倍,酶的得率为9.45%,SDS-PAGE结果显示有一条蛋白质的条带,酶的亚基分子量为37.2kD;对纯化后的叶绿素酶的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7.5,45℃时候反应活性最高,在4℃保存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下降,保存一个月后叶绿素酶活性剩余45%,用2mmol/L和7mmol/L的金属离子(Ca2+、Mg2+、Zn2+、Fe3+)、EDTA处理,都对叶绿素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茶叶产量世界第一,茶资源十分丰富。茶多糖作为从茶叶、茶花和茶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复合多糖,因具有抗糖尿病、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极大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文章对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结构、功能活性及产业化应用进行综述,以加强对茶多糖的认知,推动茶叶健康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草酸及甘草苷的提取纯化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甘草酸与甘草苷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二者的药理作用。可为以后更深入系统研究甘草酸与甘草苷的药理活性提供理论依据,为二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糖提取方面,目前比较常用的多糖提取方法为热水浸提、仪器辅助提取及酶法提取;在分离纯化方面,实验室多采用柱层析方法纯化多糖,而应用到生产上,大批量高纯度纯化多糖的技术研究甚少;多糖生物功能方面,抗氧化、抗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效在实验室研究中已经证明,能否在人体表现出类似的功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重点就近年来国内对多糖提取、分离技术及多糖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多糖生物活性及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耐缺氧、抗紫外线、杭X射线辐射等一系列特殊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糖的组成、结构、多种特殊功能和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从茶叶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些年已发展成为茶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吸取了高盐低pH法分离cpDNA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使用300目、400目筛网过滤,可以获得具有自然形状的纯净的油菜叶绿体及DNA.所得cpDNA可被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本法操作简便,适于分离完整叶绿体和进行叶绿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合成、分布、积累以及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杜仲原药用部位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及扩大药源提供参考,达到杜仲资源高效、全面、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主要胺化合物的乙胺,每克干茶叶中约含有15微克分子。如所周知,乙胺是在茶根中合成,并用于茶氨酸的生物合成,而茶氨酸是茶叶的基本滋味成分,其含量约为0.5—2.0%。但是,乙胺在茶树体内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Kito等和Komishi等曾报道了茶氨酸的乙胺部分能很好地结合到茶苗的儿茶素中去。但是,其结合的具体途径尚  相似文献   

11.
李小平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180-1183
燕麦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高黏性、凝胶性和增稠性等功能特性,可用于提高和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物理特性,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已引起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分子结构特征、黏度特性、凝胶性和流变学特性等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麸皮中色素的方法,以两个蓝粒小麦品种和两个紫粒小麦品种的麸皮为原料,以酸性乙醇为浸提剂,利用格兰仕WD900Ⅰ型家用微波炉,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原料与提取剂的比例)和提取剂浓度等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酸性乙醇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色素的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剂浓度;每次加热3瓶(每瓶20或24 mL)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功率均为450 W,加热时间均为90 s(间断加热,将最高加热温度控制在≤75℃),溶剂均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蓝粒为1 g∶10 mL,紫粒为1 g∶12 mL.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麸皮中色素的方法,以两个蓝粒小麦品种和两个紫粒小麦品种的麸皮为原料,以酸性乙醇为浸提剂,利用格兰仕WD900I型家用微波炉,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原料与提取剂的比例)和提取剂浓度等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酸性乙醇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色素的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剂浓度;每次加热3瓶(每瓶20或24mL)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功率均为450W,加热时间均为90s(间断加热,将最高加热温度控制在≤75℃),溶剂均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蓝粒为1g:10mL,紫粒为1g:12mL。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作为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其能够广泛的融入到各类食品加工当中,同时在医药及日用品领域得到应有的认可.本文主要围绕茶多酚的提取展开分析,并阐述了应用研究进展,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研究建议及未来发展方向,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茶皂素的提取技术、纯化方法、表面活性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17.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棉酚对于棉花综合利用的限制,将会大大提高植棉收益,有助于促进棉花产业升级,而培育低酚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棉花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色素腺体与棉酚的关系和色素腺体的遗传三个方面对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对于今后色素腺体形成机理研究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万寿菊中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万寿菊进行色素提取方案比较,确定最佳提取剂、料液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结果】色素在二元混合溶剂中提取率比单溶刺中高,较适宜的溶剂为石油醚:乙醇(3:2)的混合试剂;色素的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最适宜的料液比为1:15,每次最适宜的浸提时间为2.5h;万寿菊原料易得,色素提取工艺简单、能耗低、效率高、生产过程无污染。【结论】用石油醚:乙醇(3:2)作提取剂时提取万寿菊色素的效果最好,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15,其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2.5h。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超高压提取的最优工艺,并从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方面来评价火龙果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m L∶g)、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83±0.02)%。火龙果茎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分别为浓度为4.3 mg/m L和5.5 mg/m L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萃取分离纯化食用色素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PEG浓度、(NH4)2SO4用量、溶液酸碱度等因素对黑糯玉米色素萃取分离纯化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研究表明,PEG浓度20%、(NH4)2SO4用量为6 g、溶液pH为3.5时,黑糯玉米色素萃取率最高,分离纯化的效果最好.[结论]双水相体系可用于分离纯化黑糯玉米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