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葆对节瓜上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葆是由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的新混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科葆微乳剂和乳油两种制剂对节瓜黄胸蓟马和节瓜亮蓟马均具有良好的防效,800和1000倍稀释液对节瓜黄胸蓟马和节瓜亮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在96%和90%以上。时两种天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科葆两种制剂在推荐用量下对拟环纹狼蛛较安全,对异色瓢虫成虫毒性也较低,但若虫相对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棕黄蓟马(棕榈蓟马、节瓜蓟马)是节瓜、冬瓜、苦瓜、西瓜和茄子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虫锉吸植株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使嫩芽、嫩叶卷缩,心叶不能张开,生长点皱缩变黑.幼果受害后,茸毛变黑,表皮为锈褐色,生长畸形,严重时造成落果.  相似文献   

3.
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又名节瓜蓟马、瓜蓟马、棕黄蓟马、南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192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于烟草上首次发现,目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北部、美洲、澳大利亚和许多太平洋岛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  相似文献   

4.
节瓜蓟马[Thrips palmi(Karny)]又称棕榈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原发生在印度尼西亚一带.该虫在我国南部如广东、浙江、广西等省(区)发生特别严重,湖南、湖北、河南、江苏、上海、山东、北京等省(区、市)均有发生.节瓜蓟马严重为害茄科、葫芦科和豆科等蔬菜作物,造成田间和温室蔬菜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给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节瓜蓟马体型微小,繁殖速度快,温度高于28℃时,10~12天就可完成一个世代,一旦条件适合,很快建立其种群,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5.
菜喜防治节瓜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蔬菜上蓟马的发生与危害不断加重 ,成为蔬菜生产上新的主要害虫 ,节瓜蓟马在所有蔬菜蓟马中最难防治。为了筛选出防治节瓜蓟马的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 ,进行了 2 .5 %菜喜悬浮剂防治节瓜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①供试药剂  2 .5 %菜喜悬浮剂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 ) ;2 0 %好年冬乳油 (FMC公司产品 )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市售 )。②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 6个处理 ,即 :菜喜 5 0 0倍液 ,75 0倍液 ,10 0 0倍液 ;好年冬10 0 0倍液 ;吡虫啉 15 0 0倍液 ;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 3次 ,随机区组排列 ,…  相似文献   

6.
冬春节瓜上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方晓 《蔬菜》2002,(7):25-26
海南冬春季栽培的节瓜,以收嫩瓜为主,特别是花冠新鲜未脱落的嫩瓜被视为高档蔬菜,经济价值高。然而海南冬春季是蓟马发生的高峰期,尤其在琼南地区(三亚等地)近几年发生更加严重,防治不及时,常常严重影响瓜的产量和商品性。因此,蓟马的防治是瓜农在生产中最头疼的事情。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为害特点在海南为害节瓜的蓟马主要有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和黄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两种,寄主除瓜类外还有茄果类、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种植物。成虫和若虫锉吸节瓜心叶、嫩芽及幼果的汁液,使被…  相似文献   

7.
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节瓜蓟马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但速效性好,持效期也很长,药后第2天,最高相对防效达93.03%,药后第10天,最高相对防效达94.64%。且对节瓜安全无药害,可在节瓜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莫永 《中国蔬菜》2009,1(21):41-42
节瓜又名毛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节瓜适应能力强,生长期短,产量高,瓜型小巧,风味佳,还有清热解暑等功效,深受菜农和消费者喜爱,在广东、广西大面积种植。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瓜蓟马、瓜实蝇、瓜蚜、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日益增多,并形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又因节瓜  相似文献   

9.
蔬菜常见蓟马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蔬菜上发生的蓟马有20多种,其中有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分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蓟马亚族(Thripina)中的两个属。蓟马属中为害较重的有烟蓟马(Thrips tabaci)、棕榈蓟马(T.palmi)、黄蓟马(T.flavus)、黄胸蓟马(T.hawaiiensis)、葱蓟马(T.alliorum)和色蓟马(T.coloratus);花蓟马属中为害较重的有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dentalis)、花蓟马(T.intomsa)和禾蓟马(F.tenuicornis)。其中,棕榈蓟马和西花蓟马是外来入侵种,其余是我国本地发生种。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葱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11.
蓟马对柑桔苗木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蓟马属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除塔六点蓟马等少数几种食螨蓟马属为益虫外,其余均为植食性昆虫,且多为杂食性害虫。尤以茄科类、茶、瓜果和水稻等作物受害重。对柑桔的危害日本报道较多,其危害性仅次于柑桔红蜘蛛。我国目前报道较少,报道为害柑桔的蓟马有茶黄蓟马、柑桔蓟马、温室蓟马、中华蓟马、日本蓟马、花蓟马、橙黄蓟马、蓝黄蓟马、褐条网纹蓟马、茶带蓟马、褐带蓟马和稻管蓟马等多种。除花蓟马、日本蓟马、橙黄蓟马和茶带蓟马主要取食柑桔花外,其余均取食嫩芽、嫩叶和果实。  相似文献   

12.
枸杞蓟马发生与气温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种群发生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的发生情况与气温呈明显相关。气温升高时枸杞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气温降低时,蓟马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枸杞蓟马日活跃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枸杞蓟马种群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的日活跃习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上午10:30前最活跃,中午活跃性下降,黄昏和傍晚活跃性最弱。根据枸杞蓟马活跃性差异,提出了最佳防治时间,为枸杞蓟马的种群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蓟马为害柑桔在美国和日本等国较为普遍而严重 ,对柑桔果实外观损害较大 ,降低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对此虫的报道较少 ,未引起重视 ,但近来有些生产者送来一些既不像锈壁虱为害也不完全像侧多食跗线螨取食症状的果实样品 ,经我们检查认为 ,是蓟马为害所致。为使广大果品生产者和果树技术人员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其为害和发生特点 ,以便更好地控制这种害虫 ,现将其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供参考。我国为害柑桔的蓟马有多种 ,其中以柑桔蓟马、花蓟马和茶黄蓟马等 3种较常见。除虫体较大的花蓟马成虫体长约 1mm外 ,其余均较小。柑…  相似文献   

15.
危害滇中砀山酥梨花的蓟马种类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害滇中砀山酥梨花的蓟马为黄蓟马(ThripsflavusSchrank)、八节黄蓟马(ThripsflavidulusBagnall)和黄胸蓟马(ThripsflavidulusBagnall)。虫花率达100%,平均每朵花有11.8头。树体高度1.5m以下虫口最多,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云南昭通、泸西、马龙与丽江等几个苹果主产区苹果园蓟马种群进行调查,根据蓟马的形态学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显示,云南苹果产区主要存在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花蓟马(F.intonsa)、烟蓟马(T.tabaci)、暗足蓟马(T.obscuripes)与八节黄蓟马(T.flavidulus)共6种蓟马。在昭通、丽江宁蒗、泸西各地,蓟马种类各不相同,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种类,地区与品种分布最广泛,而八节黄蓟马、暗足蓟马与烟蓟马在云南少数地区少数苹果品种上分布。  相似文献   

17.
蓟马是木耳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常酿成流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甚至使栽培失败。在对蓟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各龄期危害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蓟马综合防治方法,如保持栽培场所四周环境清洁卫生,栽培防治,药剂防治等,有效地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18.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由于蓟马个体小,并具有隐蔽性,肉眼难以观察到,同时繁殖速率快,种群数量大,成、若虫除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传播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等多种病毒病,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种新农药进行甘蔗蓟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园、伊维能有效防治甘蔗蓟马,防效均达80%以上,是进行甘蔗蓟马防话较为有效的药削。  相似文献   

20.
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距地面140cm、105cm、175cm、210cm、70cm和35cm高度。其中距地面140cm高度枸杞蓟马活动最强,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对枸杞蓟马进行控制时,应以据地面140cm高度为宜(树龄7~8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