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中,利用菌草粉替代或部分替代棉籽壳进行白色金针菇生产。在栽培料筛选中,用菌草粉替代或部分替代棉籽壳作栽培料对白色金针菇产量影响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工厂化周年栽培白色金针菇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最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目前福州市本地以及在外省设分厂的企业有20多家,日产鲜菇35t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浙江等周边沿海发达城市,占据了当地白色金针菇市场的半壁江山,经济效益显著。工厂化周年栽培总量大,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积少成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江山市工厂化白色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始于2002年,采用品种为江山白菇(F21),多年来应用的是直生法,操作和管理都比较繁琐。而上海、福建等地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用的是再生法,产量高、占库时间短,产出的白菇具有保质期长,品质好、色白,条清、盖小而厚等优点。而江山白菇(F21)在工厂化再生法栽培试验中表现为不易现蕾耳。  相似文献   

4.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6个白色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白色金针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F8903菌株茵丝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旺盛;单袋产量达317g,比对照增产12g;栽培周期56d,比对照缩短5d;子实体各项栽培性状优良,是适应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李良 《食用菌》1992,14(5):31-32
金针菇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可出口创汇.因此,我省金针菇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农家栽培数量也日趋增多,为此,笔者从1988~1990年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本条件的研究和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内模式再生法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在各地蓬勃发展。由于是连续规模生产,灭菌不彻底,菌种存在细菌,或接种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导致菌袋不同程度感染细菌,污染率高的达30%以上,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报道的是金针菇不同程度感染细菌对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7.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书锋  詹位梨 《食用菌》2003,25(5):27-28
本文总结永泰县多年的工厂化周年栽培白色金针菇的实践。研究对金针菇产量和质量起决定因素的温、湿、光、气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作用。并对这四大环境因子予以定量,即在子实体抑制阶段采用600lx强度、4m/秒的强风及3~5℃低温进行综合作用,促使新生的子实体生长整齐、缓慢。在长菇阶段将冷库里的CO2浓度控制在3%左右。  相似文献   

8.
投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需谨思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海东 《食用菌》2006,28(2):31-32
近些年来,受利益驱使,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广东、台湾等地,这些企业相当部分是私营企业,多以股份制为主,他们动辄投资数十万至几百万,建冷库房利用制冷设施进行周年生产。以福州市为例,从第一家开始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到现在也不过十年左右时间,但发展的势头却很迅猛。目前全市共有这样的企业十几家,不少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木屑比例配方设施化再生法栽培白色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人20%~25%的木屑栽培的白金针菇,出菇快而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对收集的37个黄金针菇菌株进行拮抗、菌丝培养及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黄色金针菇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37个菌株可以分为18个类群,最大群包含12个菌株,最小群仅含1个菌株,其子实体颜色可以分为三类:(1)菌盖金黄色,菌柄中上部浅黄色、菌柄根部褐色;(2)菌盖浅黄色,菌柄白色,菌柄根部浅黄色或浅褐色;(3)菌盖深褐色,菌柄浅褐色。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怡 《上海蔬菜》2008,(5):114-115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青杠菌、毛柄金钱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伞菌目Ⅵ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菌盖滑嫩,菌柄细长脆嫩,形美味鲜,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芦苇屑代替蔗渣作为栽培基质,采用再生法栽培白金针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郑永德 《中国食用菌》2021,(6):41-49,55
介绍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两者成为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主流品种的原由,解释了瓶式栽培是金针菇主栽模式,而袋式栽培是杏鲍菇主栽模式的原因.着重针对2种不同模式的栽培工艺中各节点工序(培养基配制、填料量、灭菌冷却、培养、出菇、采收包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详细数据分析比较,得出金针菇瓶式栽培前期投资比...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毅 《食用菌》2009,31(6):3-5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二十年来,经过起步、发展、快速发展三阶段,现已结束暴利,进人合理利润期,应谨慎投资,避免盲目扩张。提出: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开拓当地市场为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再生法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据生产的先进程度可分为二类:一是以塑料瓶为栽培容器的瓶栽,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栽培条件完全可控,以日本和台湾为代表;二是以塑料袋为容器的袋栽,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但自动化程度低,控制温度为主,以福建省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于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发展较为迅速,1998年日本的鲜菇产量接近12万吨,其中以长野县栽培最为广泛.在我国由于栽培金针菇的标准化工厂投资巨大,栽培成本昂贵,市场没有开拓等原因而发展相对滞后.现在工厂化栽培的主要品种是纯白系列,如日本的M-35、M-40,M-50,TK等,这些品种以其色泽洁白,菇质脆嫩而深爱消费者的青睐.现以品种M-50为例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兆生 《食用菌》1994,16(5):28-29
我曾在日本国大分县大山町BIO(生物遗传中心)进修一年。该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分四个部份:一是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二是工厂化生产滑菇:三是大规模代料生产鲜香菇;四是花卉、蔬菜的组织培养。此外,还有一个现代化的科研中心。本文主要介绍该中心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该中心从事金针菇生产者有10人,平均每天采收鲜菇480~500kg,早晨上班后即采收鲜菇,然后进行真空包装,每袋100g,中午有专车运送到城市出售。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芽抑制卷纸培育收获,整个生产期为55天。在金针菇的每个房舍内地上均无水迹,催蕾室湿度由超声波增湿器提供湿度,其它培养一般不再增湿,这样采收的菇质量好,菌伞见不到水印(有水印的卖不起价)。  相似文献   

19.
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原先一个优良的品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之后,它的优良性状表现不明显了,出菇期明显推迟,成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下降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菌种退化”现象。产生菌种退化的原因是很多的,笔者认为,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  相似文献   

20.
刘随记  张静 《食用菌》2019,(4):50-51,54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运用智能化生产理念,按照智能化流水作业要求,科学配料,层层把关。金针菇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经抗污染生物膜过滤,空气经过初、中、高效三级过滤,通过自动化配套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空气,为金针菇生长提供最适条件,不仅实现了金针菇工厂化周年生产,而且保证了金针菇的品相、口感及安全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